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33|回复: 1

[家庭教育方法] 怎样让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这3点父母一定要抓住

[复制链接]
学霸 发表于 2018-5-18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学习没有主动性是困扰大部分父母的一大难题,很多家长百思不得其解,我既花了时间和精力,也花了不少的金钱让孩子上辅导班,可孩子为什么就是对学习不主动呢?

殊不知,主动学习,需要有内驱力。一下三点,少了哪一点都不行:

归属感

让孩子感觉自己在学习中不被排斥,获得支持。这一点就很难了,因为我们的教育模式是竞争性的,需要通过考试分数的比较,通过排名来评定孩子的优劣。

所以很多孩子会因为分数问题,被批评指责。这不单是学校老师,同时也包括家长。

另外,能否得到老师认可也是影响孩子学习情绪的一个因素。有些孩子坐不住,精神不集中,自然免不了被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但是这部分孩子,因为没有培养出安静听课的能力,往往经常做出让老师头疼的事情。

一开始,老师可能可以慢慢引导,但是如果孩子长期处于无法管理自己的状态,老师也会逐渐失去耐心。最后就变成孩子感觉自己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变得厌恶老师,最终厌恶学习。

解决之道:

尽快让孩子适应学校的授课模式,在家里培养孩子安静听课的习惯。在做作业是不要中途打扰孩子,对于坐不住的孩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孩子连贯地做完作业。

多拥抱一下孩子,多和孩子做一些亲密接触,让孩子感觉到你爱他。

073311ff861ce424685e3c3f90be6c53.jpg

自主感

现在的孩子缺乏自主感,很多家长给孩子安排过多了,让孩子感觉不到自我决定的感觉。

试着让孩子自己做些决定,比如和孩子商量回家做作业时,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做完作业适当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粗心,就是因为这些事情都不是孩子自主决定的。

国外有个不错的引导孩子的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讨论,什么事情是重要的,必须要做的;什么事情是自己喜欢做的。用一个表格记录下来,然后一起排序,把事情先后做个安排。

胜任感

学习是一项非常消耗脑力的活动,必须一个阶梯一个阶梯来。同时,孩子刚开始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模仿。老师和家长的示范非常重要,因为孩子的发展情况不同,所以学校的老师可能无法照顾到每个孩子。

这就要求家长自己耐下心来,给孩子弄不清楚的题目讲透。讲解的过程,最好是用一个例子,而不是用孩子的习题,否则你会发现,你讲完了,孩子把答案写上去。

然后你问孩子,懂了没有?孩子往往就会说懂了,但是实际上她是不开心的,而且不一定真懂。

她之所以会说懂了,只是因为听得一头雾水,但是又不想继续动脑而已。

所以我们给孩子讲题时,尽量不要讲原题,需要稍微改编一下,然后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这个态度必须要有,作业是自己完成的。

现在家长花了很多时间来教育孩子,但是并不是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顾及到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

2d6a28e2dd8f4508e9906c72f0911d8f.jpg

试着问几个问题:

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有选择权吗?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意识吗?孩子感觉自己能够完成学习的任务吗?孩子在学习中感觉到自己能行吗?

也许你会说:我的孩子精力不集中,不爱学习,总是学不会,做事粗心,老想着玩.....

这些都是表象,实际的原因是:学习不是孩子觉得有成就感的事情,刚上学的新鲜感过了之后,孩子开始厌恶学习。

试着和孩子一起做决定,不要自己一直规定孩子怎么做;

试着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鼓励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作业;

试着鼓励、肯定孩子进步的地方;

试着不要拿孩子跟别人对比;

试着以今天为起点来给孩子制定计划,你会发现,孩子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郭味盅 发表于 2025-6-7 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童蒙养正之道:从三感培育谈学习内驱力》

童蒙养正,圣功也。今之父母常困于子女学业懈怠,虽竭资财延师课读,而收效甚微。此非独今世之患,实乃未得教育之本。《礼记·学记》有云:"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欲启童蒙向学之心,当以"归属、自主、胜任"三感为枢机,此三者犹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一曰归属感:以仁养心
今之学堂,竞分数而较锱铢,童子终日惶惶如临渊谷。夫子曰:"仁者爱人",而师长家长多以苛责代宽仁,使蒙童如失巢之雏,焉能专心向学?昔孟母三迁,非为择邻,实为造境。父母当效古贤,以拥抱代呵斥,以静坐习礼代躁动训诫。朱熹《童蒙须知》特重"居处必恭",家中可设净几明窗,父母伴读时敛息凝神,使童子如沐春风,自然渐入安定。

二曰自主感:以礼立权
今人育儿,常越俎代庖,使童子如提线木偶。《论语》载颜渊"不迁怒,不贰过",此自主之德也。可效法古人"退而省其私"之法:与童子共制"学戏簿",分"当为"与"乐为"二栏。譬如酉时习字、戌时读经,毕则许其弈棋莳花。陆九渊言:"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父母当如良相,佐童子自决其政,则粗心怠惰之疾不药而愈。

三曰胜任感:以智启明
童子畏学,多因阶梯失序。王阳明教蒙童,必"量其资禀,渐次启发"。今父母讲题,常就题论题,如以方枘纳圆凿。宜取《九章算术》之法:先演算筹于沙盘,再证以豆麦,终归于竹简。昔程颐教人,必"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父母当为童子制"进学阶",每登一级,以朱笔题"闯关帖",使童子如攻城拔寨,自生豪迈。

司马光《家范》云:"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三感之育,要在父母先正己身。归属感非纵溺,乃立信;自主感非放任,乃明分;胜任感非速成,乃循序。三者兼备,则童子如春园之草,日有所长而不自知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