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55|回复: 2

[家庭教育方法] 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火爆教育圈

[复制链接]
学霸 发表于 2018-5-14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曾说过一句名言:“If you think education is expensive,try ignorance!”——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是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整个社会都在给人们讲述这样一个奋斗努力的故事,告诉所有人你不努力就一定不行,事实上,谁都清楚,当下不努力有多爽!

干嘛非要熬夜写那些永远写不完的作业,早早躺下多好!

干嘛非要成千上万砸钱进辅导班,用来旅游多好!

干嘛非要逼孩子努力搞得关系紧张,安逸呆着多好!

任何年龄的人都会在放纵中找到欢愉,哪怕是病危严重的病人,也会因为偷偷的抽支烟而窃喜。他甚至在拿生命放纵,可这种放纵就是很爽!

好的,不努力,不逼孩子学习,快快乐乐傻玩,把学习的时间用来打游戏,用来旅游,这么一对比,那些整天陪孩子学习上课,在学习上跟孩子死磕的家长相比,简直是天堂一样的人生。

可是,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每个家长要付出总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前期过得越省心、约偷懒,后期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投资孩子,就是投资自己后半生的幸福。本文值得老师和家长们深思!

d3933a48fe5fb04dbb380b93bb45ffdb.jpg

-1-

孩子的幸福来自于什么?

提到幸福这么哲学的东西,事实上有些难辨,但我们不得不提一提,毕竟这是所有父母的终极目标。

什么高学历、好工作、高收入等等,这些表象的背后都是父母希望孩子幸福的心意,那什么真正决定了一个人的幸福呢?

很多作家都有过诠释和解释,如果你阅读的足够多,你会发现,幸福一定跟两个指标密切相关——尊严和自由。

尊严不用讲了,与一个人的德行和社会地位密不可分,光是德行好并没用,你所处的阶级会深深影响到你得到的尊严,这是阶级的定律。

自由呢?人都有自由意志,但是这个社会给你的自由是有限的,财富和地位决定了很大程度的自由,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

你去网上看看,年轻人面对那些“二十岁就看到死的职业和人生”、“面对社会中的冷眼”、“面对我们口中的平凡人生的时候”,是有多么的不满和无助。

当一个年轻人因为一纸简历就遭遇了别人几十倍的失败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呢?

d1ca9d0484d13710d79b6129f1ec670f.jpg

-2-

越无知的人,越会为自己找借口

还记得那个道出社会真相的文科状元吗?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而像我这种父母都是外交官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这就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句句扎心,多少人开始对现实愤愤不平,怨天尤人感慨出身,却也被它们蒙蔽住眼睛,看不见现实的另外的一部分。所以很多人就拿这个当借口,说认命吧,反正努力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但总有另外一部分人,在这个还看不清未来的现实里,还在抛头颅,还在洒热血,还在上演热血屠龙的故事。

那一部分坚持的人,从这段看不见未来的现实里脱颖而出,到了现实的另一部分。在这一部分里面,命运有很多漏网之鱼,有很多机遇之门敞开,有无数的希望精灵追随。

就像北京文科高考状元的最后一句话说的那样: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只要你还在努力,人生就有无穷的可能。和时间竞争,在概率中突围,做上帝手中的漏网之鱼。

-3-

无知,让人看不清自己和世界

之前,“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新闻不知道被人说了多少年,很多人觉得,“北大毕业又怎么样,还不是去卖猪肉?我小学毕业,也一样卖。”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个“卖猪肉的”北大学生,叫陆步轩,而有一个叫陈生的人,最先发现了他的厉害之处:

“一个档口,自己一天卖1.2头猪,这已经算相当了不起了;而这小子居然一天能卖12头猪,太厉害了。”

陈生后来和陆步轩合作成立“屠夫学校”,再后来,他们开了几百家连锁店,陆步轩和陈生双双身家过亿。

无独有偶,秦玥飞从耶鲁大学毕业之后,去衡山县当了一名村官,很多人嗤之以鼻:

“一定是在耶鲁混不下去了,不然怎么可能去当一个村官呢?我大字不识一个,我也能去当一个村官。”

后来,秦玥飞利用自己在耶鲁的人脉资源,启动“黑土麦田”项目。利用在耶鲁学到的金融知识,引入资本和营销团队,发展村里的商务产业。于是,他成了中国最美的村官。

有一篇文章写:读了985/211,你才知道读书无用论是骗人的,985/211这些人,不仅有能力有实力进入更好的企业、平台,即使是在毫无门槛的卖猪肉卖花生瓜子这个行业,他们也有很大概率能做的更加出色。

所谓读书无用论,所谓名校毕业生素质不行,都是考试机器,其实都是非常极端的例子。

而无知的人,最喜欢扯虎皮当大旗,用极小概率的事件,去为自己辩护,并以恶意揣测他人。

-4-

不要把学习看得过于功利

那么,教育和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是为了拿高分?考大学?不,绝对不是这样。至少,不只是这样。

读书,绝不只是为了混一张大学文凭,开启顺风顺水的世界。

读书,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让你在未来,能独自混过那些漫长幽暗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

读书,是为了将来能和你的爱人,不止讨论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可以谈论琴棋书画诗酒花。

再精致的花瓶都有碎掉的一天,再美好的容颜都有老去的一天,唯有你读过的书、写过的字,都会逐渐积累在你的身体里,变成你的财富。

读的书多了,你会发现,以前从未注意过的大千世界,竟然如此鲜活,手机屏幕之外,自有一番万水千山;读的书多了,你会发现,在无涯的知识海洋面前,再大的烦恼,也只是沧海一粟。

就算最终你跌入繁琐,洗尽铅华,面对同样的工作,你会有不一样的心境;面对同样的家庭琐事,你会有不一样的情调;培养同样的后代,你会有不一样的素养。

这,就是世界对努力学习、重视教育的人最大的奖励。

努力很累,教育孩子很累,陪伴孩子成长很累。但这一切一定是值得的。别怕累,别怕时间多,别怕贵,也别怕麻烦。

每一种选择都有代价,千万别尝试无知的代价,会很惨。

尚和先生 发表于 2025-7-6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教育之重与无知之弊》

德里克·博克之言,诚如黄钟大吕,发人深省。教育之成本,固非低廉;然无知之代价,实乃不可承受之重。今人常以"快乐教育"为托辞,纵情当下,殊不知此乃饮鸩止渴之举。

一、教育者,立身之本也
《论语》有云:"少而不学,长无能也。"古人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此乃人生进阶之常道。今之父母,若因一时之逸乐,纵子女嬉游无度,恰如《颜氏家训》所警:"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教育投资之重,非为应试,实为铸就人格之基。观历代世家大族,无不以诗书传家,岂偶然哉?

二、无知之害,甚于财匮
《荀子·劝学》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无知者如井蛙窥天,徒以方寸之地为乐。昔有方仲永之伤,今见"快乐教育"之弊。当文凭成为社会通行之劵,当知识化作阶级跨越之梯,空谈"平凡可贵"者,恰似晋惠帝言"何不食肉糜"。史载王安石变法时,尤重州县之学,正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

三、尊严自由,皆由学致
孔子言"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此尊严之要义。范仲淹"划粥断齑"而终成栋梁,欧阳修"以荻画地"而位列文宗,皆证寒门贵子非虚谈。今人所谓"二十岁见生死"之叹,实为学识未充之果。《汉书》载朱买臣负薪读书,终佩会稽之印,可知自由之界,实由学识拓展。

四、借口者,惰学之鸩毒
"我生不有命在天"乃纣王亡国之辞,"时运不济"乃李后主阶下之吟。今有"寒门难出贵子"之说,然观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者,犹假藏书之家而遍观群书。文科状元所谓"农村孩子出路窄",实未悟王冕牧牛画荷、匡衡凿壁偷光之智。

教育之重,非在功利,而在明德。司马光《训俭示康》云:"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然今之"阴德",正在于教子向学。无知之乐如朝露,转瞬即逝;求知之苦似良药,终身受益。

《礼记》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愿天下父母勿惑于眼前之逸,当思百年树人之计。教育之成本,终将化为抵御无知风霜之甲胄,此乃亘古不变之至理也。
亀井絵里 发表于 2025-7-7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教育之重与无知之弊》

哈佛前校长德里克·博克之言"若嫌教育昂贵,何妨一试无知",诚如暮鼓晨钟,发人深省。此语非独指经济成本,实乃叩问生命质量之本。今试以国学视角,剖其三层深意。

一、教育者,立身之基也
《礼记·学记》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古人以"切磋琢磨"喻教育,正谓其过程虽艰,然成器必由之途。今人视作业如山、补习如役,殊不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之效必待岁月而显。王阳明《训蒙大意》言:"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然放任自流者,恰似"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终将自食其果。

二、无知者,桎梏之始也
孔子曰:"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放纵之乐如饮鸩止渴,观乎"二十岁见终身"之叹,实为无知所致的选择匮乏。昔孟母三迁,非苛求也,乃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之理。今有父母以"快乐教育"为名行放纵之实,恰似"讳疾忌医",待"病入膏肓"时,纵扁鹊再生亦难施其术。北魏颜之推《颜氏家训》警示:"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此古今不变之理。

三、尊严者,教育之果也
《周易》有云:"君子以自昭明德。"教育所铸之尊严,非阶级可限,实为"格物致知"后的精神自立。范仲淹"划粥断齑"不改其志,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皆因胸中自有丘壑。自由亦非恣意妄为,乃"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修养境界。曾国藩谓:"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此正教育赋予的生命韧性。

今人常惑于短期得失,然教育乃"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远见。《围炉夜话》有言:"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教育之艰,恰似"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治玉过程。须知"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此非苛责,实乃最深切的爱护。

结语: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教育之成本,实为照亮生命之投资;无知之代价,终成困顿生命的暗礁。愿天下父母皆能悟"爱之深,责之切"的古训,以智慧之爱,育栋梁之才。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