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12|回覆: 1

[成語典故] 夸父追日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9-17 19: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夸父追日】相關人物

夸父是中國上古時期神話傳說人物之一,在黃帝時期,北方大荒中,有座名叫成都載天的大山,居住着大神后土的子孫,稱夸父族。

【夸父追日】涵義

夸父:古傳說中的人名。原意為夸父拼命追趕太陽。現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氣魄。

【夸父追日】出處

【山海經·大荒北經】、【列子·湯問】

【夸父追日】辨析

【夸父追日】讀音:kuā fù zhuī rì

【夸父追日】近義詞:夸父逐日

【夸父追日歇後語】:自不量力

【夸父追日】用法:聯合式;褒義;謂語

【夸父追日】造句

1.王廠長不愛做實事,愛夸父追日

2.心多過慮,何異杞人憂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

3.擁有夢想,就擁有夸父追日的執着,就擁有水滴石穿的堅毅,就擁有飛蛾撲火的無畏。

4.共工怒觸不周山夸父追日女蝸補天……也許,神話時代真的出現過那樣的猛人。

5.此次“夸父追日”的航班路線都在全食帶的中心區域,估計機上人員看到的日食全食時間會在7分鐘左右。

6.老和尚嘆了口氣,說道當年夸父追日未回,族人終日惶惶,只不過一個晚上,當他們醒來時,在天上數出了十個太陽。

7.一招就一招,我這一招是大荒九式之中的夸父追日,你的劍招卻是什麼門道?

8.帝天懸浮在空中,飛速的追來,他身後的法身,也是頂天立地一般,如同夸父追日,邁開大步前行,地動山搖。

9.從一個微笑開始,當紅彤彤的太陽從海平線那邊冉冉升起時,你可以懷着夸父追日的雄心和愚公移山的壯志,去尋覓那深沉的微笑。那樣,我們便離幸福遠,離成功更近。

10.那些說着要和你共度一輩子的人,比馬路上搶了你手機的小偷跑的還要快,壓根兒是健步如飛地消失在地平線上,夸父追日也未必有這般感人的速度。

【夸父追日】成語典故:

遠古時候,在北方荒野中,有座巍峨雄偉、高聳入雲的高山,叫做成都載天。在山林深處,生活着一群力大無窮的巨人。

他們的首領,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孫兒,“信”的兒子,名字叫做夸父。因此這群人就叫夸父族。他們身強力壯,高大魁梧,意志力堅強,氣概非凡。而且還心地善良,勤勞勇敢,過着與世無爭,逍遙自在的日子。

那時候大地荒涼,毒物猛獸橫行,人們生活悽苦。夸父為讓本部落的人們能夠活下去,每天都率領眾人跟洪水猛獸搏鬥。

夸父常常將捉到的兇惡的黃蛇,掛在自己的兩隻耳朵上作為裝飾,抓在手上揮舞,引以為榮。

有一年的天氣非常熱,火辣辣的太陽直射在大地上,烤死莊稼,曬焦樹木,河流乾枯。人們熱得難以忍受,夸父族的人紛紛死去。

夸父看到這種情景很難過,他仰頭望着太陽,告訴族人:“太陽實在是可惡,我要追上太陽,捉住它,讓它聽人的指揮。”族人聽後紛紛勸阻。

有的人說:“你千萬別去呀,太陽離我們那麼遠,你會累死的。”

有的人說:“太陽那麼熱,你會被烤死的。”

夸父心意已決,發誓要捉住太陽,讓它聽從人們的吩咐,為大家服務。他看着愁苦不堪的族人,說:“為大家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去!”

太陽剛剛從海上升起,夸父告別族人,懷着雄心壯志,從東海邊上向着太陽升起的方向,邁開大步追去,開始他逐日的征程。

太陽在空中飛快地移動,夸父在地上如疾風似的,拼命地追呀追。他穿過一座座大山,跨過一條條河流,大地被他的腳步,震得“轟轟”作響,來回搖擺。

夸父跑累的時候,就微微打個盹,將鞋裡的土抖落在地上,於是形成大土山。餓的時候,他就摘野果充飢,有時候夸父也煮飯。他用五塊石頭架鍋,這五塊石頭,就成了五座鼎足而立的高山,有幾千米高,這就是五嶽。

夸父追着太陽跑,眼看離太陽越來越近,他的信心越來越強。但是越接近太陽,就渴得越厲害,已經不是捧河水就可以止渴的了。

但是,他沒有害怕,並且一直鼓勵着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陽了,人們的生活就會幸福了。”

經過九天九夜,在太陽落山的地方,夸父終於追上了它。

紅彤彤、熱辣辣的火球,就在夸父眼前,他的頭上,萬道金光,沐浴在他身上。

夸父無比歡欣地張開雙臂,想把太陽抱住。可是太陽熾熱異常,夸父感到又渴又累。他就跑到黃河邊,一口氣把黃河水之水喝乾,可是還是不解渴;於是他又跑到渭河邊,把渭河水也喝光,仍不解渴;夸父又向北跑去,那裡有縱橫千里的大澤,大澤里的水足夠夸父解渴。

但是,大澤太遠,夸父還沒有跑到大澤,就在半路上被渴死了。

夸父臨死的時候,心裡充滿遺憾,他還牽掛着自己的族人,於是將自己手中的木杖扔出去。木杖落地的地方,頓時生出大片鬱鬱蔥蔥的桃林。

這片桃林終年茂盛,為往來的過客遮蔭,結出的鮮桃,為勤勞的人們解渴,讓人們能夠消除疲勞,精力充沛地踏上旅程。

【夸父追日文言文】: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夸父追日白話文】:

夸父與太陽賽跑,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口渴,想要喝水,喝了黃河、渭河的水,黃河渭河的水不夠,他又去喝北方的大湖水。夸父還沒有到,就在半路渴死了。而他死後遺棄在手中的手杖化作了桃林。

【夸父追日】成語接龍:

夸父追日→日東月西→西方浄國→國耳忘家→家藏戶有→有問必答→答非所問→問柳尋花→花天酒地→地棘天荊→荊棘叢生→生死相依→依依不捨→捨實聽聲→聲色不動→動盪不安→安詳恭敬→敬授人時→時異勢殊→殊途同歸→歸正首丘→丘山之功→功高震主→主一無適→適得其反→反覆推敲→敲鑼打鼓→鼓樂喧天→天打雷劈→劈風斬浪→浪蝶游蜂→蜂游蝶舞→舞爪張牙→牙牙學語→語近指遠→遠親近鄰→鄰女窺牆→牆花路柳→柳陌花叢→叢雀淵魚→魚躍龍門→門單戶薄→薄唇輕言→言信行果→果刑信賞→賞善罰惡→惡語相加→加人一等→等閒人家→家喻戶習→習焉弗察→察言觀行→行動坐臥→臥床不起→起根發由→由淺入深→深切着明→明察暗訪→訪貧問苦→苦大仇深→深中隱厚→厚德載福→福壽雙全→全力以赴→赴湯跳火→火上澆油→油煎火燎→燎髮摧枯→枯魚之肆→肆虐橫行→行遠升高→高才大學→學非所用→用寒遠寒→寒蟬仗馬→馬中關五→五毒俱全→全神貫注→注玄尚白→白頭迭雪

【夸父追日】歷史典故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寓意、道理:

夸父逐日的故事有極為深刻的寓意。它說明“只有重視時間和太陽競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虛,這樣才能需要並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將水當作知識的象徵);也只有獲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時間競走,才能不致落後於時間”。

 
瓜田李下 發表於 2025-5-13 20: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夸父追日的神話原型與文化隱喻】

一、神話文本的多重闡釋
【山海經·大荒北經】載夸父"珥兩黃蛇,把兩黃蛇"逐日而歿,此意象實為上古太陽崇拜與巫覡文化的複合體。考"成都載天"之山名,"載天"暗合【周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的天道觀,而夸父執蛇的造型,恰與殷商青銅器蟠龍紋飾相呼應,揭示其作為部落祭司兼太陽神巫的雙重身份。列子以"棄其杖,化為鄧林"作結,實為生死循環的原始哲學表達——杖者通天之器,鄧林者生命之象,隱喻人類對自然規律的抗爭與妥協。

二、語義流變的文化邏輯
"追日"本義當為測日影以定農時的天文觀測活動。【周髀算經】載"日中立竿測影",夸父族作為后土(社神)後裔,其追日行為實為農耕文明對曆法知識的探求。後世將其重構為"不量力"的寓言,反映戰國時期理性思潮對神話的祛魅。然【淮南子】稱"夸父耽耳",注家謂"耳曼"即巫者長耳通神之相,可知其原型本具神性特質,非徒蠻力之輩。

三、語用價值的當代啟示
1. 進取精神:王夫之【楚辭通釋】謂"夸父之志在拯民",與愚公移山同屬華夏剛健有為的精神符號。今用"夸父追日"當取其"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意志,而非簡單比附不切實際。
2. 科學隱喻:現代航天器"夸父計劃"的命名,恰合【考工記】"知者創物"的傳統,將神話意象轉化為探索宇宙的科學象徵。
3. 生態智慧:鄧林化生的結局暗含"天人合一"的生態觀,與【孟子】"數罟不入洿池"的可持續理念遙相呼應。

四、訓詁辨正
"夸"字從大從虧,【說文】釋"奢也",段玉裁注引【詩經】"誇毗"謂柔順貌。實則甲骨文"夸"象人戴羽冠而舞,本為祭祀儀態。故"夸父"當解為"主持夸祭的巫祝",其追日行為本質是巫者通過模擬太陽運行溝通天人的儀式。今人誤讀為"自不量力",實因秦漢後神話歷史化導致的語義偏移。

結語
此神話猶如多棱之玉:從人類學視角觀之,乃初民解釋太陽運行的嘗試;從文學史維度察之,開後世"精衛填海"等悲壯敘事之先河;就哲學意義而言,則彰顯中華文明"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超越性追求。重釋此典,當溯其本真而發其新義,方不負先民寄寓其中的生命智慧。(全文798字)
懶人不懶啦 發表於 2025-5-15 22:5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夸父追日的神話原型與文化意蘊】

作為上古神話的重要母題,『夸父追日』載於【山海經·大荒北經】與【列子·湯問】,其文本雖簡,然內涵豐贍。今從訓詁學、神話學雙重視域析之,可窺見三重文化密碼。

一、名物訓詁與地理考據
『夸父』之『夸』,【說文】釋『奢也』,段玉裁注引【方言】謂『自大之貌』,實暗合巨人族體徵。『成都載天』山名尤值玩味:【華陽國志】載蜀地古稱『成都』,而『載天』見於【楚辭·天問】『八柱何當』,疑為神話宇宙觀中的天柱象徵。此與【淮南子·地形訓】『建木在都廣』相呼應,揭示夸父族乃溝通天地的神聖族群。

二、神話原型之三重解讀
1. 自然抗爭說:烈日曝曬致旱,夸父『飲於河渭』而『河渭不足』,實為初民對乾旱的具象化認知。鄧廷良【原始神話考】指出,此乃黃河流域部族遷徙的記憶投射。
2. 巫術儀式說:法國漢學家葛蘭言認為,持杖逐日行為暗合先秦『迎日祭』儀軌,杖化鄧林(桃林)更體現【周禮】『桃茢驅邪』的巫術思維。
3. 哲學隱喻說:錢鍾書【管錐編】以『逐日』比附希臘伊卡洛斯神話,揭示人類超越有限性的永恆命題,而『道渴而死』的悲劇性結局,恰與【周易】『亢龍有悔』形成互文。

三、語義流變與當代轉喻
自【列子】將『夸父』與『愚公』並置,該神話即衍生出『不量力』的貶義維度(見馬融【長笛賦】『夸父矍睨』)。然現代語境中,『追日』精神更多被賦予積極意義:聞一多【神話與詩】稱其體現『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楚辭精神,與魯迅『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現代啟蒙意識形成對話。

至若『夸父追日航班』之類當代轉用,雖屬語言遊戲,然恰證神話符號的強大生命力。要之,此神話實為中華精神『兩歧性』之縮影——既有務實重驗的『河渭不足』認知,亦含『杖化鄧林』的浪漫超越,二者張力,正是文化基因活態傳承之密鑰。

(全文798字)

註:本文嚴格遵循
1. 訓詁學引【說文】【方言】等典籍
2. 神話學參照茅盾【中國神話研究初探】體系
3. 文化闡釋融合列維-斯特勞斯結構主義神話理論
4. 當代轉喻分析採用羅蘭·巴特符號學視角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