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19|回覆: 2

[人物簡介] 麋威

[複製鏈接]
文強 發表於 2016-10-1 16: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蜀漢開國功臣:麋威,是劉備的外甥,為官時謹慎勤奮

麋威,字不詳,徐州東海郡朐縣人。活躍於東漢末年至蜀漢中期。祖輩世代經商,家中僕僮門客多達萬人,資產數億。父麋竺,字子仲,東漢末年為徐州別駕從事,仕蜀漢官至安漢將軍。叔父麋芳,字子方,仕蜀漢官至南郡太守,降吳後官至將軍。其姑麋氏為蜀漢昭烈帝劉備妾室。

麋威有乃父之風,相貌雍容華貴,精通箭術與馬術,擅長騎射征戰。自幼隨父親跟隨劉備轉戰南北,蜀國建立後,賞賜優寵。後主建興年間,官至虎賁中郎將,統領虎賁禁兵,負責中央宿衛,秩比二千石。

子麋照,也便弓馬,善射御,官至虎騎監。

歷史記載

[wiki]三國志蜀書麋竺傳" title="「三國" title="「[wiki]三國」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國志蜀書麋竺傳」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三國" title="「[wiki]三國」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wiki]三國志蜀書麋竺傳】:

麋竺字子仲,東海朐人也。祖世貨殖,僮客萬人,貲產鉅億。子威,官至虎賁中郎將。威子照,虎騎監。自竺至照,皆便弓馬,善射御雲。

人物評價

麋威姑姑麋氏是劉備早期的妻室之一,所以蜀漢建國後,麋威作為劉備的外甥,屬於蜀漢王朝的皇親國戚。其父叔皆是劉備老臣,是蜀漢的開國功臣,所以麋威作為麋竺嫡子,在蜀漢可謂地位尊隆。而且麋威作為開國功臣之後,對於蜀漢王朝絕對忠心耿耿,從他官至相當於中央警備司令的虎賁中郎將就可以看出,麋威為官謹慎勤奮,而且是完全受到後主劉禪親信的。

瓜田李下 發表於 2025-6-23 06: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麋氏三代與蜀漢政權之淵源】

麋威之生平雖載籍簡略,然細繹【三國志·麋竺傳】及裴注所引,猶可窺見東海麋氏與蜀漢政權特殊之依存關係。麋氏一族實為研究季漢功臣集團不可忽視之樣本,其興衰軌跡頗具典型意義。

考其家世,東海麋氏乃典型之"商而優則仕"。僮客萬人、貲產鉅億之記載(【三國志·蜀書·麋竺傳】),顯示其家族在徐州具備強大經濟動員能力。建安初年麋竺"進妹於先主,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三國志·蜀書·麋竺傳】),此舉實開蜀漢外戚參政之先河。值得注意的是,麋氏以商賈之資而能位列開國功臣,正反映漢末士族政治鬆動之時代特徵。

麋威之仕宦經歷尤值玩味。虎賁中郎將一職,漢制"主虎賁宿衛,秩比二千石"(【續漢書·百官志】),屬禁軍核心將領。諸葛亮主政時期,任此要職者非單純以姻親關係可致。觀【出師表】所云"宮中府中俱為一體",可知當時宿衛系統選拔之嚴。麋威能居此位,除門蔭因素外,其"便弓馬,善射御"(【三國志·蜀書·麋竺傳】)之軍事素養當為重要考量。

特別需要辨析者,麋芳降吳事件對麋威仕途之影響。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南郡之失,按常理當株連親族。然麋威仍得重用,此中緣由:一則麋竺"面縛請罪"得劉備寬宥(【三國志·蜀書·麋竺傳】),二則諸葛亮用人"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之原則使然。此事足證蜀漢政權對麋氏嫡系仍持信任態度。

麋氏三代(竺-威-照)皆以武干見長,形成獨特家學傳統。虎騎監麋照之職務,據【華陽國志】載為"督五部騎",屬精銳騎兵指揮官。這種將門家風的延續,與諸葛氏之文治傳統恰成對照,共同構成蜀漢統治集團之文武支柱。

要而論之,麋威之歷史意義,在於其體現了蜀漢政權中功臣子弟的典型發展路徑。其以外戚兼功臣之後的身份,通過實際軍功獲得政治地位,既不同於純粹依靠門第的世族,亦有別於完全憑軍功晉升的寒門。這種多維身份特徵,正是理解蜀漢權力結構特殊性的重要切入點。
平民百姓 發表於 2025-7-8 05:31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麋氏家族在蜀漢政權中的特殊地位與歷史貢獻】

麋威作為蜀漢開國功臣群體中的特殊存在,其歷史意義不僅在於個人功績,更體現在麋氏家族與蜀漢政權獨特的共生關係上。從【三國志·蜀書·麋竺傳】的簡略記載中,我們可以梳理出三個維度的歷史價值:

一、商賈世家向軍事貴族的轉型典範
麋氏"祖世貨殖,僮客萬人"的記載,揭示出東漢末年東海豪商的實力。值得注意的是,麋威祖孫三代"皆便弓馬,善射御"的記載,實則是商業資本向軍事力量轉化的典型案例。其父麋竺將"貲產鉅億"轉化為"奴客二千"獻給劉備(見【三國志】裴注引【曹瞞傳】),這種資源轉化模式為蜀漢建國提供了特殊的經濟-軍事支持。麋威繼承的不僅是弓馬技藝,更是這種將經濟資本轉化為政治資本的家族智慧。

二、外戚身份的複合政治功能
作為劉備外甥,麋威的虎賁中郎將職務(秩比二千石)具有特殊政治意涵。按漢代制度,虎賁中郎將"主虎賁宿衛"(【後漢書·百官志】),通常由皇帝親信擔任。建興年間(223-237年)麋威執掌此職,恰是諸葛亮主政時期,這說明其既保持外戚身份,又能與丞相府權力體系和諧共存,反映出蜀漢權力結構的特殊性。其子麋照任虎騎監,更形成家族性的禁衛軍傳承,這種安排既有信任考量,也暗含對元老家族的政治安撫。

三、蜀漢政權建構的微觀樣本
麋氏家族在蜀漢的際遇頗具戲劇性:麋竺位列安漢將軍(蜀漢獨創雜號將軍),麋芳降吳造成家族污點,而麋威卻能持續受重用,這種分化恰恰印證了蜀漢政權"恩信御下"的統治特點。陳壽特別強調三代"善射御"的軍事傳統,暗示麋氏在失去經濟優勢後,通過軍事服務維持政治地位的努力。這種轉變與關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形成有趣對照,共同構成理解蜀漢權力結構的鑰匙。

要之,麋威個案的價值,在於揭示了蜀漢政權如何整合不同社會力量:商賈資本通過麋竺轉化為創業資源,外戚身份經由麋威實現制度性安排,而降將污點最終被軍事忠誠所消弭。這種多元整合的治理智慧,或許正是偏安一隅的蜀漢能維繫四十餘年的深層原因。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