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76|回覆: 0

[醫藥臨床] 疏肝理氣、 活血化瘀法的作用和功效

[複製鏈接]
+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1-26 12: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孫某,女,38歲。2005年8月12日初診:面部兩顴發生淺黑色斑5年余。過去皮膚較好,自生育後逐漸發生色斑,初起面積較大,幾乎覆蓋整個面部,漸漸集中於兩顴部及鼻梁部,形態不規則,色澤較晦滯,作過若干皮膚保健,均無改善。自10年前,生產後月經量較少,一般3日後即乾淨,顏色較深,有少量血塊,白帶量較多,下腹有輕微滯痛,平素性格較為急躁緊張。舌淡,有少量瘀斑,脈微弦澀,屬氣血不和之證,治療予活血化瘀,疏肝理氣法。

處方:當歸12g,丹皮9g,丹參9g,薄荷9g,赤芍9g,制香附9g,葛根20g。5劑,水煎服,日分3次服。

治療經過:8月23號複診,述服上方4劑後月經來潮,量較上次略多,仍有少許血塊,顏色黑,行經4天乾淨,但經行時下腹疼痛明顯減輕,情緒也較前穩定,再予前方加菟絲子20g,蟬衣9g,繼服6劑後,面部黑色斑影明顯消退,按二診方加雞血藤30g,熟地25g,仙靈脾15g,服10劑。12月中旬來電話,稱服後感覺甚好,即自行主張,共服30餘劑,面部黑斑基本消退,臉色也較前光亮,且2個月來,月經量較多,已無血塊,下腹不痛,白帶正常,情緒也較過去平靜。

黃褐斑與月經情況大有關係,月經量少及有血塊者,或氣血虛不能榮於面,或血瘀不能榮於面,肝鬱氣血失和也不能上榮於面而致黃褐斑產生。本例氣血既虛且瘀,肝氣亦復瘀滯,故初以疏肝解瘀,養血和血為主,繼之以益腎藥加入,此乃余治療黃褐斑常法,臨床療效較為穩定。若血瘀較重,可加桃仁、紅花;若兼有濕而白帶較多,加車前子、萹蓄;菟絲子補腎益精,可去面部黑斑暗影,用量需稍重;蟬衣疏風清熱,上行頭面部去皮膚瘀滯之風熱濕邪,均為余治黃褐斑所必用藥。(何錢 貴州省江口縣人民醫院 何苗 貴州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真衣 發表於 2025-5-20 03:28 | 顯示全部樓層
【從氣血失和論黃褐斑辨治——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法臨證闡微】

黃褐斑一證,古稱"面塵""黧黑斑",其病機與肝、脾、腎三髒關係密切,尤以肝鬱血瘀為關鍵。本案患者產後發病,經量少而色黯,兼見性情急躁、舌現瘀斑、脈弦澀,顯系肝鬱氣滯、血瘀絡阻之象。肝主疏泄而藏血,郁而不達則氣血失和;血瘀胞宮則經行不暢,瘀滯顏面則斑現顴頰。故治當疏肝解郁、活血化瘀雙軌並行,佐以養血榮面,終收斑消經調之效。

治法解析
1. 疏肝理氣以暢血行
方中香附為"氣病之總司",配薄荷辛涼透達,共解肝鬱。肝氣條達則血隨氣行,此即【內經】"疏其血氣,令其調達"之旨。現代研究表明,香附酮可調節雌激素水平,改善微循環,此與黃褐斑的激素關聯機制暗合。

2. 活血化瘀以通絡滯
當歸、丹參、赤芍、丹皮組成活血核心:當歸養血活血,丹參"功同四物"而兼涼血,赤芍破瘀止痛,丹皮清血分鬱熱。四藥相伍,既活胞宮之瘀,又化面部之滯。實驗證實,此類藥物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減少黑色素合成。

3. 升降相因以榮面部
葛根升發陽明經氣,載藥上行;薄荷輕清透表,開玄府以泄瘀熱。此暗合"火郁發之"之理,使藥力直達病所。後期加蟬衣更增祛風透邪之效,契合"巔頂之上,唯風可到"之論。

辨證要點
分期論治:初診側重疏肝活血,待氣血稍和即加菟絲子、仙靈脾溫腎填精,體現"瘀去則補,氣行則榮"的序貫治療思想。
藥量精要:菟絲子用至20g取其"精足則面華"之功,雞血藤30g通行十二經,均需足夠劑量方能顯效。
症藥對應:血瘀甚加桃仁、紅花;帶下多加車前子,此乃"治斑不忘祛濕"之要訣。

臨證啟示
本案揭示黃褐斑"肝鬱-血瘀-腎虛"的傳變規律。初期疏肝活血治標,後期補腎填精固本,符合"女子以肝為先天""久病及腎"的生理特點。現代醫學認為此治法可調節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與中醫整體觀不謀而合。然需注意,活血藥久服恐傷正氣,故患者自行續服30劑雖見效,仍當以醫囑為度,必要時佐健脾益氣之品。

(本文所述方藥需經執業醫師辨證使用,不可盲目套用)
田冉昌 發表於 2025-7-15 07:18 | 顯示全部樓層
【從氣血失和論黃褐斑證治——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法臨證闡微】

黃褐斑一證,古稱"面塵""黧黑斑",其病機與肝、脾、腎三髒關係密切。本案患者病起產後,經量漸少而色黯有塊,兼見情志失調、舌現瘀斑、脈弦澀,實為肝鬱血瘀、氣血失和之典型證候。【醫宗金鑒】有云:"憂思抑鬱,血弱不華,火燥結滯而生於面上。"此論正合本案病機。

治法析要:
疏肝理氣以丹參、香附為君,取"氣行則血行"之旨。丹參功同四物,既能活血又可養血;香附乃"氣病之總司",李時珍謂其"利三焦,解六郁"。佐以當歸、赤芍養血柔肝,暗合"肝體陰用陽"之妙。薄荷輕清上揚,載藥上行頭面;葛根升發清陽,【本草備要】言其"能昇陽氣",現代研究證實其可改善面部微循環。此方組合深得"疏其血氣,令其調達"(【素問·至真要大論】)之奧義。

用藥次第:
初診重在疏通,以活血理氣為先。待月經來潮症減,二診加菟絲子20g補腎填精,取"精血同源"之意;蟬衣9g祛風透邪,朱丹溪謂其"能除皮膚風熱"。三診增雞血藤30g通絡,熟地25g、仙靈脾15g補腎,遵"久病及腎"之訓。此用藥次第,先調氣血,後補肝腎,正合【景岳全書】"治形必以精血為先"之論。

病機轉歸:
患者連服30餘劑後面色轉潤,此乃"瘀去新生"之象。經量增而無塊,提示胞宮血海得充;情緒轉佳,反映肝氣條達。菟絲子、仙靈脾溫補腎陽,使腎水上承,故黑斑消退。【外科正宗】所謂"色斑如塵久始暗,原於憂思抑鬱成",本案治療全程貫穿"疏肝-活血-補腎"三法,恰中病機肯綮。

臨證心法:
1. 治斑當分標本:肝鬱血瘀為標,腎精虧虛為本
2. 用藥須循三要:疏肝藥宜輕清,活血藥當和緩,補腎藥需平補
3. 效驗重在守方:如本案連服30劑方見顯效,切忌朝令夕改

此案啟示:黃褐斑雖現於面,實根於里。現代女性多兼情志、經帶之疾,治療尤當重視調經與疏肝之關聯。然需注意,活血之品久服恐傷正氣,故後期必佐補腎健脾之劑,此即張景岳"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之謂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