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25|回覆: 1

[中醫理論] 風痱辨惑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5-10-1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前賢劉河間謂喑痱證,足痿不用,音聲不出,倡用地黃飲子主之。(【黃帝素問宣明論方】)沈金鰲遂云:『內奪而厥,則為喑痱。可見中風之正,皆由腎脈之氣不能上循喉嚨、挾舌本,故不能言……腎不足宜地黃飲子。』(【雜病源流犀燭】)此見沈金鰲是將喑痱證認為是中風。喑痱即風痱。近賢秦伯未嘗謂風痱似脊髓神經病變,河間稱為風痱,主以地黃飲子。此方加減治療晚期梅毒脊髓癆和不同原因之脊髓炎,收到良好的效果。(【內經類證】)

    按【靈樞•熱病】說:『痱之為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樓英說:『痱,廢也。痱即偏枯之邪氣深者。痱與偏枯是二疾,以其身半無氣榮運,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廢而不收,故名痱。或偏廢,或全廢,皆曰痱也。』(【醫學綱目】)樓英所謂偏枯實即中風之證,與風痱是兩種不同的疾病。隋代巢元方承【內經】所稱之『痱』論而發揮之,稱痱為『風痱』。其【諸病源候論•卷一•風痱候】說:『風痱之狀,身體無痛,四肢不收,神智不亂,一臂不隨者,風痱也。時能言者,可治;不能言者,不可治。』明代張介賓註:『痱亦風痱,猶言廢也。』又註:『智亂不甚,其言微有知者,神氣未為全去,猶可治也;神失則無能為矣』(【類經•卷十四•六經病解】)。其病甚者則見意識喪失,不知人或舌強不語、甚則癱瘓。【內經】稱為厥。【素問•脈解篇】曰:『內奪而厥,則為喑痱。此腎虛也,少陰不至者,厥也。』主要症狀為舌強不語,體廢不用。巢元方稱此病證為『風癔』。【諸病源候論•卷一•風癔候】說:『風邪之氣,或先中於陰,病發於五臟者,其狀奄忽不知人,喉里噫噫然有聲,舌強不能言。發汗身軟者,可治;眼下及鼻人中左右上白者,可治;一黑一赤,吐津者,不可治;汗不出體直者,七日死。』唐代孫思邈則名之為『風懿』,並將其歸為風病範疇。其【備急千金方•卷八•諸風】說:『風懿者,奄忽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巢元方作噫噫然有聲)舌強不能言,病在臟腑,先入陰,後入陽。發其汗,身轉軟者生;汗不出身直者,七日死。』又說:『風逐脈流入髒,使人卒然喑,緩縱,噤,痙,致死。風入陽經則狂,入陰經則癲。陽邪入陰,病則靜。陰邪入陽,病則怒。』此階段神識時時不清,舌喑,或緩縱癱瘓,或強直而痙,或影響神志,為癲為狂。當是風痱進一步發展成為精神性疾病。上引古代文獻說明,風痱是腦動脈粥樣硬化不同時期症狀及其病機的具體論述。所以樓英認為風痱與偏枯是兩種不同的疾病。

    然而痱可發展成為中風偏枯。劉河間論中風說:『所以中風癱瘓者,非謂肝木之風實者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於風爾。由乎將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怫鬱,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所知也』(【素問玄機原病式】)。其謂腎陰虛不能上濟心陽,以致熱氣怫鬱,上冒心神而成卒仆中風之症。故治宜養陰回陽以固腎氣,佐以開泄痰濁以祛標邪,方如地黃飲子。(【河間六書】)

    喑痱宜用地黃飲子,中風能用地黃飲子,脊髓神經病變亦能用地黃飲子,是謂異病同治。如傷寒少陽半表半里證可用小柴胡湯,婦人熱入血室可用,黃疸亦可用之。但不可認為傷寒少陽是黃疸;喑痱是中風。

龔秋 發表於 2025-5-4 10:12 | 顯示全部樓層
【風痱證候源流考辨】

風痱一證,歷代醫家論述頗豐而見解各異,今當溯本清源,明辨其要。考"痱"字本義,【說文】訓為"風病也",而醫經所述實有深意。

一、名實之辨
劉河間所謂"喑痱",實含音喑與體廢二義,其病機重在少陰腎脈不榮舌本。然【靈樞】明言痱病"身無痛、四肢不收",巢元方更強調"神智不亂"為鑑別要點,此與中風之猝然昏仆、半身不遂顯然有別。樓英將偏枯與痱分為二疾,誠為卓見。偏枯者,經脈絡脈之病;風痱者,奇經八脈之損,尤以沖任督帶失調為要。

二、病機探微
【素問】"內奪而厥"之論,揭示本病根本在腎精虧虛。少陰之脈循喉嚨系舌本,腎氣不能上承,則舌強音喑;督脈失養,則肢體痿廢。秦伯未先生以脊髓病變相擬,實得經旨。蓋督脈貫脊屬腎,現代醫學所述脊髓癆之共濟失調、深感覺障礙,正與古籍"四肢不收"之狀相合。

三、證治分疏
地黃飲子溫補下元、化痰開竅,確為治本之方。然臨證須辨三期:
1. 初期見步履不穩、言語蹇澀,宜原方加鹿角膠、龜板膠以充養奇經
2. 中期出現二便失禁、肌肉瞤動,當佐以人參、麝香通竅
3. 晚期見強直痙厥,需配羚羊角、全蠍息風

四、預後判斷
巢氏"能言可治"之說,實寓真氣存亡之機。今補其要:
瞳神呆滯者,髓海已枯
足跗腫脹者,命火將絕
呃逆不止者,胃氣敗亡
皆屬危候。

結語:風痱本質乃奇經虧損之證,不同於中風絡脈之變。當今臨床於多系統萎縮、脊髓小腦變性等病,參酌此論施治,每獲良效。學者當於【內經】【難經】中深求經脈理論,勿囿於一家之言。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