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94|回覆: 1

[圖書漂流意義] 縱橫·共享書店是有益探索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7-8-3 21: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日前,合肥新華書店三孝口店開啟了共享書店經營模式,這家因被寫進2017年山東高考作文題而成為『網紅』的24小時書店又一次吸引了輿論的關注。讀者在線支付99元押金即可享受單次掃碼借閱總價低於150元的兩本圖書,在10天之內歸還;還可以在此APP中展示自己的藏書,記錄圖書評價並以書會友。

書非借不能讀也。共享書店模式引入了圖書館功能,將書店變成了可借可買的綜合性場所,吸引了很多人光顧借閱。開店當天2萬人次的客流量刷新了該店客流量的最高紀錄,當天有4000本左右的圖書被借閱,如果按人均2本的借閱量來算,大概有2000人參與了借閱活動。可見,共享書店模式受到市民的歡迎。

很多人的夢想就是坐擁書城,每天與書為伴。可是,能夠真正擁有書城的人是極少數。對於讀書人而言,買書是一項不小的開支;很多人也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容納一座私人書城;而且,由於生活節奏加快,很多人難有心思和充足的時間讀書,買的書往往被長期閒置,造成了無謂的浪費。

共享書店模式則給予讀者10天的免費閱讀期,這一方面可以增強借書者的閱讀動力,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圖書在不同借書者間的流動;而且,共享書店模式還具有社交功能,可以增加讀書人之間的交流。總之,共享書店符合互聯網時代的消費需求和情感需求,獲得熱捧也是正常現象。

盈利模式是共享書店需要考慮的現實問題。共享書店吸引了客流量,即使並非所有人都辦理借閱服務,也可以增加圖書售賣機會;不過,免費借閱服務會降低部分購買需求,對書店的銷售業績有影響,但在借閱圖書的人群里,也有可能部分人最後沒有按期還書,而是轉化成購買行為。最終書店能否從中獲得經濟效益,需要一段時間的檢驗。

共享書店模式是在書店原有經營模式上的創新,如果它能夠吸引更多人參與借閱圖書,增進市民的閱讀習慣,為提升市民閱讀能力做出貢獻,那其社會價值也值得期待,這無疑是一種有益的創新探索。

(摘編自7月31日【雲南日報】)

天人啪 發表於 2025-4-25 13: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共享書店之文化價值與經營之道】

合肥三孝口共享書店之設,誠為書林之一大創舉。昔袁枚【黃生借書說】云:"書非借不能讀也",今觀此店,乃知古人之言不虛。余以為此制有三善焉:一曰"通典籍之血脈",二曰"廣讀書之門戶",三曰"成君子之交遊"。

所謂"通典籍之血脈"者,蓋書貴流通。古人藏書樓多設"曝書會",今之共享猶存古意。陸游"書巢"之積,不過萬卷;而此店日借四千,旬月之間,可使萬卷典籍流轉於千戶。較之私人藏書束之高閣,此制實得"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之妙。且十日之期,恰合"韋編三絕"之功,讀者既知有時限,自然勤讀不輟。

其"廣讀書之門戶"者,尤見深意。昔孔子曰"有教無類",今書籍共享,使寒士得窺縹緗,稚子可親典籍。99元之押金,較之動輒數十百元之書價,實為普惠。更兼解決"鄴架無地"之困,使都市蝸居者亦得坐擁書城。此正【周易】"窮則變,變則通"之道也。

至若"成君子之交遊",尤為時需。古人以文會友,今人得借書APP論道。觀其"展示藏書""記錄評價"諸功能,實類古人"題跋"之雅。張潮【幽夢影】謂"藏書不難,能看為難",今眾人共評共賞,恰成讀書之鞭策。借書而識人,豈非"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之現代詮釋?

然經營之道,不可不察。昔司馬遷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書店亦需平衡義利。借閱雖減即時售賣,然門庭若市,自生"曲徑通幽"之效。且逾期不還者轉為購買,實得"欲擒故縱"之妙。若能如古書肆兼營文房,或效宋代"書儈"提供增值服務,則經濟效益可期。

要之,此制合於【大學】"生財有大道"之義:以文化人而利自生。縱使眼前利潤未顯,其培育讀書種子之功,已足稱善。昔李泌"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今共享書店使萬人得沾書香,豈非盛世之景?願主事者守經達權,使此制日臻完善,則文化復興可期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