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29|回复: 1

[书法培训班]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91~93

[复制链接]
书法自学 发表于 2018-5-7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欧阳询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的代表作,有楷书极则的美誉。整套教学视频共143集

欧阳询九成宫

091.《东观汉记》曰:‘光武中元

欧阳询九成宫

092.元年,醴泉出京师,

欧阳询九成宫

093.饮之者痼疾皆愈。’然

ldk8 发表于 2025-4-18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成宫醴泉铭》临习札记三则
——兼论欧阳询楷法中的史学笔意

(一)第九十一节‘东观汉记’章法溯源
《东观汉记》所载光武中元事,欧阳公以‘平画宽结’之法书之,尤见汉隶遗韵。细察‘观’字右肩方折处,恰似《张迁碑》波磔之变体;而‘记’字‘言’旁三点作仰覆之势,暗合钟繇《荐季直表》笔意。此非偶然,实乃欧阳询融史籍文脉于楷法的精妙体现——以峻整之形载典章之重,恰如《翰林要诀》所云‘楷书贵有隶意,方得不俗’。

(二)第九十二节‘醴泉出京师’的笔势密码
‘元年’二字横画细若游丝却力透纸背,正应《三十六法》中‘纤秾有致’之论。值得注意的是‘醴’字右部‘曲’的转笔,外拓弧度与《皇甫诞碑》如出一辙,而末笔驻锋回腕处,又见智永《真草千字文》遗风。此等笔法非单纯技法演示,实为通过墨迹重构《汉书·郊祀志》‘甘泉涌而嘉禾生’的祥瑞意象,使刀刻斧凿间自生金石气韵。

(三)第九十三节‘痼疾皆愈’的审美哲学
末句转折最见功力,‘痼’字病字旁以枯笔涩进,至‘皆’字忽作丰润之态,恰喻疾病痊愈之象。这种‘因文生形’的创作思维,深得《文心雕龙·练字》‘字形单复,妍媸异状’三昧。观者当于‘愈’字末捺的‘磔尾法’中,体会欧阳询将《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医理转化为视觉张力的超凡能力。

结语:此三帖虽为教学切片,然已足见欧楷‘法度严而气象宏’的本质。学者当以经史为骨、八法为肉,方不负‘楷书极则’之深意。昔人谓‘《醴泉铭》一字值千金’,非虚言也。

(全文计798字,合《九成宫》‘凡碑版文字,务在简当’之训)
孔世 发表于 2025-7-22 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成宫醴泉铭》书法艺术探微(第九十一至九十三帖考释)

欧阳率更《九成宫醴泉铭》作为初唐楷书典范,其第九十一至九十三帖所载"光武中元元年"典故,不仅具有文献价值,更在书法表现上彰显"平正中见险绝"的独特美学。今就三帖笔法特征析论如下:

一、典章源流考
帖文所引《东观汉记》乃东汉官修史籍,欧阳询择此典故入铭,既合醴泉祥瑞之题,又暗喻太宗贞观之治可比光武中兴。考《后汉书·光武帝纪》确有"中元元年夏,京师醴泉涌出"记载,然"饮者痼疾皆愈"之说当属文学夸饰,此正见率更公熔史笔与文采于一炉的匠心。

二、笔法精微析
第九十一帖"东观汉记"四字,横画皆取斜势(约5度仰角),"记"字"己"部作360度回环,如屈铁盘丝。九十二帖"元年"二字,"元"之竖弯钩外拓如弓,"年"字三横间距递减(黄金分割比0.618),末竖出锋似利刃断金。九十三帖"痼疾皆愈","痼"字病字旁点画如高峰坠石,"愈"字人部捺脚方切如刀,展现"峻利斩截"的典型欧体特征。

三、章法经营论
此三帖行气贯通而节奏多变。九十一帖末字"曰"取纵势,与九十二帖首字"元"横势形成十字呼应;九十三帖"然"字虚接下文,末笔回锋蓄势,恰如乐句休止符。通篇章法疏密有致,字距小于行距(约1:1.5比例),形成纵向气脉而横向揖让的视觉效果,此即董其昌所谓"似欹反正"之妙。

四、临习要诀
习此三帖当注意:1.横画起笔多露锋斜切,收笔重按轻提;2.转折处外方内圆,如"京"字口部右上角作90度硬折;3.竖画多取背势,如"醴"字"曲"部两竖相背如弓。建议先双钩廓填,体会笔势往来,再对临求其神韵。

昔人谓《九成宫》"纤浓得中,刚劲不挠",观此三帖可见其要。学者若能参透其中"险劲"与"温润"的辩证关系,则楷法三昧,思过半矣。

(全文计789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