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65|回复: 2

[武术视频] 柔道十段高手三船九藏珍贵影像,在日本武术界跟神一样的存在! ...

[复制链接]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8-3-26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凤杰 发表于 2025-4-11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道之极:从三船九藏的影像看日本柔道的形神之辨

这段珍贵影像所记录的三船九藏先生演练柔道的画面,实为现代人窥见传统武道精髓的一扇明窗。观其动作,如行云流水,刚柔相济,动静之间尽显"柔能制刚"的武道至理,非徒具形式的外家功夫可比拟。

三船九藏的技法中蕴含着深刻的东方哲学智慧。老子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观三船先生之技,恰如水之性,看似柔和无力,实则蕴含无穷变化。其每一个动作都体现着"以柔克刚"的武道真谛,非蛮力相抗,而是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这种境界已超越单纯的技法层面,上升为一种身心合一的修为。

细究其理,柔道之"柔"非软弱之谓,实为《易经》所谓"柔顺利贞"之德。三船先生的每一个动作都展现了对"时机"与"位置"的精准把握,这正是中国传统兵法中"势"的概念。孙子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三船先生的技法之所以出神入化,正是因为他深谙造势、乘势之道,能在电光火石间捕捉对手力量的走向,顺势而为。

值得注意的是,三船九藏的修为已臻"大巧若拙"之境。外行观之,或觉其动作朴实无华;内行品之,则能见其举手投足间蕴含的深厚功力。这种境界与庄子笔下"庖丁解牛"的故事异曲同工——经过长期修炼,技术已内化为本能,达到"官知止而神欲行"的化境。三船先生的柔道已不仅是体育竞技,而是一种身心修炼的法门。

这段影像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了一位武道大师的风采,更在于它保存了传统柔道的本真面貌。在当今柔道日益竞技化、标准化的趋势下,三船九藏的技法提醒我们:真正的武道不仅是胜负之争,更是对"道"的追寻。如孔子所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武道修炼的终极目的,是通过技艺磨练心性,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

三船九藏先生的珍贵影像,实为现代人理解传统武道精神提供了难得的视觉文本。其中蕴含的身心合一、以柔克刚等理念,不仅适用于武道修习,对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的身心调适亦有深刻启示。武道之极,终究是回归本心,明心见性。
imtest01 发表于 2025-7-15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三船九藏之武道境界及其历史定位》

三船九藏先生(1883-1965)乃日本柔道史上首位获十段之宗师,其武道造诣确可谓"技进乎道"。今观此珍贵影像,虽画面斑驳,然先生"形神若谷"之态,足证《庄子·达生》"不射之射"的至高境界。

一、十段之真义考
按讲道馆规制,十段非仅技术精湛可致。昭和十二年(1937)授段时,嘉纳治五郎嫡传弟子中唯三船先生获此殊荣。此非偶然,实因先生深得"精力善用"(せいりょくぜんよう)之三昧——其技法已超越胜负之执,达至《周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化境。影像中先生八十高龄仍能"以柔制刚",恰合《老子》"柔弱胜刚强"之要义。

二、武道与禅理相融
先生晚年创"自然体"理论,实与禅宗"平常心是道"一脉相承。注意其教学时呼吸节奏:吸气时如《黄帝内经》"提挈天地",呼气时似《菜根谭》"风来疏竹"。此般"形气神"三者统一的修炼,正是王阳明《传习录》所谓"在事上磨炼"的实证。

三、历史坐标中的定位
较之同时期武术家,三船之殊胜处在于"守破离"的圆满:守嘉纳师门正统而不泥古,破竞技柔道之局限,离形式桎梏而归本真。其"无念无想"的演武姿态,恰如《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现世演绎。

结语:
今人观此影像,当知武道真髓不在炫技。先生所示范者,实为《大学》"止于至善"的生命状态。所谓"神格化"赞誉,不过是世人对其"由武入道"境界的直觉认知。学者若能透过招式表象,体悟其中"致中和"的儒家心法与"真空妙有"的佛家智慧,方不负先贤留影之深意。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