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45|回覆: 1

[其他] 屈原【楚辭;遠遊】詩解1內省端操以求正氣澹漠虛靜恬愉無為自得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3-11 14:5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屈原【楚辭;遠遊】詩解1內省端操以求正氣澹漠虛靜恬愉無為自得
題文詩:
悲時俗之,迫厄兮願,輕舉遠遊.質菲薄而,
無因兮焉,託乘上浮.遭沉濁而,污穢兮獨,
郁其誰語!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煢煢至曙.
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長勤.往者余弗,
及兮來者,吾不.步徙倚而,遙思兮怊,
惝恍乖懷.恍惚,流蕩兮心,愁淒增悲.
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獨留.內惟省以,
端操兮求,正氣所由.漠虛靜以,恬愉兮澹,
為自得.聞赤松之,兮願,承風遺則.
貴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登仙.化去,
不見兮名,聲著日延.奇傅說之,托辰星兮,
羨韓眾之,得一成道.形穆穆以,浸遠兮離,
人群遁逸.因氣變而,遂曾舉兮,忽神奔而,
猶如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晈晈往來.
絕氛埃而,淑尤兮終,故都.免眾患而,
不懼世莫,知其所如.恐天時之,代序兮耀,
靈曄西征.微霜降而,下淪兮悼,芳草先零.
,逍遙兮永,曆年無成.誰可與玩,
斯遺芳兮,晨向風而,舒情高陽,邈以遠兮,
余焉所程.恬淡真情,真情質樸,情通古今.

【原文】

悲時俗之迫厄兮[1],願輕舉而遠遊[2]。質菲薄而無因兮[3],焉託乘而上浮[4]。遭沉濁而污穢兮[5],獨鬱結其誰語!夜耿耿而不寐兮[6],魂煢煢而至曙[7]。【注釋】

[1]迫厄:困阻災難。迫:脅迫,逼迫。厄:阻塞,困厄。
[2]輕舉:輕身高舉,即飛升。遠遊:到遠方週遊。
[3]質:素質,秉性。菲薄:鄙陋,指德才等,常用為自謙之詞。因:因緣。
[4]焉託乘:以什麼作為寄託、乘載的工具。
[5]沉濁:污濁,比喻指風俗敗壞的時世。
[6]耿耿:煩躁不安,心事重重的樣子。
[7]煢煢(qióng):孤獨無依的樣子。

【譯文】
悲傷世俗使人困厄,真想飛升登仙去遠處週遊。我資質鄙陋又沒有機緣,怎麼能攀附仙車上天週遊?遭遇濁世被污受讒,獨自苦悶向誰去傾訴?漫長的黑夜裡心事重重不能安眠,孤單獨守一直到天明。
【原文】

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1]。往者余弗及兮[2],來者吾不聞。步徙倚而遙思兮[3],怊惝恍而乖懷[4]。意荒忽而流蕩兮[5],心愁淒而增悲。神倏忽而不反兮[6],形枯槁而獨留。內惟省以端操兮[7],求正氣之所由[8]。漠虛靜以恬愉兮[9],澹無為而自得[10]。
【注釋】

[1]長勤:長久艱辛,愁苦。
[2]往者:過去的人和事。及:趕上,追上。
[3]步:行走。徙倚:徘徊不定,逡巡。
[4]怊(chāo):惆悵,失意。惝恍(chǎng huǎng):惆悵,失意,傷感。乖:背離,違背。
[5]荒忽:同『恍惚』,神思不定。流蕩:心神不定,無所依託。
[6]神:精神。倏(shū)忽:形容迅速的樣子。反:通『返』,回歸,回返。
[7]內:內心。惟:想。省(xǐng):察看,檢查。端操:端正操守。
[8]正氣:剛正之氣。所由:所由來的途徑和方法。
[9]漠:清靜淡薄。虛靜:清虛恬靜。
[10]澹(dàn):恬淡,淡泊。無為:道家主張清靜虛無,順應自然,稱為『無為』。

【譯文】
想到天地的無窮無盡,哀嘆人生的坎坷苦辛。過去的事我沒能趕上,未來的事我難以知聞。我徘徊不定思緒遙遠,惆悵失意而違背初衷。神志恍惚而無所依憑,心中愁苦而悲哀愈增。我的靈魂忽然遠去而不復返,只留下枯槁的肉體身形。內心審察以堅持操守,尋求天地正氣從何而生。清虛寧靜中自有愉悅,淡泊無為而悠然自得。
【原文】

聞赤松之清塵兮[1],願承風乎遺則[2]。貴真人之休德兮[3],美往世之登仙。與化去而不見兮[4],名聲著而日延。奇傅說之託辰星兮[5],羨韓眾之得一[6]。形穆穆以浸遠兮[7],離人群而遁逸[8]。因氣變而遂曾舉兮[9],忽神奔而鬼怪[10]。時髣髴以遙見兮[11],精晈晈以往來[12]。絕氛埃而淑尤兮[13],終不反其故都[14]。免眾患而不懼兮,世莫知其所如15
【注釋】

[1]赤松:即赤松子,古時仙人,傳說神農時為雨師。清塵:又作『清虛』,比喻清靜虛無、恬愉自得的境界。
[2]承風:接受教化。遺則:前代留下來的法則。
[3]貴:看重。真人:道家思想中的得道之人,即仙人。休德:美德。
[4]化:變化,轉化。這裡有改變形體固有狀態,羽化升仙,與天地造化共往來的意思。
[5]傅說(yuè):殷高宗武丁的宰相,傳說他死後,精魂乘星上天。
[6]韓眾:古代傳說中的一個仙人,即韓終,春秋齊人,為王採藥,王不肯服,於是他自己服下成仙。得一:道家術語,即得道,『一』即『道』。
[7]穆穆:寧靜,靜默。浸:漸漸。
[8]遁逸:隱逸。
[9]因:憑藉。氣變:人的精氣變化。曾(zēng)舉:高舉,向上高高飛升。
[10]神奔而鬼怪:形容神出鬼沒的樣子。
[11]髣髴(fǎng fú):同『仿佛』,好像,類似。
[12]精:精靈,靈魂。晈晈:明亮的樣子。
[13]氛埃:塵氛,塵埃。淑尤:到達奇異的境界。
(淑尤:王逸【楚辭章句】:『淑,善也;尤,過也;言行道修善過先祖也。』)
[14]反:通『返』。(15)如:往。

【譯文】
聽說赤松子無為自得清靜虛無,我願意繼承他的遺則風範。我崇尚得道之人的美德,羨慕古人能得道升天。形體雖然物化消失不見,名聲卻顯赫而流傳。我驚奇傅說死後能乘星上天,羨慕韓眾得道成為仙人。形體寂靜而漸漸遠去,離開人群而避世隱逸。憑藉精氣的變化而高飛天上,飄飄忽忽就像鬼神出沒(循着氣的變化層層高飛,把鬼神也驚得奔走詫異。)。朦朧中似乎遠遠可見,神靈光芒閃爍往來任意。超越塵埃到達奇異的境界,再也不會返回故國鄉里。擺脫眾多患難無所畏懼,世人都不知道我的蹤跡。
【原文】

恐天時之代序兮[1],耀靈曄而西征[2]。微霜降而下淪兮,悼芳草之先零。聊仿佯而逍遙兮[3],永曆年而無成。誰可與玩斯遺芳兮,晨向風而舒情。高陽邈以遠兮,余將焉所程。
【注釋】

[1]天時:天道運行的規律,亦指時序。代序:時序相代。
[2]耀靈:太陽的別稱,亦喻指帝王。曄(yè):閃閃發光的樣子。
[3]仿佯(páng yáng):同『彷徉』,彷徨,徜徉,徘徊。
(4)高陽:高陽氏之帝,即顓頊。²程:效法。

【譯文】
我擔心時序交替變化,閃閃發光的太陽向西下行。薄薄的秋霜下降大地,可憐那芳草最先凋零。我姑且漫步遊蕩聊以散心,年復一年卻事業無成。誰能與我賞玩這殘留的芳草?早晨迎着清風舒吐心情。古帝高陽離我十分遙遠,我將如何效法他高潔的品行?
許舍昀 發表於 2025-5-16 00:58 | 顯示全部樓層
【遠遊】內省修持與道家精神探賾

屈原【遠遊】開篇"悲時俗之迫厄兮,願輕舉而遠遊",實為戰國士人精神困境與超越追求的典型寫照。此章以"內省端操"為樞機,融合儒道兩家修養要義,呈現出獨特的生命哲學。今試析其要旨三端:

一、內省工夫與正氣涵養
"質菲薄而無因兮,焉托乘而上浮"句,揭示修持之本在於反觀自性。王逸【楚辭章句】注此謂"質性鄙陋,無所因緣",然細究文脈,實為屈原自謙之辭,暗合【孟子】"養浩然之氣"的修持路徑。所謂"端操",即【大學】"正心誠意"之謂,通過內省工夫滌除雜念,使精神臻於"正氣"充盈之境。此種修養論,與【管子】"白心"說、【荀子】"虛壹而靜"說皆可互參。

二、虛靜工夫與道體冥合
"澹漠虛靜,恬愉無為"八字,顯系化用【老子】"致虛極,守靜篤"思想。洪興祖【補註】指出此乃"修真之要",實則揭示屈原對道家修道體系的深刻領悟。"郁其誰語"的孤獨感,恰為【莊子】"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修行前奏。值得注意的是,屈原將這種虛靜工夫與"煢煢至曙"的守夜體驗相結合,創造出獨特的宗教性修行場景,較之【周易】"洗心退藏於密"更為形象深刻。

三、時空超越與生命覺醒
"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二句,構成永恆的哲學叩問。朱熹【楚辭集注】謂此"傷己之勞",未達深意。實則屈原在此展現雙重覺悟:既有人世勤苦的悲憫(儒家底色),又有超越時空的嚮往(道家旨趣)。"往者余弗及"的悵惘與"來者吾不聞"的孤絕,恰為【遠遊】後文神遊八荒張本,這種生命意識的覺醒程度,遠超【古詩十九首】同類主題。

要之,【遠遊】首章構建了"內省—虛靜—超越"的三重修養體系,將儒家道德修持與道家宇宙意識熔鑄為一。其"自得"之境,非僅個人怡悅,實為參贊化育的至高體驗。後世陶淵明【形影神】詩、李白【古風】等作,皆可視為對此精神傳統的延續。讀此章者,當於文字之外,體會屈子那份既執着又超脫的生命情懷,方得"遠遊"真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