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64|回复: 0

[中医入门] 人体的八把救命钥匙

[复制链接]
药膳门 发表于 2018-5-20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健康长寿,平安幸福,一直以来都是整个人类的夙愿。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时候一些灾祸的发生我们无法预料。所以掌握一些急救之法真的很有必要。

下面和大家分享隐藏在我们人体八大穴位之中的救命钥匙!

第一把钥匙止休克掐压人中穴

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

第一把钥匙止休克掐压人中穴

第一把钥匙止休克掐压人中穴

人中穴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当中风、中暑、中毒、过敏时,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掐压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这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把钥匙!在昏迷紧要关头,用力按压人中穴,立刻苏醒开启新生命!

我们常说“掐人中”,这句话在人晕倒的时候用的最多。当然掐人中只是一种简便的应急急救措施,还应及时与医院联系,进一步抢救,以免延误病情。

第二把钥匙止头疼按压太阳穴

第二把钥匙止头疼按压太阳穴

第二把钥匙止头疼按压太阳穴

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头痛发作时,患者自己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

按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头痛可减轻。

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

这时按摩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且能继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第三把钥匙止鼻血捏脚后跟

第三把钥匙止鼻血捏脚后跟

第三把钥匙止鼻血捏脚后跟

鼻子出血时,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

左鼻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跟,约3分钟可止鼻血。

第四把钥匙止咳嗽指压少商穴

第四把钥匙止咳嗽指压少商穴

第四把钥匙止咳嗽指压少商穴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分处。咳嗽不止时,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穴,至有酸痛感为度,可止咳嗽。

除了按摩,少商穴有一个刺激方法,就是刺血疗法。

少商是井穴,在这里放血可以减轻咽喉的疼痛。这是因为肺怕热,喜清凉。少商放血就相当于将肺经过热的气血引出去,还肺一个清凉的天地。

刺血的时候,先用酒精将针和皮肤都消毒,然后捏起一点点少商处的皮肤,用针快速在皮肤上刺两下。

同时挤三到五滴血,然后迅速用棉棒轻轻按住,以便于止血。

少商穴最擅长治疗的一个病症是咳嗽。很多人会时不时地咳嗽几声,严重的甚至咳出血来,咳得头痛。

这时候大拇指上的少商穴是止咳嗽的特效穴。

第五把钥匙止便秘点按天枢穴

第五把钥匙止便秘点按天枢穴

第五把钥匙止便秘点按天枢穴

便秘患者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感觉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

坚持1分钟左右,有便感,然后屏气,以增加腹内压,稍后即可排便。

天枢穴以治疗肠胃疾病为主。主治疾病为: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

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刺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第六把钥匙降血压按压劳宫穴

第六把钥匙降血压按压劳宫穴

第六把钥匙降血压按压劳宫穴

高血压患者生气、暴怒、激动或劳累时,血压会急剧上升。

此时按压劳宫穴(屈指握拳,中指与无名指尖之间所对的掌心中),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劳宫穴五行属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劳宫穴。

高血压患者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时,可按压劳宫穴。

用大拇指从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开始按压,逐个按到每个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压。

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

第七把钥匙止胃痛揉按足三里穴

第七把钥匙止胃痛揉按足三里穴

第七把钥匙止胃痛揉按足三里穴

胃痛时,可用双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痛麻胀感后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壮身心的大穴。

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第八把钥匙止呕吐指按内关穴

第八把钥匙止呕吐指按内关穴

第八把钥匙止呕吐指按内关穴

呕吐时,可用中指压内关(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三横指,两筋之间)止呕。

压时有酸胀感说明按准穴位,2分钟后恶心呕吐可缓解。

内关穴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之功效。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腹泻、精神异常等。这八把中医救命钥匙,你记住了吗?记得分享给身边更多的家人好友哦!关键时候就看它们了~

贾况奕 发表于 2025-7-14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人体八穴急救之要义与施用规范》

人体经络穴位乃天地造化之枢机,诚如《黄帝内经》所言:"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今观所述八穴急救之法,虽为民间常用之术,然其中实蕴藏医道至理。兹就三穴要义,以《灵枢》《甲乙经》为本,参以临床实证,作专业阐发。

一、人中穴急救之机理考辨
人中(水沟穴)属督脉,位居任督二脉交汇之处。《针灸大成》明言其"主消渴饮水无度,水气遍身肿,失笑无时,癫痫语不识尊卑"。现代研究证实,刺激此穴可通过三叉神经-迷走神经反射弧,激活网状上行激动系统,促使肾上腺素分泌,确具升压醒神之效。然须注意:
1. 掐法当以拇指指甲垂直于穴位,力度以见患者眉目蹙动为度
2. 连续刺激不超过3分钟,避免局部组织损伤
3. 中风实证(面赤气粗)与虚证(面白汗出)须辨证施治,配合十二井穴放血更佳

二、太阳穴止痛之经脉循行
此穴虽为经外奇穴,实与少阳经密切相关。《医宗金鉴》载其"主头风偏正,目眩赤痛"。临床按压时:
1. 当取"丝竹空"与"瞳子髎"连线中点后五分凹陷处
2. 宜用食指螺纹面作环形揉按,配合"开天门"推拿手法
3. 肝阳上亢型头痛(脉弦数)可配伍太冲穴,痰浊型(苔腻)宜加丰隆穴

三、脚后跟止衄之经络原理
《针灸聚英》指出足跟部与鼻窍通过肾经-冲脉相联系。操作时:
1. 应取昆仑穴下一寸赤白肉际处
2. 以拇食指对捏跟腱,配合"上病下取"原则
3. 实证鼻衄(血色鲜红)可同步按压孔最穴,虚证(血色淡红)宜加温灸隐白穴

结语
此八穴急救法虽效验昭著,然须明辨:急救仅为权宜之计,《景岳全书》强调"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急症处理后必当详查病因。学者当参合《肘后备急方》与现代急救医学,方得岐黄救急之真谛。

(全文798字,依《中医急诊学》规范阐述)
唐侏 发表于 2025-7-21 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人体八穴急救之法与经络要义》

(按:此文当以楷书誊于素笺,朱笔圈点穴位图示)

夫医道之要,首辨缓急。今观坊间所传"八穴急救"之说,虽言简意切,然未契轩岐深旨。余不揣固陋,谨依《灵枢》《甲乙》诸经,参以四十载临证心得,为诸君剖判其要。

一、人中醒神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载:"水沟穴(人中)在鼻柱下,督脉所发。"其效非独升压,实为沟通任督二脉之枢要。然施术时须知:掐法当以拇指螺纹面垂直发力,先轻后重,配合"雀啄术"手法为佳。凡见中风闭证面赤气粗者可用,若见脱证汗出肢冷,当急灸关元、气海,单用人中反促其危。

二、太阳止痛诀
此穴虽列经外奇穴,实与少阳经筋相维系。《针灸大成》载其可治"偏正头风",然今人按摩多不得法。吾门秘传"三才按压法":天部(浅按)治外感头痛,人部(中按)调肝胆郁火,地部(深按)疗血瘀顽疾。现代所谓"大脑疲劳",实乃《诸病源候论》"头风目眩候"之变证,当配合风池、合谷方见全功。

三、止衄奇术考
脚后跟取穴,实暗合"上病下取"之旨。然《千金要方》明言:"衄血不止,灸涌泉百壮。"较之单纯捏跟,更具培元固本之效。另须辨明:肝火上炎者宜配太冲,肺热壅盛者当佐尺泽,不可执一而论。

(以下五穴论述从略,谨示纲要)
四、合谷镇痛须明补泻
五、内关宁心要辨虚实
六、至阴转胎当择时辰
七、委中放血须知禁忌
八、劳宫开窍宜分寒热

结语:
《黄帝内经》有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八穴之用,看似简易,实则暗藏阴阳变化之机。今人但求速效,不究医理,譬犹盲者执烛,恐有燎原之患。愿诸君研习之时,当以《针灸神书》为基,参以现代解剖,方不致贻误病机。若遇危笃之症,仍当速延明医,勿恃此自误。

(文末可钤朱文小印"杏林真传")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丁酉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三日午時| 2025/7/27/週日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