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看『干注』,干寶就是干令升,他是用十二消息卦來註解的。『爻以氣表者』,『氣』就是陰氣、陽氣,用氣來表現爻。老陽就叫做九,老陰就叫做六。『「繇以龍興」者,謂五爻皆取象於龍也。』『繇以龍興』,就是這五爻,比如說初九是潛龍,九二是見龍,其他的五個爻都是以龍來取象的。『龍』表示一種氣,氣是看不出來的,就拿龍來表現,『取象於龍』。只講氣,人家看不到,但是龍有形相,取象於龍,所以『龍興』。 『三有人道』,九三在地面之上,是人道。『著乎「君子」,關人事也。』直接標明是君子。講九三的時候就講『君子終日乾乾』,不是像初九、九二,講潛龍、見龍,九三直接講君子,為什麼呢?這是關乎人事方面來講的,三是人道,人道就是君子。就鄭康成解釋的,以三才之道來比喻,初、二是地,三與四是人,五與上是天,這是三才六位,講三就是人道。 『「三自泰來」者』,這是干寶的註解,他是用十二消息卦來注的,『三』是從泰卦來的。前面講了消息卦,十一月,『一陽來復』䷗;到十二月,兩個陽就是臨卦䷒;到正月,『三陽開泰』,就是陽息至三,成為泰卦䷊。內卦三爻都變成了陽爻,內卦就變成了乾卦☰,外卦還是坤卦☷,這就是地天泰卦䷊。這裡講到九三這一爻是從泰卦來的,是正月的卦。陽氣都是在地面上,而且是在地上活動很盛大的時候。 『而接乎動物,人為萬物之靈,而居一卦之主』。在一卦之中,三爻是內卦的最上一爻,所以是『一卦之主』。泰卦的【象傳】講,『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這是泰卦的【象傳】,也是孔子講的。泰卦的【象傳】講這兩句話,『在乎此爻』,就是講九三這一爻,為什麼?陽息到九三的時候,陽氣就是滿了,就內卦來講也是滿。『故云「陽在九三,正月之時,自泰來也」。』這三句話就是前面干寶註解的。 『君子知其任重責大,是以「憂深思遠,朝夕匪懈」。』『君子』就是講,當三爻這個君子,可以說是大人,也可以說是聖人,也可以說是賢人。他知道自己『任重責大』,他到人間來,任務很重,責任很大。『是以「憂深思遠」』,他所憂慮的很深,思慮的也很遠。只要是大人,不管在位不在位,都感覺自己責任重大。一般人,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享樂人生;但是大人,有使命感的人,就不是這樣,他感覺到自己責任重大。為什麼?世間教化的責任太大了。所以他為了天下人,憂思都很深遠,『朝夕匪懈』,從早晨到晚間都不肯懈怠,心思全都思慮着教化的問題,這就是大人。 『仰憂嘉會之不序』,『仰』,就是對上來講,憂慮『嘉會之不序』,『嘉會』指嘉會之禮。古時候講禮,像【周禮】有五禮:吉、凶、軍、賓、嘉禮。吉禮就是祭祀之禮,吉祥的禮;凶,就是喪禮;軍,就是用兵、軍事上的禮;賓,就是外交之禮;嘉,就是各種嘉會、喜事、宴會、婚禮等,都屬於嘉禮。這裡用『嘉』,其實是代表五禮,凡是行這些禮,都要集會,都有賓主。 『仰憂嘉會之不序』,對上擔憂行這些禮沒有規矩、沒有程序,禮崩樂壞。為什麼要重視嘉會之禮?古人很有經驗,他知道人與人很久不見面,不能充分表達,也許就會出現很多的猜疑、隔閡。彼此一見面,互相了解,意見就能夠互相溝通,就消除因為不見面而導致的誤會,這一通就叫『亨』,亨通。嘉會有各種禮,賓主集會如果按照禮儀有序進行,就能夠亨通,就能夠傳達交流意見,達成一致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