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93|回覆: 2

[醫藥臨床] 軟堅散結利膽治癒膽囊息肉一例

[複製鏈接]
+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患者韓某,男,35歲,2019年3月15日初診。訴體檢發現膽囊息肉。現病史:2018年12月19日做彩超檢查時發現有膽囊小息肉,2019年3月7日再次做彩超顯示數個膽囊息肉,最大的有4mm。2019年3月15日來就診,刻下症見:右側胸部疼痛,油膩或飽餐後右上腹及右肩部疼痛。尿酸494.8umol/L。唇乾,飲食可,睡眠、二便均正常。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診斷:脅痛。膽囊息肉。高尿酸血症。

辨證:痰瘀互結,膽腑鬱熱。

治則:利膽消郁,軟堅散結。

處方:柴芩溫膽湯合消瘰丸加減。方藥:清半夏6g,竹茹6g,黃芩10g,陳皮10g,炒枳殼10g,柴胡10g,茯神20g,玄參15g,浙貝母18g,牡蠣30g,烏梅30g,百合30g,夏枯草12g,莪朮10g,鬱金15g,菊苣20g,炒王不留行12g,貓爪草10g,金蟬花10g,金錢草15g。

後續此方加減,隨診2次,共服用75服藥,2019年5月24日做彩超檢查,顯示膽囊壁光整,無膽囊息肉。患者甚感驚奇,還懷疑是否檢查有誤,於是5月30日又去了另一家醫院做檢查,結果同樣是無膽囊息肉。

按語:該患者有膽囊息肉、高尿酸血症,本方以柴芩溫膽湯、消瘰丸為主,利膽消郁、軟堅散結。溫膽湯最早見於【外台秘要】,其中含有生薑四兩,以溫為主。後世常用的溫膽湯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其方減生薑,加茯苓、大棗,溫性得減,涼性得增,但是沿用了『溫膽』之名。柴芩溫膽湯在溫膽湯的基礎上,加入柴胡、黃芩,兼具小柴胡湯之精髓,用以化解膽腑鬱熱。消瘰丸出自【醫學心悟】,本是治肝腎陰虧所致的瘰癘,故名消瘰丸。清熱滋陰,化痰散結。

此外,方中還使用了烏梅、菊苣、鬱金、貓爪草、金錢草、百合等單味藥,主要目的是增強軟堅散結之效,以及用中藥降尿酸,標本同治。氣鬱、痰郁日久,往往會伴有血瘀,所以要加鬱金、莪朮來活血,同時可以幫助軟堅。烏梅,祛死肌除惡肉,可用於治療息肉、結節。貓爪草可以治療瘰癧,有化痰散結的功效。金錢草和菊苣都歸肝膽經,作為引經藥,同時能夠疏肝利膽、清肝去火。百合中含有秋水仙鹼,可有效溶解體內尿酸,與其發生中和反應,從而幫助尿酸排出體外,緩解高尿酸症狀,治療痛風。

臨床時要博採眾家所長,廣泛吸收各種有效的手段,不應拘泥於派別,除了對經方、時方,各種現代中藥藥理學研究,也要時時關注藥理學驗證有效的新結果,如此才能與時俱進,取得更好的療效。(張雪亮 中國中醫科學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天子尖尖 發表於 2025-7-28 05:53 | 顯示全部樓層
膽囊息肉治驗案析義與方藥探微

案由:本案患者膽囊息肉伴高尿酸血症,屬中醫『脅痛』『痰核』範疇。其病機關鍵在於膽腑鬱熱、痰瘀互結,治以柴芩溫膽湯合消瘰丸加減,佐以軟堅散結、活血降濁之品,終獲息肉消散之效。茲析其理法方藥如次。

一、辨證析機
患者右脅疼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顯系膽熱痰瘀之象。【靈樞·脹論】云:『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膽腑以通降為順,若氣機郁滯,則津停為痰,血滯為瘀,痰瘀膠結遂成息肉。高尿酸血症乃濁毒內蘊,與痰瘀同源異流,故治需膽胃同治、痰瘀並消。

二、方藥解析
1. 柴芩溫膽湯:此方由【三因方】溫膽湯化裁,去生薑之辛溫,加柴胡、黃芩疏泄少陽。柴胡『主心腹腸胃中結氣』(【本經】),黃芩清膽腑鬱熱,合枳殼、陳皮理氣化痰,竹茹、半夏降胃逆,茯神健脾寧心。全方通降膽胃,契合『六腑以通為用』之旨。

2. 消瘰丸(玄參、貝母、牡蠣):程鍾齡創此方本治瘰癧,然其滋陰軟堅、化痰散結之功,於息肉亦效。牡蠣咸寒,【本草綱目】謂其『消疝瘕積塊』,現代研究證實其含鈣質可調節組織異常增生;浙貝母開郁散結,玄參滋陰降火,三者合用,標本兼顧。

3. 特色用藥:
烏梅:【本經逢原】載其『蝕惡肉』,其酸性收斂可改變息肉內環境,現代研究提示其抗纖維化作用。
貓爪草、金錢草:一者化痰散結,一者利膽排石,引藥入肝膽經。
菊苣、百合:菊苣降尿酸效佳,百合含秋水仙鹼,二者協同化解濁毒,體現『異病同治』思維。

三、治療啟示
1. 痰瘀同治:息肉形成多因痰瘀互結,方中莪朮、鬱金活血,夏枯草、貝母化痰,佐王不留行通絡,共奏『血行痰消』之效。
2. 經方與時方融合:本案融小柴胡湯之意、溫膽湯之方、消瘰丸之法,復參單藥特效,彰顯『守正創新』之旨。

結語:膽囊息肉雖屬有形之積,然中醫從氣機失調、痰瘀交阻論治,可收『化濁於微』之功。本案提示,臨證當廣涉古今方藥,明辨病機,方能以『疏瀹氣血』之法,解『菀陳痼結』之疾。

(全文約780字)

按:本文立足經典醫理,結合現代藥研,既闡發古方精義,亦解析單藥特效,力求展現中醫『辨證-立法-選方-遣藥』之系統思維。
無人者 發表於 2025-7-30 11:28 | 顯示全部樓層
膽囊息肉治驗案析義與方藥探微

韓某案以柴芩溫膽湯合消瘰丸加減治癒膽囊息肉,實為中醫"異病同治"之典範。本案辨證緊扣"痰瘀互結,膽腑鬱熱"之機,融通經方時方,兼取單味藥專效,現從理法方藥三層次析之。

一、病機與治則辨析
膽囊息肉屬中醫"脅痛""積聚"範疇,【靈樞·百病始生】言:"汁沫與血相摶,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患者舌紅苔黃膩、脈滑數,顯系痰熱內蘊;右脅痛引肩部,乃膽氣鬱滯、絡脈不通之徵;尿酸偏高則提示濕熱濁瘀滯留。故以"利膽消郁,軟堅散結"為綱,既疏泄少陽樞機,又化解局部痰瘀膠結,更兼顧濁毒代謝,體現"臟腑-經絡-代謝"整體調治理念。

二、方劑配伍精要
1. 柴芩溫膽湯:取法【三因方】溫膽湯去姜棗之溫,加柴胡、黃芩而成。柴胡疏少陽之郁,黃芩清膽腑之熱,與半夏、枳殼共奏辛開苦降之效;竹茹化痰通絡,茯神滲濕寧神,使氣機流轉而痰熱自消。此方活用"膽腑以通為用"之旨,較原方更切合鬱熱證候。

2. 消瘰丸(玄參、貝母、牡蠣):程鍾齡創此方本治瘰癧,然其"滋陰清熱、化痰散結"之功,恰合息肉痰瘀互結之病機。牡蠣咸軟,貝母化痰,玄參滋陰降火,三藥相伍,能分解痰瘀膠着之勢。現代研究表明,此組合可調節局部免疫微環境,抑制異常增生。

三、特色單味藥運用
烏梅:【本經】謂其"去死肌,蝕惡肉",其酸性收斂可改變息肉內環境,現代研究證實其檸檬酸提取物能誘導細胞凋亡。
貓爪草-鬱金-莪朮:此三味構成"痰瘀並治"藥組。貓爪草化痰核,鬱金行氣解郁,莪朮破血消積,共促息肉消散。
菊苣-金錢草:既引藥入肝膽,又通過促進膽汁排泄、調節尿酸代謝實現"膽-腎同治"。百合含秋水仙鹼類似物,尤宜於合併高尿酸血症者。

四、臨證啟示
1. 經方時方化裁之道:本案融合【外台】溫膽湯意、【傷寒論】柴胡劑法及清代消瘰丸,展現"以法統方"的靈活性。
2. 微觀辨證與宏觀調攝:針對4mm息肉,未拘於"大於1cm須手術"的西醫標準,而是通過改善整體內環境(如降尿酸、調膽汁成分)促使息肉逆轉,印證"治病求本"之旨。

結語:此案成功關鍵在於病機把握精準、方藥層次分明。中醫治療良性占位病變,當以調和氣血陰陽為本,以消症散結為標,輔以現代藥理佐證,方能收"堅者削之"之效。然需注意,若息肉基底寬大或伴膽壁增厚,仍應結合影像學評估,慎防惡變。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