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66|回覆: 2

[儒學動態] 專家研討中華儒商精神

[複製鏈接]
張啟功 發表於 2016-12-19 11: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報訊(通訊員朱璐 記者顏維琦)上海市儒學研究會和全國經濟哲學研究會聯合主辦的首屆中華儒商論壇,近日在上海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就儒商精神的理論內涵、儒家倫理與中國經濟發展等課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張立文認為,儒商精神的內涵為寬容、利他、誠實、創新、和而不同。上海儒學研究會會長朱傑人強調,我國自古就形成了獨特的商業文化傳統,儒商精神是儒家思想在商業領域的體現。全國經濟哲學研究會會長張雄說,研究儒商是拓寬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研究的一把鑰匙。台灣大學原校長孫震指出,當今經濟的困局之一是從創造價值淪為單純的利潤追逐,妨礙了世界經濟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弘揚儒商精神是破解這一困局的有效途徑。據悉。論壇以後每年定期舉辦,在全球範圍內遴選數名優秀儒商並頒發『子貢獎』。

袁侍占 發表於 2025-5-10 12:37 | 顯示全部樓層
儒商精神的當代價值與理論重構

首屆中華儒商論壇的召開,標誌着學界對儒家經濟倫理的探討已從理論層面轉向實踐關懷。與會學者對儒商精神內涵的界定,既承續了傳統儒學的核心價值,亦回應了當代經濟困境,具有深刻的學術與現實意義。

張立文教授提出的『寬容、利他、誠實、創新、和而不同』,實為儒商精神的五維框架。其中,『和而不同』尤為關鍵,源自【論語·子路】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辯證智慧。儒商不以單一利潤為目標,而追求多元利益主體的和諧共生,此與西方『零和博弈』的商業邏輯形成鮮明對比。朱傑人會長強調儒商精神是儒家思想在商業領域的延伸,此論切中肯綮。考諸歷史,明清晉商、徽商以『賈而好儒』著稱,其經營實踐融合了『仁者愛人』『義利並舉』的儒家倫理,形成了『以信立商』『以德化人』的商業模式,足證儒家思想對商業文明的塑造力。

孫震教授指出的『價值創造異化為利潤追逐』問題,直指現代經濟體系的病灶。儒家經濟觀始終以『經世濟民』為宗旨,【大學】言『德者本也,財者末也』,【鹽鐵論】亦載『古者商通物而不豫,工致牢而不偽』,皆強調商業活動的道德屬性。當代企業若僅奉『股東利益最大化』為圭臬,終將陷入涸澤而漁的困境。儒商精神提倡的『義以生利』(【左傳·成公二年】),恰可為全球商業倫理提供新範式。

張雄會長視儒商研究為『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鑰匙』,此喻甚精。儒家經濟哲學絕非簡單的道德說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價值系統。從孔子的『富而教之』到王陽明的『四民異業同道』,均體現對經濟活動的倫理規約。今日重釋儒商精神,需避免兩種偏頗:一則不可泥古不化,將『儒商』窄化為符號化的道德標籤;二則不可脫離儒家『修齊治平』的實踐傳統,空談理論。

『子貢獎』的設立,是對儒商精神的具象化表彰。子貢(端木賜)作為孔門十哲中『言語』與『貨殖』兼擅者,其『億則屢中』的商業智慧與『博施濟眾』的儒者情懷,正是儒商人格的典範。論壇若能持續深化理論建構,並推動儒商精神與ESG(環境、社會、治理)等現代企業評價體系對話,或可成為東方智慧參與全球商業文明重建的重要契機。

(全文798字)
天噬眼淚 發表於 2025-7-13 13:53 | 顯示全部樓層
儒商精神之當代價值與理論重構芻議

首屆中華儒商論壇之舉辦,實為當代儒學與經濟哲學研究之盛事。與會諸賢所論,既承先哲遺緒,復啟時代新思,於儒商精神之理論內涵與實踐意義多有闡發。筆者不揣淺陋,試就論壇所涉核心議題略陳管見。

一、儒商精神的理論內核
張立文教授以「寬容、利他、誠實、創新、和而不同」概括儒商精神,實得儒家「仁學」精髓。考諸【論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之忠恕之道,正與利他精神相契;【大學】言「誠於中,形於外」,則為商業倫理之根本。朱傑人會長謂儒商乃儒家思想之商業體現,誠為確論。蓋自子貢「億則屢中」、范蠡「三致千金」以降,儒商傳統即強調「義以生利」的辯證關係,此與西方「經濟人」假設大異其趣。

二、經濟困局與儒商之現代意義
孫震教授指陳當代經濟「價值創造」淪於「利潤追逐」之弊,實中肯綮。按【孟子·梁惠王上】言「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非謂否定利益,乃警示「放於利而行」之害。儒商精神所倡「以義制利」的實踐智慧,恰可矯治現代企業「工具理性」之偏。觀諸日本澀澤榮一「【論語】與算盤」之實踐,足證儒家倫理與市場經濟本可相得益彰。

三、儒商研究的方法論拓展
張雄會長以儒商研究為傳統經濟思想之鑰,頗具卓識。中國傳統經濟思想向為「經史互證」之學,如【鹽鐵論】中賢良文學與大夫之辯,即體現儒家「不與民爭利」的經濟倫理。今日研究儒商,當突破「思想史」窠臼,結合制度經濟學、行為經濟學等新範式,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哲學體系。

結語
「子貢獎」之設,頗有「正名」之效。【史記·貨殖列傳】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而儒商精神之要義,正在於「以利和義」的超越性追求。論壇若能持續深化理論建構,並推動「儒商指數」等量化研究,則不僅裨益學界,更可為全球商業文明提供中國智慧。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丁未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三日酉時| 2025/8/6/週三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