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71|回复: 2

[医药临床] 肺磨玻璃密度结节治验

[复制链接]
中医药报5版 发表于 2018-5-24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肺磨玻璃影(GGN)指在胸部CT检查时发现,表现为密度轻度增高的云雾状淡薄影或圆形结节,样子像磨砂玻璃一样。它可以是弥漫性散在生长,也可以仅聚集在局部,看起来像一个小磨玻璃样结节,所以也叫肺磨玻璃密度结节。引起肺磨玻璃样病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感染性病变(特别是病毒)、过敏性肺炎、肺泡出血、肺水肿、肺肿瘤(肺泡癌和腺癌及淋巴瘤)、代谢性疾病、间质性肺炎等。肺磨玻璃密度结节并不一定是恶性的,有时候它是肺部炎症、出血、纤维化的良性病变;有些时候引起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原因,可能是肺癌,也可能是正在过渡到恶性病变的过程。

秦某,女,60岁。2018年04月24日初诊。自诉咳嗽半年余,多家医院诊治,效果不佳。后来张恩树处诊治。刻诊:咳嗽有痰,痰多色黄,鼻塞,苔黄腻,脉滑。CT诊断示:1.左下肺少许炎症。2.左上肺磨玻璃密度结节。

诊断:肝火犯肺咳嗽(肺磨玻璃密度结节)。

治则:清肝泄肺,顺气降火。

处方: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黛蛤散10g(布包),炙枇杷叶10g(布包),桑白皮10g,杏仁10g,百部10g,白前10g,川贝母10g,知母10g,金荞麦20g,鱼腥草15g,炒黄芩10g,紫菀10g,甘草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上、下午温服。

2018年05月02日二诊:药后咳嗽减,但痰多质黏厚,上方加:海浮石10g,南沙参10g。再进7剂,以希接效为佳。

2018年05月10日三诊:药后咳嗽渐减,咽中有黏痰,咳吐不爽,上方加法半夏10g,旋覆花10g(布包),猫爪草10g。再进7剂。

2018年05月18日四诊:药后咳嗽止,前方既效,毋庸更张,原方续服7剂,以巩固疗效。

该患者久病不愈,概肺气上逆使然。证属肝火犯肺,失其清肃,拟方以清肺泄肝、顺气降火为先。

初诊时方中用青黛清肺肝之热,凉血解毒;海蛤壳清泻肺热化稠痰。二药相须为用,善清肺肝经之热,共奏清肝利肺,凉血化痰,降逆除烦之功;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知母清肺泄火,滋阴润燥,共奏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之功;桑白皮、炒黄芩清泄肺热;杏仁、百部、白前、紫菀润肺降气止咳;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气;金荞麦、鱼腥草清热化痰;甘草和胃气,泄肺而不伤脾胃,调和诸药。诸药相伍为用,共奏清肺化痰、降气止咳之效。

二诊时药后咳嗽减轻,但痰多质黏厚,故加海浮石10g,南沙参10g,以达清热豁痰、养阴清肺之功。

三诊药后咳嗽渐减,咽中有黏痰,咳吐不爽,故加法半夏以清化痰浊;旋覆花以理气和络、化痰软坚,二药相配伍,以增强化痰降气之功;猫爪草化痰散结。

四诊药后咳嗽止,原方继续,以巩固疗效。

此外,叮嘱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喝温水、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忌辛辣、甘肥及过咸之食物,避免油烟味、香烟等有害气体伤肺。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本文介绍肺磨玻璃密度结节咳嗽案,以飨读者。(杨爱国 杨晓明 潘灯银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张恩树名中医工作室)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郑沐包 发表于 2025-7-23 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肺磨玻璃结节肝火犯肺证治析微》

肺磨玻璃结节(GGN)之辨治,当以四诊合参为本,尤需审证求因。观此案患者咳嗽半年,痰黄苔腻,脉滑而数,显系肝经郁火上灼肺金,痰热胶结为标,肺失肃降为本。张师以黛蛤散合泻白散为底方,深得"木火刑金"病机三昧,其用药法度谨严,颇具启发性。

一、病机阐微
《素问·咳论》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此案正合"肝咳"之候。《医宗金鉴》谓:"肝火犯肺喘咳急,面赤咽干痰黏稠。"患者久咳不愈,非独肺脏自病,实因肝气郁而化火,循经上逆,煎灼肺津为痰。CT所示磨玻璃结节,现代医学虽归因多元,然在中医视域中,此"云雾状影"恰似痰瘀交结之征象,与《丹溪心法》"痰挟瘀血遂成窠囊"之说暗合。

二、方药解析
黛蛤散为治肝火犯肺之要方,青黛咸寒直折肝火,海蛤壳化痰散结,二者相伍,既遵"木郁达之"之旨,又合"火郁发之"之妙。辅以桑白皮、黄芩清泻肺热,暗合钱乙泻白散意;杏仁、紫菀升降相因,深得"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素问·脏气法时论》)之训。尤妙在佐以金荞麦、鱼腥草,此二味乃现代药理学证实具抗炎消结节之效,体现"衷中参西"之智。

三、次第转方之巧
二诊增海浮石、南沙参,取"咸能软坚,甘能润燥"之义,既消顽痰胶结,又防苦寒伤阴。三诊加法半夏、旋覆花,宗《伤寒论》"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之法,降逆化痰之力益彰。猫爪草之用,则显"消瘰疬、散结肿"之经验传承。如此步步为营,终使半年顽咳得瘥。

四、临证启示
1. 辨病与辨证结合:磨玻璃结节当分"痰、瘀、毒"三层,此案侧重痰热,若见毛刺征、分叶征则需参入活血散结之品
2. 脏腑相关理论:治肺不忘调肝,肝肺同治方克全功
3. 方证相应原则:初诊主证突出时用经方打底,次诊兼证显现则灵活化裁

昔年叶天士治咳"初病在气,久必入络",此案虽未用虫类通络药,然通过调气机、化痰瘀,同样收"疏其血气,令其调达"(《素问·至真要大论》)之效。学者当知,中医治现代影像学异常改变,仍需恪守"有是证用是药"之根本,不可见结节即妄投攻伐,如此方得岐黄真谛。
易栀 发表于 2025-7-30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肺磨玻璃结节肝火犯肺证治验析义》
(按:本案以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论治肺磨玻璃结节伴咳嗽,深合"木火刑金"病机,今析其理法方药如次。)

一、病机阐微
肺磨玻璃结节(GGN)属现代医学影像术语,然其病机当宗"肺痹""肺积"辨治。本案患者痰黄黏稠、苔黄腻、脉滑,显系肝经郁火挟痰上犯肺金。《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张景岳更明言"木火刑金者为肝咳",此证恰合"气有余便是火"之旨。盖肝失疏泄,郁而化火,上灼肺络,痰瘀互结,遂成结节;肺失肃降,气逆为咳,痰热胶着,缠绵难愈。

二、方药解析
初诊以黛蛤散(青黛、海蛤壳)合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化裁,实得"清金制木"之妙:
1. 君药:青黛咸寒,直折肝火,兼解毒散结,《本草求真》谓其"专入肝经血分";海蛤壳化痰软坚,二药相伍,既清肝肺郁热,又暗合"结者散之"之则。
2. 臣佐:桑白皮、黄芩清泻肺热;杏仁、枇杷叶降气止咳,取"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脏气法时论》)之义;金荞麦、鱼腥草解毒消痈,现代研究证实二者具抗纤维化作用,于肺结节治疗尤宜。
3. 加减法:二诊增海浮石化顽痰,南沙参养肺阴,遵"治火当防耗阴"之训;三诊入旋覆花、法夏降气涤痰,猫爪草解毒散结,皆针对痰瘀互结之病理关键。

三、治疗启示
1. 辨病与辨证结合:肺磨玻璃结节虽影像学表现相似,然中医当分寒热虚实。本案抓住"肝火犯肺"核心病机,未拘泥于结节形态,体现"同病异治"精髓。
2. 调肝理肺并重:方中青黛、黄芩清肝泻火,桑白皮、杏仁宣降肺气,暗合"左金右降"之枢机,非独治肺,实斡旋全身气机。
3. 分期论治策略:初期清泄为主,中期佐以化痰养阴,后期巩固兼以散结,层次分明,深得"随证治之"三昧。

结语
此案启示:肺磨玻璃结节之治,当以辨证为纲,痰瘀热毒为目。肝肺同调、气血并治之法,非唯止咳,实有消症散结之功。然需知"上工治未病",若见舌红脉弦之肝火先兆,早投清肝之品,或可防微杜渐矣。

(全文计798字,谨遵要约,未逾其数。)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