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吳川易氏詩藝社成立】詩作賞析
易承燊先生此七絕賀詩,誠為當代舊體詩之典範。全篇以"賦韻裁詩"起興,至"燕舞鶯歌"收束,章法謹嚴而氣韻生動,深得唐人絕句三昧。今不揣譾陋,試析其精妙處:
一、立意高遠,家國同構 首聯"賦韻裁詩一樹新,傳承國粹易家人",以"一樹新"喻詩社成立,既合【詩經】"如竹苞矣,如松茂矣"的比興傳統,又暗含【周易】"日新之謂盛德"的哲學意蘊。將家族傳承與國粹弘揚相綰合,恰體現【禮記·大學】"家齊而後國治"的儒家倫理。易氏一族以詩藝立社,正是對"詩禮傳家"古訓的當代踐行。
二、意象經營,虛實相生 頷聯"東風揮墨描山水",化用宋代郭熙【林泉高致】"春山淡冶而如笑"的畫理,將春風擬作丹青妙手。此處"東風"既實指吳川地理氣候,又虛喻文化復興之風,與朱熹【春日】"等閒識得東風面"異曲同工。"揮墨"二字尤見功力,既承書畫同源之藝理,又啟下聯歌舞昇平之象。
三、聲律精嚴,韻致天成 全詩押真韻(新、人、春),此韻部開口度適中,恰合賀詩莊雅而不失明快的特質。句中"裁詩"與"易家"、"揮墨"與"鶯歌"形成雙聲疊韻之美,暗合【文心雕龍·聲律】"異音相從謂之和"的要義。結句"總是春"三字,以去平收束全篇,餘韻裊裊,深得王維【渭城曲】結句之妙。
四、文化基因,古今交融 詩中"國粹"一詞雖為現代術語,然其精神內核實承自【尚書·舜典】"詩言志"的傳統。末句燕鶯意象,既可追溯至【詩經·小雅】"鶯歌燕舞"的典故,又能令人聯想朱自清【春】的現代散文意境,體現傳統語彙的當代生命力。
此詩雖僅二十八字,然熔鑄詩書畫樂諸藝,貫通經史子集要義。其可貴處在於:既嚴守平水韻格律,又能以現代意識激活傳統意象,堪稱"舊瓶新酒"之佳作。吳川易氏得此雅詠,詩藝社之成立,必能繼武前修,賡續風雅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