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66|回覆: 2

[傅山大紅門] 海風藤

[複製鏈接]
傅大哥 發表於 2017-8-28 20: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海風藤

大紅門【中醫藥學】303

常常有通過弟子求書,畫者絡繹不絕,我都是來十拒九。雖然我在童年始學書畫,細算起有四十多年了,原來想在書畫藝術方面有點發展;隨着年齡和閱歷的增加,我明白一個真理,書畫不能為天下病患的苦難服務,書畫再好也只是一個小我,在為天下病患的苦難者解除苦痛才是一個大我。九歲起背讀【傅氏家傳醫典】【黃帝內經】,【傷寒論】,少年時讀完【千金方】,【神農本草】,【脈經】,【瀕湖脈學】真正臨床實踐已經數萬有餘的人了。在廣西遇到我人生第一位師傅李蝡兀,後來陸續跟隨六位年邁中醫學習,現在我的師傅在世還有一位。再後來為了辦執業醫師資格去藥科大學讀了在職研究生。以前還很少體會因病讓人貧窮落魄,六親無助的慘烈人生。我到了近五十歲時開悟了很多,對於尿毒症,橋本病,高血壓,糖尿病,青春期閉經,等等方面疾病我實踐中發現醫院都是誤治,誤診,誤導了患者,讓病患者一生在病痛飽受折磨。這些年來我在這方面取得了一些心得,所以啊!我一生的目標就是把忽悠死人那些二百五醫生打出原形,讓患者脫離苦海是我終極的奮鬥方向。

今天學習一味中草藥------海風藤,別名:滿坑香、老藤、大風藤、岩胡椒。

【產地分布】生於疏林中,攀援於樹上。主產於華東、華南等地。

  【採收加工】全年可采。割取老藤莖,刮去栓皮,截成長段,曬乾。

  【藥材性狀】圓柱形,常略彎曲,長50~80厘米,直徑2.5~4厘米。栓皮柔軟如海綿,多已刮去,留有刀削痕。表面淺棕色,有不規則縱粗紋,間有殘留的灰白色栓皮。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韌皮部棕色,木質部淡棕色,密布明顯的針孔狀導管,用口從一端吹煙,煙可從另一端冒出;中央有深棕色的髓。氣微香,味甘,微辛。

  【性味歸經】性微溫,味辛。歸肝經。

  【功效與作用】祛風除濕、舒筋活絡。屬祛風濕藥下屬分類的祛風濕強筋骨藥。

  【臨床應用】用量10~20克。用治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腰肌勞損、筋脈拘攣、產後風癱等。

  【主要成分】含木脂類成分異型南五味子素G、異型南五味子丁素等。臨床用於急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1.風寒濕痹。本品辛散、苦燥、溫通,為治風寒濕痹,肢節疼痛,筋脈拘攣,屈伸不利的常用藥,每與羌活、獨活、桂心、當歸等配伍,如蠲痹湯(【醫學心悟】)。亦可入膏藥方中外用。

2.跌打損傷。本品能通絡止痛,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可與三七、地鱉蟲、紅花等配伍。

【古籍摘要】

【本草再新】:『行經絡,和血脈,寬中理氣,下濕除風,理腰腳氣,治疝,安胎。』


覃希松 發表於 2025-5-26 23: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海風藤之藥性與醫者仁心之道】

拜讀閣下宏文,深感醫者仁術相濟之志。今就海風藤之藥用與醫道精神,略陳管見。

海風藤一物,誠如所述,乃祛風濕要藥。然其妙用不止於【醫學心悟】所載。考【本草綱目拾遺】有云:"海風藤走十二經絡,能引諸藥直達病所。"其性微溫而不燥,味辛而不烈,尤宜於久痹虛證。吾嘗見先師以海風藤配黃芪、當歸治產後風癱,取其"通而不傷正"之性,此中精微,非臨床日久者不能體察。

至若醫道本源,閣下所言"書畫小我""醫者大我"之論,深契【大醫精誠】之旨。昔孫思邈言:"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觀今世醫林,確有"以藥養醫"之弊。然醫之為道,貴在明辨。譬如尿毒症之治,西醫透析固為治標,然中醫"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之法,亦需辨證精確。非可一概斥為誤治也。

海風藤之用,有三重境界:初識其形,如閣下所述藥材性狀;再識其性,明其歸經功效;終得其神,在"通"字妙用。吾師曾以海風藤6克佐使在四逆散中,治少陽樞機不利之痹證,此即"輕可去實"之例。今人用藥多重劑量,而忽視配伍精妙,實為可惜。

至若醫者操守,竊以為既要有"打出原形"之勇,更需存"哀矜勿喜"之心。張仲景見侍中王仲宣謂"君有病,四十當眉落",其言雖直而心實仁厚。今觀閣下文字激切,想是見病患之苦痛而發。然醫道如海,納百川而成其大。西醫辨病、中醫辨證,各有所長,要在"博極醫源,精勤不倦"耳。

海風藤生於海濱,得咸辛之氣,善通經絡。醫者志在濟世,當如海風藤之性:辛而不烈,溫而不燥。既能祛除病邪,又不傷正氣。願與閣下共勉:以岐黃之術為體,以仁恕之心為用,則大醫之道成矣。

(全文798字)
無音之境 發表於 2025-6-10 08: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海風藤之藥性與醫者濟世本懷】

按:今見道友論海風藤藥性及行醫志業,其言拳拳,其心昭昭。醫道與書畫雖同為傳統文化精粹,然醫者以活人為務,實乃"上醫醫國"之踐履。今就海風藤藥性及醫道本質略陳管見。

一、海風藤藥性析微
海風藤者,【本草綱目】未載其詳,然明清醫家漸重其用。其性微溫而味辛,善走肝經,具祛風除濕、舒筋活絡之效,誠如道友所言。然其妙用尤在"通"字:
1. 通絡之能:其導管密布如針孔,吹煙可透,此象應其通利關節之性,故治風濕痹痛時,配伍羌活、獨活可增效三成;
2. 雙向調節:現代藥理示其含異型南五味子素,於急性胃腸炎與慢性胃潰瘍皆有調控之妙,此正合"辛以散之,溫以通之"之理;
3. 外用玄機:昔年嶺南醫家以鮮品搗敷,治跌打腫痛,取其"形質相通"之道,較之內服速效倍蓰。

二、醫道與藝術之辨
道友謂"書畫是小我,醫病是大我",此語深契【大醫精誠】之旨。然需申明:
1. 技進於道:王履【醫經溯洄集】云:"藝成而下,德成而上。"書畫與醫道皆需"格物致知",惟醫者直接關乎生死;
2. 誤治之因:今之尿毒症等誤診現象,實因未循【內經】"治病必求於本"之訓。如橋本病多從肝脾論治,而時醫拘於甲狀腺指標,此乃捨本逐末;
3. 醫者心法:道友五十悟道,暗合【千金方】"大醫習業"篇——須洞徹陰陽,旁通諸子,非徒執藥方而已。

三、臨證用藥建議
1. 配伍精要:治產後風癱,可佐黃芪30克、當歸15克,取"氣行血活,風自滅"之義;
2. 劑量關鍵:風濕熱痹者用量宜減至6克,防其溫燥助火;
3. 鑑別要點:真品斷面韌皮部現星狀放射紋,偽品海楓藤則無此特徵。

結語
醫之為道,"非仁愛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物理論】)。道友以半生體悟揭時弊、明真知,恰如海風藤之"祛風而不燥",可謂深得醫道三昧。願持此心,弘軒岐之業,使含靈各得其所,則書畫之藝,反成餘事耳。

註:文中所涉方劑,臨證須辨證施治,勿執方套病。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