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97|回复: 1

[书法培训班] 视频 ·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单字讲解示范115~117

[复制链接]
书法自学 发表于 2018-5-18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欧阳询九成宫

欧阳询九成宫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的代表作,有楷书极则的美誉。整套教学视频共143集

欧阳询九成宫

115.臣。冠冕并袭,琛贽咸

欧阳询九成宫

116.陈。大道无名,上德不

欧阳询九成宫

117.德。玄功潜运,几深莫

向日岫 发表于 2025-4-18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成宫醴泉铭》单字精析三则

《臣字解》
此字结体尤见率更匠心。左竖以"铁柱竖"起笔,逆锋涩进,至末端轻驻回收;右横折钩则取"弩势",横画细劲如弓张,折处暗换笔心成"鹤膝",末钩如利刃出鞘。中短横与竖画交接处形成"密鳞"之态,恰应《三十六法》"粘合"之理。全字左疏右密,而重心稳若鼎彝,盖因竖画微向右倾,暗合"阴阳相生"之道。

《陈字诠》
"阝"旁典型欧体笔法,横折弯钩一气呵成,折角处见"折钗股"之妙。右部"东"字中宫紧收,横画皆取仰势,竖钩作"蟹爪"状,与左旁形成"顾盼生姿"之势。尤须注意末两点如"高峰坠石",左点取侧势,右点作啄势,二点气脉贯通,正合《八诀》所谓"点如利钻镂金"之要义。全字疏密有致,如名将布阵,外松内紧。

《德字析》
双人旁以"钉头鼠尾"起笔,二撇长短参差,竖画作"悬针"垂露。右部"悳"字横画排叠如"层云叠嶂",中竖贯穿天地,暗含"担夫争道"之力。心字底三点取"烈火势",左点如坠石,中点作仰月,右点似奔雷,三点呼应成"血脉通畅"之态。全字笔势如"孤峰崛起",而结体谨严如"百炼精钢",深得"冲和"之妙。

《临池指要》
习此三字当参透欧公"纤浓有度"之理:
一须把握"三过折"笔法,起行收皆含逆势;
二要体会"四面停匀"之构,虽险绝而归平正;
三当玩味"刚健含婀娜"之韵,如观公孙大娘舞剑器。
昔人谓"不临欧书不知结构之妙",诸君研习时尤当以"澄神静虑"为要,庶几可窥唐人法度门径。

(全文共789字,依《书谱》"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准则撰述)
宋考而 发表于 2025-5-25 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成宫醴泉铭》单字精析三则

《臣字解》
此字方正峻拔,典型欧体"中宫紧缩"特征。横画起笔露锋,取斜势(约5°),末笔垂露竖以"屋漏痕"笔法缓缓收锋,与《皇甫诞碑》中"臣"字相较,更显清癯。右竖内擫弧度微妙,暗合"弩法三曲"之理。冠冕二字,"冠"字宝盖头右钩如利刃出鞘,"冕"字左撇与右竖形成黄金分割比例,此乃欧公"险中求稳"之妙。

《陈字析》
"陈"字左耳刀取篆意,圆转处见方折(所谓"折钗股"),右部"东"字中竖钩出锋仅露毫芒,与《化度寺碑》同法。横画间距遵循"九宫格"密布原则,最末横画与首横形成"俯仰势",此即张怀瓘《玉堂禁经》所言"鳞羽参差"之象。考"大道无名"四字结体,"大"字撇捺开张如鹏翼,与"道"字走之底形成疏密对比,深得"计白当黑"之旨。

《德字诠》
右部"彳"旁三撇长短各异,取"一波三折"之势,心字底斜钩如百钧弩发,与《虞恭公碑》同出一辙。"玄功潜运"四字中,"玄"字绞丝部作楷化处理,而末点仍存章草遗韵,可见欧阳询"熔铸南北"之书学理念。横折处多用"暗过"笔法,正如《宣和书谱》评其"森森然若武库矛戟",而锋芒内敛。

《书学启示》
此三字尽显欧体"刚劲不挠"之骨力与"纤浓得中"之韵致。学者当注意:
1. 笔势往来:如"臣"字横竖交接处的"银钩虿尾"之态
2. 空间经营:欧公结字常于方整中暗藏楔形结构(如"陈"字右倾之势)
3. 墨法层次:真迹中可见"漆书"效果,临摹时需控制笔速

昔人谓"欧书如金刚瞋目",然细观此铭,实乃刚健含婀娜。建议习书者配合《八诀》《三十六法》参详,方能得其三昧。(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