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 `- e5 b% r4 c8 Y0 r
   1 ?  s. B8 {5 E8 i( V- v, E
 0 G- i; ^. n! C; a
 . m- Y) v7 u& `5 }+ {& w6 A    民國時期地圖
 9 w0 ~% m8 |& B
   # I' L' V5 E) u1 V/ j3 x, h " \2 V7 D# a; \3 V$ g
 每年高考分數出來之後,各地的高考『狀元』便會成為媒體報道的熱點。『狀元』二字來源於古代的科舉考試,但不同的是,科舉時代的狀元每三年才會出現一個。106年前7月4日的甲辰科取士大考,是廢除科舉制度前的最後一次科舉考試,劉春霖奪得殿試頭名,他也因此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即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 1 n$ f" K( \/ `  i/ x! e
 
 & K4 O4 R1 R, m- t$ |0 Q8 R    劉春霖(1872―1942),字潤琴,號石雲,直隸肅寧人。在詩書畫上均有極高的造詣,尤擅小楷,其小楷書法有『楷法冠當世,後學宗之』之譽,書法界有『大楷學顏(真卿)、小楷學劉(春霖)』之說。狀元及第後,授翰林院修撰,旋被派往日本,入東京法政大學深造。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回國,歷任咨政院議員、直隸法政學校提調、北洋師範學校監督等職。1942年1月18日因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享年70歲。
 ( c% \' ?, k. C: E0 U; Y% M) W5 b2 F$ n/ L# u
 劉春霖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4年)中甲辰科狀元後,科舉取士制度遂被廢除,劉春霖自然也就成了『末科狀元』。劉春霖故居的確切地址在北京市西城區新文化街(石附馬大街)以南的西智義胡同2號,此地舊稱豬尾大坑,住在這裡的文人嫌其不雅,故說起自己的住所都泛稱石附馬大街。同樣的原因,後來這裡改稱智義伯胡同,再後來又改成了東智義胡同和西智義胡同。 4 {% z" \  `/ i& N% Y; m% R7 e
 
 8 [9 K+ I2 ^) S4 A0 s0 W" j0 i    劉春霖故居現為大雜院,舊貌已基本全無。原大門開在南側,現改在西面小門。院內建滿小房,蜿蜒簡陋,只有中院正房依稀可見舊房廊子,正是狀元當年的住房。去年,劉春霖的後人曾專門來此回訪,目睹現狀,感慨萬千。隨着西智義的拆遷,現在胡同只剩下兩三個雙號門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