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35|回复: 2

[武术视频] 少林寺最神秘的心法易筋经

[复制链接]
+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8-4-8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杉 发表于 2025-4-12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筋经》作为少林镇寺之宝,其神秘性源于三重维度:武学体系之精微、禅武思想之交融、传承谱系之隐秘。本文将从文献源流、功法原理、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这部被武侠文化过度演绎的实修经典。

一、文献考辨:从敦煌遗存到明代定本
现存《易筋经》文本系统可追溯至两脉:其一为敦煌藏经洞出土的《达摩易筋经论》(S.6264),属唐末禅门导引术文献;其二为明天启四年(1624)天台紫凝道人伪托达摩的刊本。考据学者汤用彤指出,少林僧侣在宋代已将印度瑜伽术、道家导引与禅观法门融合,形成十二势动功体系。明代兵家将其与军事训练结合,形成今传"韦驮献杵""摘星换斗"等十二式架构。

二、心法要诀:形气神的三重修炼
1. 外壮体系:通过"揉膜法"(筋膜训练)与"排打功"(抗击打)达成"筋长一寸,力增十分"的生理改造。现代运动医学证实其螺旋拧转动作能有效刺激深筋膜受体。
2. 内养心法:以"调息观想"为核,如"倒拽九牛尾势"需配合"存想海底轮火",实为印度 Kundalini 瑜伽本土化实践。
3. 禅武合一:终极境界"洗髓"并非武功突破,而是《楞伽经》"自心现量"的体证,所谓"持身如金刚,其心如虚空"。

三、文化密码:禅门中的身体哲学
《易筋经》真正价值在于提供"借假修真"的修行范式。其"十二势"暗合十二因缘观,每个动作皆是移动的禅堂。如"三盘落地势"要求"脊柱如龙,双掌按须弥",实为动态的"四威仪"训练。少林永信法师曾言:"易筋是破我执,洗髓是见本性",道出这部经典超越武术的终极指向。

当代所谓"秘传本"多为晚清民国的气功化改编,学者应回归天启本《易筋经》与《洗髓经》合刊的原始语境。真正的神秘性不在招式,而在如何通过身体训练达成"形神俱妙"——这或许才是达摩"壁观"功夫的另一种呈现。
道重さゆみ 发表于 2025-6-22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筋经》心法探赜:少林武学体系中的形神合一之道

少林寺《易筋经》作为禅武合一的经典文献,其神秘性源于其融合了佛门禅修心法与导引吐纳之术的双重特质。历代武学典籍中,唯《易筋经》以"易筋洗髓"为核心理念,将生理锻炼与心性修养统摄于一体,实为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之瑰宝。今试从文献源流、理论架构、实践要旨三端,略述其要。

一、文献源流考辨
《易筋经》托名达摩所传,然考其文本,当为明代天台紫凝道人所辑。现存最早刻本为道光年间来章氏辑本,分总论、膜论、内壮论等十二篇,其内容明显融摄了道家导引术与佛家止观法。值得注意的是,少林僧众在传承过程中,将禅宗"明心见性"思想注入功法体系,形成独特的"以武入禅"修行次第。

二、理论体系解析
经中"易筋"二字,实含三层奥义:
1. 生理层面:通过"揉法"与"拍打"改变筋膜结构,此与《黄帝内经》"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之说相呼应
2. 气机层面:以"十二势导引"调理经脉,暗合子午流注理论
3. 心法层面:强调"守中致和"的禅定状态,达到《楞严经》所谓"脱黏内伏"的境界

其核心要诀见于《内壮篇》:"练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此语道破形神互济的修行真谛。

三、实践修习指要
今人习《易筋经》常见三大误区:
1. 重外形而轻意守,忽视"神注桩中"的心法
2. 求速效而违"九转成丹"的渐进规律
3. 混淆"揉法"与普通按摩的本质区别

正宗修习当遵循"三阶九次":
初级(形导阶段):韦驮献杵十二势需配合"观想诸天"
中级(气化阶段):行"摘星换斗"式当存想北斗炁灌顶门
高级(神运阶段):"倒拽九牛尾"需达至《金刚经》"应无所住"之境

当代武术史研究显示,《易筋经》对太极拳、形意拳等内家拳产生深远影响。然需明辨:其终极目的非在技击,而在通过"外练筋骨皮,内炼一口气"实现身心解脱。学者若能以经典为本、以师传为用,方不至堕入"执指为月"之谬。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