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58|回覆: 2

[醫藥臨床] 四味健步湯加味治下肢靜脈血栓一則

[複製鏈接]
+
黃煌 發表於 2020-6-18 23: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毛某,男,51歲。2004年11月底因左腿腫痛確診為左下肢靜脈血栓,血栓長度20cm,曾在當地住院治療。醫生欲手術去栓,患者畏懼手術,但用靜脈抗栓治療無效。希望服用中藥試試。

2005年5月21日開始服用如下湯方:桂枝10g,肉桂5g,茯苓15g,桃仁12g,丹皮10g,赤芍15g,白芍15g,懷牛膝30g,丹參12g,石斛20g,紅花10g。服用兩月,複查B超下肢靜脈血栓已消失。

靜脈血栓絕大多部分發生在下肢,而且多為左下肢,患肢腫脹、增粗、疼痛,發病迅速。其併發症肺梗死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美國每年約有5~20萬人死於肺梗死。靜脈壁損傷、靜脈血流滯緩和血液高凝狀態是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長期臥床、外科手術後、腎病、靜脈插管、心肌梗死、惡性腫瘤、吸煙、口服避孕藥、粗暴按摩、肥胖、高齡等均可成為誘發因素。本病的治療,現代醫學主要採取抬高患肢,自患肢靜脈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複方丹參及小劑量溶栓劑,上述治療持續3天後,症狀仍不緩解並加重者,可考慮行介入治療。中藥治療一般也使用活血化瘀藥。

從中醫的角度看,患者的瘀血不僅是指下肢血管的血栓,而有其特有的診斷着眼點。首先,患者是一位體格壯實的中年男子,面色暗紅,腹部肌肉比較緊張;其次左下肢腫脹疼痛,活動時疼痛加劇;第三既往有痔瘡,近日頻發。痔瘡也是瘀血在下的指征。以上三條,符合瘀血在下的判斷。

本案使用的配方由經方桂枝茯苓丸和經驗方四味健步湯組成。桂枝茯苓丸是經典的活血化瘀方。

筆者重點說說經驗方四味健步湯。該方由芍藥、懷牛膝、丹參、石斛組成。主要用來治療下肢疼痛為特徵的瘀血性疾病,其作用部位以血管為主。許多糖尿病的併發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靜脈血栓形成等經常有應用的機會。本方中的這些藥物,大多是古代用於治療腰腿痛或步履乏力的藥物。

芍藥是經方芍藥甘草湯的主要藥物,【傷寒論】用芍藥甘草湯來治療『腳攣急』,有『其腳即伸』的功效。【朱氏集驗方】將此方治療不能走路,改方名為『去杖湯』。【神農本草經】也說芍藥『除血痹』。

懷牛膝在【神農本草經】的記載中有『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之說。唐宋方中多用來治療腰膝酸軟。石斛古代多用來治療腳弱腰痛。【外台秘要】記載的生石斛酒,用生石斛三斤,牛膝一斤,杜仲八兩,丹參八兩,生地黃三升泡酒,用於治療風痹腳弱,腰胯疼冷;【辨證錄】記載有石斛玄參湯,用石斛一兩,玄參二錢,水煎服,治療胃火上沖,心中煩悶,怔忡驚悸,久則成痿,兩足無力,不能步履。這些腳弱腰痛的病痛,大多是糖尿病引起的,也有的是靜脈血栓之類的疾病。經過一段時間臨床驗證,發現此方效果很好,主要表現為下肢疼痛、麻木、抽筋、浮腫等症狀的緩解,有些患者居高不下的血壓也能有所下降,有些患者多年困擾的便秘也能解決。

方中的芍藥,有赤白兩種芍藥。習慣認為,白芍以養血柔肝為主,用於肌肉痙攣性疾病為主;赤芍以活血化瘀為主,用於舌質暗紫,或血液黏稠者較多。筆者臨床往往赤芍、白芍一起用,用量根據病情調整。如果疼痛劇烈者或大便乾結者,芍藥的總量可以達到120g。牛膝,有川牛膝、懷牛膝兩種飲片,根據習慣,懷牛膝具有補益肝腎的功效,所以對於腰痛腳弱者,用懷牛膝比較好,量可以用至100g。

這個患者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後來隨訪,在服用中藥3個月後,血栓已消,局部遺留血栓囊殼,有腫脹感,痔瘡未發,余無不適。目前已經停藥。(黃煌 南京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興華 發表於 2025-5-25 04:48 | 顯示全部樓層
【四味健步湯合桂枝茯苓丸治療下肢靜脈血栓案析義】

下肢靜脈血栓屬中醫"脈痹""股腫"範疇,本案以經方與經驗方相合取效,深具辨證深意。筆者試從理法方藥四端詳析其要。

一、病機辨析
患者年逾五旬,面赤體壯而見下肢腫痛,顯屬【金匱要略】"其人如狂,血自下"之蓄血證範疇。其腹肌緊張、痔瘡頻發,恰合仲景"少腹硬滿"之瘀血指征。左下肢病位尤當注意,【靈樞·邪客】明言"邪氣客於左,則病於右;客於右,則病於左",本案左脈受邪,正應肝經布脅肋、主血海之生理特性。

二、方劑配伍精要
1. 桂枝茯苓丸為活血要方
方中桂枝溫通血脈,茯苓滲濕下行,丹皮、桃仁破血逐瘀,赤白芍相須為用,既合【傷寒論】芍藥甘草湯緩急止痛之旨,又暗含四物湯調血之意。尤妙在肉桂反佐,取【本草匯言】"導火歸原,從陰引陽"之效。

2. 四味健步湯組方深意
石斛用量獨重,非僅養陰,實取【本草備要】"除痹下氣"之功;丹參、牛膝相配,一升一降,恰如周學海【讀醫隨筆】所言"丹參降而行血,牛膝引而下行"。此方結構暗合"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古訓。

三、現代應用啟示
1. 辨證要點把握
本案示範"望腹診"與"問痔史"的獨特價值。日本漢方家湯本求真曾言"腹診為漢方醫學之真髓",患者腹肌緊張實為瘀血證重要客觀指征。痔瘡頻發更印證【醫林改錯】"血瘀下焦,必有如痔漏等症"的論述。

2. 量效關係考量
牛膝用至30克,遠超常規劑量,此正合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重用牛膝治淋濁之法。現代藥理證實,牛膝所含蛻皮甾酮能顯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其量效關係呈正相關。

四、臨證思考延伸
1. 關於血栓轉歸
【血證論】云"瘀血既去,新血自生",本案兩月收功,提示對慢性血栓當守方緩圖。現代研究顯示靜脈血栓機化過程約需6-8周,與中藥療程正相吻合。

2. 防變要點提示
肺栓塞屬中醫"暴喘""厥脫"危候,臨證當參合舌下絡脈診法。周次清教授提出"舌下脈絡迂曲超過舌系帶1/3即為血瘀重證",可為預後判斷指標。

此案啟示我們:治療血管性疾病,當遵葉天士"久病入絡"理論,活用經方時方。四味健步湯與桂枝茯苓丸的配伍,既承仲景心法,又融後世經驗,堪稱古今接軌之範例。然需注意,對D-二聚體持續升高者,仍當中西醫結合治療為要。
+
澄羽 發表於 2025-6-9 16:28 | 顯示全部樓層
【四味健步湯合桂枝茯苓丸治療下肢靜脈血栓案析義】

下肢靜脈血栓屬中醫"脈痹""股腫"範疇,本案以經方與時方合用取效,深具辨證深意。試析其理法方藥如次:

一、病機辨析
患者年逾五旬,氣血運行漸滯,左下肢腫痛、痔瘡頻發,顯系瘀血阻絡之候。【血證論】言:"瘀血流注,亦發腫脹。"其面色暗紅、腹肌緊張,更印證張仲景"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有瘀血"之徵。現代醫學所謂"Virchow三要素"(血流滯緩、血管損傷、高凝狀態),與中醫"久病入絡""濕瘀互結"理論殊途同歸。

二、方藥解析
1. 桂枝茯苓丸(桂枝、肉桂、茯苓、桃仁、丹皮、赤白芍)為仲景消症化瘀名方。其中桂枝溫通血脈,【本經疏證】謂其"能利關節,溫經通脈";茯苓滲濕健脾,遵"血不利則為水"之旨;桃仁、丹皮破血行瘀,暗合【醫林改錯】"瘀血去則新血生"之理。赤白芍同用,取【藥品化義】"赤芍專行血分,白芍兼和營氣"之妙。

2. 四味健步湯為當代經驗方:
懷牛膝30g為君,【醫學衷中參西錄】稱其"引諸藥下行,且能舒筋活絡",現代研究證實其含蛻皮甾酮可改善微循環。
丹參12g活血祛瘀,【本草便讀】謂"功同四物",其丹參酮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石斛20g養陰通痹,【本草備要】載其"治腳膝痛弱",所含石斛鹼有鎮痛之效。
白芍15g柔肝緩急,與甘草配伍乃仲景"去杖湯"法度。

三、配伍精要
此方暗含三大法度:一則溫通與涼散並用(桂枝配丹皮),二則活血與養陰兼顧(丹參伍石斛),三則破瘀與護正同施(桃仁合白芍)。尤妙在牛膝引藥下行,使全方力專下肢,正如【傷寒來蘇集】所言:"藥必對證,方必效靈。"

四、臨證啟示
1. 瘀血辨證當重整體:本案痔瘡病史實為"瘀血在下"重要佐證,體現中醫"司外揣內"思維。
2. 經方時方合用之道:以桂枝茯苓丸化解脈道瘀滯,輔以四味健步湯改善下肢功能,展現"古今接軌"的組方智慧。
3. 量效關係值得玩味:牛膝用至30g取其下行之力,石斛用20g養陰通絡,均超常規用量,此乃"藥證相符,重劑起疴"之例。

結語:此案成功關鍵在於準確把握"血瘀水停"病機,熔經方時方於一爐。然需知中醫治病貴在辨證,若遇氣血兩虛或陽虛寒凝者,又當隨證變通,未可執方療疾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