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64|回覆: 2

[其他] 【晏子春秋】卷5內篇雜(上)詩解9景公探雀鷇鷇弱反之晏子稱長幼以賀10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1-21 20:16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晏子春秋】卷5內篇雜(上)詩解9景公探雀鷇鷇弱反之晏子稱長幼以賀10景公睹乞兒於塗晏子諷公使養11景公慚刖跪之辱不朝晏子稱直請賞之(下無直辭上有隱君)
題文詩:
公探雀鷇,鷇弱反之,晏子聞之,不待時而,
入見景公.公汗出惕,然晏子曰:君何為也?
公曰吾探,雀鷇鷇弱,故反之也.晏子逡巡,
北面再拜,賀曰吾君,有聖王道!公曰吾探,
雀鷇鷇弱,故反之其,當聖王之,道者何也?
晏子對曰:君探雀鷇,鷇弱反之,是長幼也;
吾君仁愛,加焉禽獸,況於人乎!此聖王道.
睹嬰兒有,乞於塗者,景公喟曰:是無歸矣!
晏子對曰:君主存焉,何為無歸?使吏養之,
可立以聞.明君聖主,利民養民.景公正晝,
被發而乘,六馬以御,婦出正閨,刖跪擊馬,
而返之曰:爾非吾君.公慚不朝.睹裔款而,
晏子問故,裔款告之.晏子入見,景公謂曰:
昔者寡人,有罪被發,乘馬出閨,刖跪擊馬,
而返之曰:爾非吾君;吾以天子,大夫之賜,
得率百姓,以守宗廟,今見戮於,刖跪以辱,
社稷吾猶,可以齊於,諸侯者乎?晏子對曰:
君勿惡焉!下無直辭,上有隱君;民多諱言,
君有驕行.臣聞古者,明君在上,下多直辭;
君上好善,民無諱言.今君有失,刖跪直辭,
禁之是為,君之福也.故臣來慶.請賞以明,
君之好善;禮之以明,君之受諫.公曰可乎?
晏子曰可.乃令刖跪,倍資無征,時朝無事.
【原文】
景公探雀鷇鷇弱反之晏子稱長幼以賀第九

景公探雀鷇,鷇弱,反之。晏子聞之,不待時而入見景公。
公汗出惕然,晏子曰:『 君何為者也?』
公曰:『吾探雀鷇,鷇弱,故反之。』
晏子逡巡北面再拜而賀曰:『吾君有聖王之道矣!』
公曰:『寡人探雀鷇,鷇弱,故反之,其當聖王之道者何也?』
晏子對曰:『君探雀鷇,鷇弱,反之,是長幼也。吾君仁愛,曾禽獸之加焉,而況於人乎!此聖王之道也。』
9【譯文】
景公掏小雀,雀太小,景公將其送回窩內。晏子聽說了這件事,臨時入宮見景公。景公不禁冒出虛汗,顯出害怕的樣子。晏子說:『君王做什麼事了?』景公說:『我掏小雀,雀太小,所以送回去了。』晏子恭敬地退後幾步,向着北面拜了兩拜,稱賀說:『我的君王有聖王之道啊。』景公說:『我掏小雀,雀太小,所以送回去,這同聖王之道有什麼關係?』晏子回答說:『君王掏小雀,雀太小,送了回去,這是慈憐幼小啊。我的君王有仁愛之心,施及禽獸,何況對人呢!這就是聖王之道。』
【原文】

景公睹乞兒於塗晏子諷公使養第十

景公睹嬰兒有乞於塗者,公曰:『是無歸矣!』
晏子對曰:『君存,何為無歸?使吏養之,可立而以聞。』
10【譯文】
景公看到有幼兒在路上乞討,景公說:『這是無家可歸呀。』晏子回答說:『君在,怎麼會無家可歸呢?讓官吏供養他,您的美名立刻就能傳揚開去。』
【原文】

景公慚刖跪之辱不朝晏子稱直請賞之第十一

景公正晝,被發,乘六馬,御婦人以出正閨,刖跪擊其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公慚而不朝。

晏子睹裔款而問曰:『君何故不朝?』

對曰:『昔者君正晝,被發,乘六馬,御婦人以出正閨,刖跪擊其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公慚而反,不果出,是以不朝。』

晏子入見。景公曰:『昔者寡人有罪,被發,乘六馬,以出正閨,刖跪擊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寡人以天子大夫之賜,得率百姓以守宗廟,今見戮於刖跪,以辱社稷,吾猶可以齊於諸侯乎?』

晏子對曰:『君勿惡焉!臣聞下無直辭,上有隱君;民多諱言,君有驕行。古者明君在上,下多直辭;君上好善,民無諱言。今君有失行,刖跪直辭禁之,是君之福也。故臣來慶。請賞之,以明君之好善;禮之,以明君之受諫。』

公笑曰:『可乎?』

晏子曰:『可。』

於是令刖跪倍資無征,時朝無事也。
11【譯文】
景公大白天披着頭髮,駕着六馬大車,載着婦人出宮中的小門。刖足之人擊打他的馬,使車子返回,說:『你不是我的國君。』景公感到羞辱並且不再上朝。晏子看見裔款就問道:『君王為什麼不上朝?』回答說:『前日君王大白天披散着頭髮,駕着六馬大車,載着婦人出宮中小門。刖足之人擊打他的馬使車子返回,說:'你不是我的國君。」景公羞愧而回,始終沒再出來,所以不上朝。』晏子入宮進見。景公說:『前幾天我不對,披散着頭髮,駕着六馬大車出宮中小門,刖足之人打馬使車返回,說':你不是我的國君。」我因您和諸大夫的輔助,能夠統率百姓保有宗廟,現在被刖足之人羞辱,使社稷蒙羞,我還可能同諸侯並列嗎?』
晏子回答說:『君王不要害怕。我聽說下面若無直諫之辭,上面一定是有隱惡之君。百姓大多不敢講真話,君王的行為就會驕縱。古代明君在位,百姓多敢於直言上諫;君王愛聽有用之言,百姓就不顧忌沒有不敢說的話。現在君王有錯兒,刖足之人直言禁止,是君王的福氣。所以我來慶賀。請獎賞他,以顯示君王愛聽有益之言;以禮待他,以顯明君王接受諫言。』景公笑道:『行嗎?』晏子說:『行。』於是命令對刖足之人加倍獎勵,免於征賦,可以隨時朝見。
無中情 發表於 2025-7-18 23:38 | 顯示全部樓層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二章義疏

一、景公探鷇章詮解
景公探雀而返弱鷇,晏子驟賀聖王之道,此非諛君之辭,實寓勸諫之深意。【孟子】言"君子遠庖廚",齊宣王以羊易牛而孟子稱其仁心(【梁惠王上】),與此章理趣相通。晏子所謂"長幼之序",非獨指禽鳥,實暗喻治國當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之序。其稱賀之辭,乃以"禽獸之加"反襯"人倫之重",此【禮記】"不虐幼賤"(【祭義】)之德也。

考【韓詩外傳】載"湯見祝網者收其三面"而稱其德及禽獸,晏子之賀正與此聖王典故相契。然細味"不待時而入"五字,尤見晏子機敏——蓋乘景公仁心萌動之頃刻而固之,此【鬼谷子】"抵巇"之術也。

二、刖跪直諫章發微
景公被發乘馬而遭刖跪叱"非吾君",晏子不以君辱為諱,反以"直辭"為社稷之福,此深得古諫臣之風。【荀子·臣道】云"君有謀過事,將危國家隕社稷之懼也,大臣父兄有能進言於君,用則可,不用則去,謂之諫",刖跪雖刑餘之人,然其"擊馬而返"之舉,實合"士有諍友,則身不離於令名"(【孝經·諫諍】)之義。

晏子"下無直辭,上有隱君"之論,尤具警示。昔子產不毀鄉校(【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孔子稱"仁",晏子請賞刖跪,正與之同揆。其"倍資無征"之賞,非徒旌直臣,實為矯君過而立諫諍之制,此【管子·形勢解】"諫者,所以安主也"之深意。

三、王道之統緒
二章雖事異而理貫:前章以禽鳥喻仁政之端,後章以刑人彰納諫之要,皆本於【尚書】"民惟邦本"(【五子之歌】)之旨。晏子之智,在能即小見大——探鷇之慈可推及鰥寡,刖跪之直可通於朝堂。其賀君、賞臣之舉,非阿諛逢迎,實乃【周易】"納約自牖"(【坎卦】)之道,導君於微漸之間。

至若"汗出惕然"與"慚不朝"之描寫,尤見景公猶存羞惡之心,此正孟子所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公孫丑上】),晏子因勢利導,遂使禽鳥之仁化為廟堂之政。後世蘇軾論"觀萬物之變,盡其自然之理"(【上曾丞相書】),晏子早得三昧矣。

(全文798字)
尖腳到底 發表於 2025-7-20 12:33 | 顯示全部樓層
【晏子春秋】"景公探雀"章義疏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第九載"景公探雀"事,雖僅百二十餘言,然深契儒家仁政之道。其事雖微,其義實宏,今試為疏解如次。

一、文本大義
景公探取雛雀,見其幼弱而返之巢中。晏子聞之,即時入賀,稱此乃"聖王之道"。公不解其意,晏子釋曰:"君探雀鷇,鷇弱反之,是長幼也。吾君仁愛,曾禽獸之加焉,而況於人乎!"此言君王能推幼弱之仁於禽獸,必能施仁政於百姓。

二、經義發微
(一)"仁民愛物"之次第
【孟子·盡心上】云:"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晏子之賀,實本於此。景公能"反弱鷇",正是仁心發端處。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謂:"仁者,心之德,愛之理。"君王此念一動,已具仁德之端。

(二)"推恩"之政道
晏子特舉"禽獸之加"與"況於人乎"二句,暗合【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推恩邏輯。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解此云:"由近及遠,自微至著,王道之序也。"景公一念之仁,正可為推行仁政之基。

三、史鑑意義
(一)君德養成
【禮記·大學】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景公返雀之舉,看似瑣事,實關君德。呂祖謙【東萊博議】有云:"聖王之德,必自細微處着力。"晏子即時稱賀,正是要固此善念。

(二)諷諫藝術
晏子"不待時而入見",深得諷諫之要。【春秋繁露·玉杯】謂:"善諫者,因其明而導之。"晏子抓住景公偶發的仁心,即時引導,較之直諫更見功效。蘇軾【論范增】所謂"見微知著",正此之謂也。

四、結語
【晏子春秋】此章雖簡,然寓"仁政始於仁心"之大義。程頤【伊川易傳】云:"聖人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景公返雀一事,恰見"天地生物之心"。後世為政者當知:王道之基,正在此惻隱之心的培養與擴充。晏子之賀,非諛詞也,實乃深明治道之言。

(全文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