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努力":从儒家修身观看生命的意义
漫画所呈现的"努力"之问,实乃千古命题。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三纲领已道破努力之真谛——非为外物所役,实乃人性本然之要求。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正是此自觉精神的体现。高中生之困惑,恰是生命觉醒之征兆,当珍视此问,不可轻忽。
细究"努力"二字,实含三层境界。其一为"勉强而行之",此乃初学者必经阶段,如《中庸》所言"人一能之己百之"。其二为"安而行之",此时努力已成自然,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其三为"乐而行之",达此境者,如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努力本身即是生命之畅达。漫画所示种种奋斗场景,若能参透此理,则困顿皆化为阶梯。
今人常将努力等同于功利追求,此乃大谬。《孟子·尽心上》言:"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真正的努力是向内的功夫,是"尽其在我"的修养。朱熹解"格物致知"为"即物而穷其理",正是强调在具体事务中磨练心性的重要性。高中生课业繁重,正可借此修炼专注之力、坚韧之志,非徒为分数也。
至若"人生来受苦"之叹,儒家另有解读。《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命之苦恰是成德之资。王阳明龙场悟道,正是在极端困厄中证得"心即理"之旨。今日学子挑灯夜读,表面是苦,实则每一分努力都在塑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品格。此乃儒家"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真义。
漫画未及言者,是努力须有方向。《论语》警示:"欲速则不达。"盲目努力不如静心明志。建议学子每日留片刻自省时间,如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在繁忙中保持心灵明觉。记住:真正的努力不是自我消耗,而是如树木生长,在风雨中成就挺拔之姿。
《菜根谭》有言:"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短暂,努力非为他物,实为不负此生。愿诸君在奋斗中体会"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坦荡,此乃儒家所谓"成己成物"的最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