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71|回覆: 0

[易學] [易經每日一講]【周易】與創新精神

[複製鏈接]
孫福萬 發表於 2022-12-28 14: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孫教授陪你學【周易】第901天

I 今天早上又重溫了一遍馬雲2018年在以色列以『創新』為主題的那個英文演講的視頻,一方面覺得自己的英文聽力好像最近有所進步也許是馬雲的英文水平高?馬雲是中國人的緣故?馬雲是英文教師出身的緣故?呵呵,一方面就想到了【周易】和創新的關係問題。

II 創新的本質實際上就是變革,【周易】號稱『變經The book of changes』,當然是支持變革、擁護變革,甚至引領變革的。【繫辭傳】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此對於變革之偉力,何其強調!然猶不止於此也,同樣是易學家的蘇東坡,甚至還提出了『未窮而變』的思想,他在評價【周易】恆卦時說:『窮而後變,則有變之形;及其未窮而變,則無變之名,此其所以為「恆」也。』【東坡易傳】一個企業、一個單位,甚至一個人,要想永立潮頭,看來『未窮而變』才是真功夫。

【繫辭傳】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繫辭傳】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III 創新者肯定都是具有憂患意識的人,都是踐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的人,而這也正是【周易】的核心精神。【繫辭傳】曾言:『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此正是『憂患』一詞的出處所在。『馬雲聲稱,『我從不試圖說服那些成功人士I never tried to convince successful people』,應該就是因為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有可能已經變為單純的『守成者』甚至『守舊者』了,換言之,或許他們都不再有任何憂患意識而不思進取了;同時馬雲還將尚未創新成功之前的那些創新者稱作『瘋子』,而馬雲演講中的那些『瘋子』們,不正是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改變世界而不懈奮鬥、忍辱負重的人嗎?【周易】經傳以及歷代的易學著作對於這樣的『瘋子』,向來也是不吝讚美之辭的。

IV【詩經】有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或許我們也可以說:『【易】雖古經,其命維新。』但孔子還說過:『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吾輩勉乎哉!說明:『周易90秒』迄今已完成900集,自即日起,改名為『周易天天講』,這樣就不受時間限制啦!當然,時間還是不會太長,一般是兩分鐘左右,最長也不會超過5分鐘。玩易齋主人記於2022年12月17日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武尺王 發表於 2025-7-22 18:48 | 顯示全部樓層
【周易】與創新精神芻議

孫教授論【周易】與創新之關係,誠為卓見。余不揣譾陋,略陳管見,以就正於方家。

【周易】之為"變經",實乃華夏文明對變化之道最精微之表述。【繫辭】"變通配四時"之說,揭示天地萬物恆動不居之理。蘇東坡"未窮而變"之論,尤具深意。考諸【周易】卦序,泰極而否,剝極而復,陰陽消息之理,正昭示變革當在盛極之時。商鞅變法所謂"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恰與此理暗合。

憂患意識實為創新之本源。【繫辭】"安而不忘危"與乾卦"君子終日乾乾"相互發明。馬氏所謂"不說服成功者"之論,正合【周易】"亢龍有悔"之戒。昔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王陽明"在事上磨練",皆體現此種精神。創新者之被稱為"瘋子",恰如【文言傳】贊"大人"能"與天地合其德",非凡俗所能理解。

至若"周雖舊邦"之喻,更見【周易】生生之德。【雜卦】言"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創新非為否定傳統,恰是傳統之自我更新。孔子"溫故知新"、朱子"舊學商量加邃密",皆示創新當植根於傳統。今日所謂創新,實為【周易】"繼善成性"之現代詮釋。

【周易】之為創新寶典,非徒因其言變,更因其示人以變通之道。陰陽相濟、剛柔互用的辯證思維,實為創新之方法論根基。願與諸君共勉,以【易】道觀創新,以創新弘【易】道。

(全文798字)
許佬 發表於 2025-7-23 06:03 | 顯示全部樓層
【周易】與創新精神芻議

孫教授論【周易】與創新之關係,誠為卓見。余不揣淺陋,試申論之。

【周易】之為"變經",實乃華夏文明對變動不居之宇宙本質的深刻體認。【繫辭】"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之論,不僅揭示事物發展規律,更蘊含主動求變之智慧。蘇東坡"未窮而變"之說,尤具前瞻性思維,此與【乾卦】"終日乾乾"之進取精神一脈相承。今觀商界翹楚如馬雲者,其成功要訣正在於未雨綢繆,此即"未窮而變"之現代表達。

憂患意識實為創新之本源。【繫辭】"作【易】者其有憂患乎"一語,道出【周易】創作之心理基礎。所謂"瘋子"者,實乃【乾卦】"亢龍有悔"所警示的過度進取者,然【文言】又雲"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可見【周易】既鼓勵突破常規,又強調持守中道。馬雲所謂不說服成功者,恰合【繫辭】"安而不忘危"之訓,蓋成功易致守成,守成則離創新遠矣。

至若"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之喻,深得【周易】"革故鼎新"之旨。【革卦】云"革而當,其悔乃亡",強調變革須合乎時宜;【鼎卦】言"鼎取新",則明示創新乃生生不息之道。孔子"人能弘道"之說,更點明創新終須落實於人之踐行。

要之,【周易】之創新觀具有三重維度:其一為"變通趨時"的哲學基礎,其二為"憂患進取"的心理機制,其三為"革故鼎新"的實踐智慧。當代創新者若能參悟此理,既保持"終日乾乾"的進取精神,又秉持"貞固幹事"的務實態度,則創新庶幾可成。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