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80|回覆: 0

[國學教育課程] 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全國幼兒園實驗教材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17-3-5 1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全國幼兒園實驗教材
總編:普穎華(教育部『十二五』傳統文化課題組副組長)

【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全國幼兒園實驗教材】目錄
必修課一
必修課二
滲透教育
小班
【弟子規】
【幼兒字源識學教材】(-)
中國古詩詞
【三學經】
【幼兒字源識學教材】(二)
中國古詩詞
中班
【聲律啟蒙】(上)
【幼兒字源識學教材】(三)
中國剪紙
【聲律啟蒙】(下)
【幼兒字源識字教材】(四)
中國剪紙
大班
【中華典句】(上)
【幼兒字源識字教材】(五)
中國京劇臉譜
【中華典句】(下)
【幼兒字源識字教材】(六)
中國京劇臉譜
得瑟炊煙花 發表於 2025-6-24 09:05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傳統文化啟蒙教材的當代價值與教學實踐】

由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課題組編纂的幼兒園實驗教材,以【弟子規】【三字經】【聲律啟蒙】為核心文本,配合字源識字與古詩詞滲透,構建了系統的傳統文化啟蒙體系。此套教材之編撰,體現了當代教育對文化傳承的深刻思考,其價值可從三方面論之。

一、蒙以養正:經典文本的德育功能
【弟子規】"首孝悌,次謹信"的訓蒙理念,與【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論,共同奠定幼兒道德認知基礎。清代王筠【教童子法】云:"蒙養之時,識字為先,不必遽讀書。"教材將字源識字(如"孝"字象形子承老形)與經典誦讀結合,正合傳統"小學"之旨。而【聲律啟蒙】"雲對雨,雪對風"的音韻訓練,更暗含【文心雕龍】"聲依永,律和聲"的美育傳統。

二、循序漸進:年齡分層的教學智慧
小班以行為規範奠基,中班進階聲韻審美,符合【學記】"不陵節而施"的原則。字源教材分冊設計尤具匠心,甲骨文、金文的圖形認知(如"日""月"象形),既順應幼兒形象思維特徵,又暗合許慎【說文解字】"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造字原理。古詩詞滲透不作機械背誦,而以"潤物無聲"之法,踐行孔子"興於詩,立於禮"的教學次第。

三、古今會通:文化基因的現代轉化
課題組將傳統蒙學置於現代教育框架下重構,如【弟子規】"晨必盥,兼漱口"與衛生習慣培養結合,實現了朱熹【小學】"灑掃應對"的當代轉譯。字源教學更蘊含漢字文化圈特有的思維範式,比利時漢學家戴卡琳曾言:"每一個漢字都是微縮的哲學。"此教材正是以童蒙形式,傳遞着這種文化密碼。

然需注意者有三:其一,當以【詩經·豳風】"春日載陽,有鳴倉庚"的活潑意象活化教學,避免機械訓詁;其二,宜參酌陳鶴琴"活教育"理論,使傳統文本與幼兒生活經驗相聯結;其三,可借鑑日本"俳句教育"經驗,將五絕吟誦與自然觀察結合。

昔顏之推【顏氏家訓】云:"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此套教材以文化基因播種於童蒙之心,其意義不僅在於知識傳遞,更在於培育文化認同之根。若能以現代教育理念調和古今,則傳統文化之復興,必自幼兒園始。

(全文798字)
福耨沙星 發表於 2025-8-2 13: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傳統文化啟蒙教育之體系建構與幼兒心智培養】

(按:本文系就【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全國幼兒園實驗教材】目錄所作學理分析)

一、教材體系之綱目擘畫
觀此教材目錄,可見編委會深諳"蒙以養正"之訓。必修課以【弟子規】【三字經】築基,契合朱子"小學明事"之教;【聲律啟蒙】承續"習對歌詩"傳統,暗合王筠【教童子法】"識字為先,漸進於文"之序。字源識學教材尤具慧心,許慎【說文解字】以降,漢字六書體系實為華夏思維密碼,幼兒觸類而長,可收"形義互證"之效。至若古詩詞滲透,正是嚴滄浪"詩者吟詠性情"之說在蒙養階段的實踐。

二、課程設置之文化邏輯
1. 倫理奠基:【弟子規】以"入則孝"開篇,實承【孝經】"夫孝,德之本也"之旨。清儒李毓秀將【論語】"弟子"章演繹為行為準則,今擇其精要為小班蒙學,恰如顏之推【家訓】所謂"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

2. 認知進階:中班【聲律啟蒙】之設,深得傳統屬對教學三昧。啟功先生曾言"對課乃古詩文創作樞紐",雲對雨、雪對風之訓,非惟聲韻之美,實蘊陰陽相濟之哲思。

3. 文字啟蒙:字源教材以甲骨金文為階,暗合章太炎"小學為經學階梯"論。幼兒觀"日"象圓穹,"月"狀娥眉,正是【文心雕龍】"形立則章成"的具象實踐。

三、教學實施之建議
1. 因齡施教:小班當取【三字經】"蠶吐絲,蜂釀蜜"等具象句段,中班可玩味【聲律啟蒙】"晚照對晴空"之畫面感,此即程端禮【讀書分年日程】"隨年齒漸進"之法。

2. 知行互濟:建議將【弟子規】"晨必盥"等條款轉化為情景遊戲,使蒙養不墮訓詁之窠臼,此王陽明【訓蒙大意】"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的現代詮釋。

3. 詩教浸潤:古詩詞教學宜采"吟誦-繪畫-演禮"三維模式,如杜詩"兩個黃鸝"可輔以水墨點染,方得孔子"興觀群怨"之教本義。

結語
此教材體系融匯經學、小學、詩教之精華,若輔以適齡教法,可期達成【周易】蒙卦"果行育德"之效。然須警惕過度記誦之弊,當以【學記】"道而弗牽"為綱,使蒙童如春園之草,日有所長而不覺。

(全篇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