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38|回覆: 2

[人物簡介] 馬相

[複製鏈接]
文強 發表於 2016-9-29 21: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東漢益州黃巾首領:馬相,在史上曾連破益州、巴郡等地

馬相,東漢末年人,自號黃巾,中平五年起事於綿竹(今四川綿竹東南),連破益州(今四川廣漢北)、犍為(今四川彭山東)、巴郡(今四川重慶北嘉陵江北岸)等,控制益州大部。後為益州從事賈龍所破。

歷史概況

東漢末期益州反賊,自號“黃巾”,合聚疲役之民數千人,先殺綿竹令,進攻雒縣,殺郗儉,又擊蜀郡、犍為,旬月之間,破壞三郡。自稱“天子”,眾至十餘萬人,遣兵破巴郡,殺郡守趙部。後為益州從事賈龍所破。

陸明 發表於 2025-4-26 11: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東漢益州黃巾首領馬相之亂及其歷史定位】

馬相之亂作為東漢末年益州地區規模最大的民變事件,雖在【後漢書】【華陽國志】等典籍中僅得片段記載,然其"旬月之間,破壞三郡"的軍事行動,實為研究漢末地方權力結構崩潰與社會矛盾激化的重要案例。本文試從三個維度剖析其歷史意義。

一、起事背景與組織性質
中平五年(188年)馬相以"黃巾"為號在綿竹起事,本質上是東漢王朝統治危機的地方性爆發。其時益州刺史郗儉"賦斂煩擾"(【華陽國志·劉二牧志】),恰逢中原黃巾主力被鎮壓後流民四散,馬相得以聚合"疲役之民數千人",其隊伍構成兼具破產農民與流亡戍卒特徵。值得注意的是,馬相雖借張角餘威自稱黃巾,但其組織鬆散、缺乏宗教綱領,與冀州黃巾有本質差異,更多體現為地方性民變。

二、軍事擴張與政權建構
馬相部在短期內連破綿竹、雒縣,擊殺郗儉後,迅速控制蜀郡、犍為、巴郡三郡要地,其軍事成功源於兩點:其一,東漢益州駐軍因涼州羌亂被大量抽調,形成防禦真空;其二,採取"因糧於敵"策略,吸納地方豪強武裝。其自稱"天子"的僭越之舉,反映漢室權威在邊郡的徹底瓦解。然其政權未建立有效行政體系,僅以軍事占領維持統治,終致速敗。

三、敗亡原因與歷史影響
益州從事賈龍能迅速集結"州郡義兵"平定馬相,關鍵在於獲得南中豪族支持。馬相忽視地方勢力平衡,未妥善處理與雍闓、孟獲等南中大姓的關係,此其敗亡主因。此亂客觀上加速了劉焉"廢史立牧"政策的實施,為後來劉備入蜀埋下伏筆。范曄將馬相歸類為"妖賊"(【後漢書·靈帝紀】),實乃正統史觀之局限,今當視其為漢末基層治理失敗的典型產物。

馬相之亂雖歷時短暫,卻深刻暴露東漢益州統治體系的脆弱性。其興也勃焉,亡也忽焉的過程,恰是漢末群雄割據前的地方權力重構預演,在巴蜀社會發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視的標本價值。
懋松 發表於 2025-6-16 16:54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東漢益州馬相之亂及其歷史定位】

馬相之亂,乃東漢末年益州地區一場頗具規模之民變,其事雖載於史冊,然歷來論者多附於黃巾餘緒,未得深辨。今據【後漢書】【華陽國志】等文獻,試析其始末及歷史意義。

一、起事背景與性質
馬相起事於中平五年(188年),正值黃巾主力敗亡後五年。其"自號黃巾",實為借張角之餘威,非正統黃巾嫡系。彼時益州吏治腐敗,刺史郗儉"賦斂煩擾"(【華陽國志·劉二牧志】),致"疲役之民"數千人響應。馬相先殺綿竹令李升,後破雒縣誅郗儉,旬月間連克三郡,足見其勢非單純盜匪,實有底層反抗苛政之色彩。

二、軍事擴張與政權建構
馬相部眾由數千驟增至"十餘萬",反映益州社會矛盾之深。其攻占策略顯有章法:先取綿竹要衝,再克州治雒縣,繼而西取蜀郡、犍為,東破巴郡,形成對益州核心區的控制。尤值得注意的是其"自稱天子"之舉,此非普通流寇所為,實具建政野心,可比之於同時期涼州北宮伯玉稱"將軍"之例。

三、敗亡原因探析
賈龍率"州家兵"迅速平叛,表面看是官軍戰力優勢,深層則暴露馬相政權之弊:其一,未獲士族支持,賈龍本為犍為豪強,其率"家僮"參戰即顯地方勢力態度;其二,倉促稱帝致內部離心,【華陽國志】載其部眾"放縱鈔掠",喪失民心;其三,地理上困守盆地,未如張魯據漢中成割據之勢。

四、歷史定位再議
馬相之亂當置於兩條脈絡觀察:於地方史,此為東漢益州首次大規模民變,預示此後劉焉"廢史立牧"之變革;於全國史,則可視為黃巾餘波與豪強崛起的過渡現象。其速起速亡,恰證東漢末世"郡守威輕"(【後漢書·劉焉傳】)之實況,亦為三國分立前地方權力重構之先聲。

要之,馬相事件非簡單"反賊作亂",實乃東漢中央權威崩潰下,地方社會矛盾激化之縮影。其雖仿黃巾而少宗教色彩,據益州而乏長治之策,然在漢末變局中,不失為一重要歷史註腳。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