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98|回复: 2

[书法培训班] 启功·练字,我说些良心话

[复制链接]
书法自学 发表于 2018-1-22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029733bd68d0c048ac17d2fd5385170.jpg

有人说你说了半天应该怎么写字,破除那些个迷信的说法,不切实际的说法。那么你说怎么才算写好了呢?我认为这个“好”的标准又有又没有。有人看,说那个笔画是方的,刀斩斧齐的那就是好;有人说,揉了多少球然后描出来的圆疙瘩这就是好。那都是误解,是碑帖上刻出来的效果。误解那些个现象。怎么叫好,你写的这篇字挂在墙上,你自己先看得过去,不至于自己先看着不敢给人家看,人家拿眼睛看,我自己捂着眼睛躲在一边,这个就行了。尤其是要人家也认得我也认得,这样子就是好。

宋朝有个人叫张商英。他做到丞相的官(这官很大了),他起草写了文稿,让家里的子、侄去抄或者让秘书帮他抄写誊清。谁知抄写的人第二天拿来问他,说这个字念什么?他瞧了半天,一拍桌子:“早不来问,你要早来问我,我还没忘,我写完了,交给你们抄去了,我也忘了是什么字了。早来问我,我还没忘。”这样的情况现在也不是没有。有一位老前辈,我也不提是谁了,写出来就是不大好认。他的稿子有人就怕认。他写一条幅给人,我们看了不认得是什么,据说有时候他也不大认得。这样的事情也有。总而言之,我们写出字来,第一先要自己能认识,让抄写的人过一天再来问你也不算太晚,自己也还认得,别人也还认得,这是最好的、最起码的条件。第二如果再加上有特殊的美感,使人看起来,说怎么那么好看呀,这个就是好。

这好比我们看见一个人,不管是男的是女的,是老的是少的,老年人也有很美的,比如说,胡子头发都白了,挺长的白胡子,可很精神。那你会说这老头儿很漂亮。说一个妇女年轻的时候怎么怎么样,就是老太太了她精神十足,不管是多大岁数,你看这老太太慈眉善目的,也让人尊敬,让人觉得可亲近。你要问,说这个人美观,他美观在哪点上,恐怕不大好说。

所以我觉得美不美、好不好,是在整体。我把每一个帖上的字,一笔一笔的挖下来。这是一个“天”,我从王羲之那儿拉下一横,从颜真卿那儿拉下第二横,从褚遂良那儿挖下一撇,然后从柳公权那儿挖下一个捺。这四笔我都给它贴在一起,像个天字,你看这个字还像个什么样?好看不好看就不言而喻了。这是我认为怎么样才算好。你要是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理解我所认为写字的好,它是个整体的,尤其是要让人认识的。不管写草书、写行书,草书有草书的法度、规则。有个《草字汇》,还有编草书的许多书;你看合乎那个大家公认的、标准的写法,那就是大家公认的好的。我偏不会,我偏写那随便造出来的字,也不管《草字汇》还是《草韵辨体》,是怎么讲草书的书,我跟他们完全不一样,那你也甭想让人认得。

161ce36d7cb46b2781f422f11ffac3a3.jpg

启功先生书法作品

还有一个问题,是没有百分之百的好作品。王羲之写的字,我们要给他对比起来看,也有这个帖上这个字,比那个帖上那个字(同是那个字)写的好看。那么可见甲一个帖王羲之写的这一个字就不如他乙一个帖上写的那个同一个字好。所以名家、书圣,他也有写糟了的时候。米元章写过一首诗,写到后来,他在夹缝里,自己批上“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这是米元章亲自写的一个帖。这个帖呢,三四次写,是一首七言绝句,四七二十八个字。就算他写四次,二十八个字乘以四,一百一十二个字,米元章总算是高手,你写一百一十二个字之后自己看起来,间或有一两字好,可信写字也是一件难事。那么你就知道,我们不是说自卑,不如米元章,但是我也不相信自己准比米元章写的好。你也写三四次,看你有没有惭愧的心呐。所以说,自己写的字好不好,还是用这个办法,你把他贴在墙上对比一下,就可以看出来了。

曹丕说过:“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可见呐,在魏(汉朝末年),曹操的儿子,他都说过,有许多事,写文章父兄写得好,儿子不一定能够都跟父兄写得一样的好。我们也不能太着急。说我几儿就超过我的父亲,超过我的哥哥,超过我的老师。志愿不可没有哇,可我今天拿起笔来一写就可以比老师比父兄写得都好吗?恐怕没有功夫不行。从前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你功夫不到如何就想一写就好。我听过一个青年说,说起来谁谁谁写得好,那算什么!我写三天就比他好。那好,这话我觉得他有志愿。这个志愿是好,这个性格太着急了。他三天,咱们一块写完三天,我看你好在哪儿,你写得之后怎么样子就高于那一个人。这是说急性子,想我一句话就超过某个高明的人。这是不容易的。

还有一句话,有人说,我临了半天怎老不像呀。我以前也说过这句话,请你不要那么着急。不但现在不那么像,将来你仍然也像不了。因为某甲签的名,在法律上生效,那某乙仿照他签名,就是不一样。为什么银行用于存款的图章,他一般不要用石章。石头章容易磕破了。他愿意我们用铜章或是象牙章。为什么?它比较硬,不容易破损,这个你还不能换。你这个图章取款存款,要把这图章盖个样子给银行。下回来,你拿错了,银行说你回家拿那方章来,拿你合乎这样子的章来。签字也是这样。如果说某个人学写字,说我跟这帖一写就像,那是你自我感觉,自我陶醉,说你看我写得多像!你以为真像了,你拿出去取款去,准让捉住,说你是冒充。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这鸟呀,在乌鸦喜鹊的窝里头都有一根草。它有这根草,别人就看不见它窝里有鸟没有鸟了。说在树上人看不见,也掏不着它。这都是哄小孩的。因为小孩他想爬到树上够那鸟,到窝里掏那鸟。大人告诉说不成,你看不见鸟,鸟都有一根隐身的草,所以你爬上去看不见窝里有鸟没鸟。说有这么一个傻子,他就拆了许多鸟窝,拿着一根根草挨个让家里人看,说你看得见我看不见我?人人都说看得见。这个人呢,挺有耐心换着个试。有一天这个人问他的妻子,你看见我没有?他的妻子真腻烦了,就说看不见了。这人以为真看不见了,就拿着这根草,以为街上人也看不见他,走到街上铺子里、摊子上抢东西,拿东西,结果就让人给捉住了,送到衙门里去治罪了。说你们都看不见我。看不见你怎么逮着你呢。这种东西,要是自己骗自己,说我写的这个一学就像,那你就等于是拿着那个隐身草。真正的字谁也写不像,张三写不了李四的字。

fce5b75bb32d187308cda37810a0f295.jpg

《启功论书札记》选

在旧社会不会写字的人他怎么办呢?他画个十字。你瞧那些个旧的契约,多少人作保,每个人都画个十字。这是一般农民市民不认字,就画个十字。这画个十字有区别。别瞧有的我一看多少人连保,这十字是一个人画的。可有的老老实实,他要是在私下有事,说我跟人定个契约,请你担保,人人都得画上。在公堂上办案,办完找来证人签字。那不容他一人画,每个人都得画。所以我们一看就知道不是一个人画的十字。仔细看,用笔的轻重长短,这一竖搭在横上是偏左,是偏右,这竖是上头长,还是底下长,不一样。有的下笔轻,驻笔重,有的下笔驻笔都轻。有的斜度不一样,细看总是不一样。所以我就说不要自欺。自己说大志可以,大志不能没有,可也别自己真信:说我三天就是精品,比那人好多了。那就跟拿一根隐身草到街上去拿东西一个样,自己骗自己。

还有一种,写得老不像怎么办。不一定要像,要讲的是他的方法,他的办法,我们吸取了没有,借鉴了没有?我们要借鉴要按他的办法,就省事;我们不按他的办法,就费事。就是这么点东西。写出来不就是自己看着比较满意,然后再请别人来看,自己把好的贴在墙上,然后有客人来了,请你看我这怎么样。从前我有一个同学,他自己爱画画。画得之后给人看:“你看总有一点进步吧?”我告诉他:“你没有一点进步。”他说为什么。我说你自己觉得进步了,这个想法就是退步。

有一回我住医院,有一个年轻人到医院看望我的病,他拿一张字让我看问写得好不好。我说“不好”。为什么要我这样说,你要告诉他好了,他就特别骄傲,所以我就给他泼冷水。这是成全他,我说不好你还得努力。他挺不服气说:“某某老先生说自愧不如。”我说:“你看这位老先生恭维你呢,还是说反话呢?”什么叫反话,你明白不?他都不如你写的好,这不是挖苦你吗?你连人家说反话都听不出来,你还问什么叫好坏呢。这个人走了,同病房的人说:“哪有你这样说话的?”我说:“我们教书的人那,职业病,对学生就得负责,你恭维他对他没好处。”所以我现在郑重其事地奉告诸位,要学就有四个字:“破除迷信”。别把那些个玄妙的、神奇的、造谣的、胡说八道的、捏造的、故神其说的话拿来当作教条、当作圣人的指导,否则那就真的上当了。

我这次所谈的这些题目还没有想得很好。我的意思,是想敬告想学书法的朋友不要听那些故神其说的话,我是和想学书法的朋友谈谈心。就是我个人的看法、个人的理解,也可以说个人的经验吧。我已经被那些故神其说的话迷惑了多半辈子。我今年已经八十四周岁了,就算再活也是一与九之比了,所以让那些个迷惑的神奇说法蒙了大半辈子,今天我说些良心话,现在说完了,就是这一共十三章。现在时间是1996年7月1日中午12点。这些将来还要把它变成文字。(摘自启功书法丛论281—284,此文有删节)

——《启功谈书法人生》,倪文东、于乐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九天云中龙 发表于 2025-7-25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启功先生论书之"好"的当代启示

启功先生关于书法"好"标准的论述,实为振聋发聩的箴言。其核心要义可概括为"二重辩证":一曰"可识性"与"艺术性"的辩证统一,二曰"整体美"与"个性表达"的辩证关系。此论直指书法本质,对当下书坛颇具启示意义。

考"可识性"一说,实源远流长。东汉蔡邕《笔论》云"书者,散也",强调书写当抒胸臆,然未废文字传达之功用。张商英"不自识"之典,恰如《颜氏家训》所讥"匆匆不暇草书"者流。启公拈出此例,正是对"尚奇炫技"时弊的针砭。今人作草书,往往囿于《草诀歌》而失其神韵,或刻意求怪而乖离法度,致使"草圣"遗风荡然无存。观怀素《自叙帖》,虽笔走龙蛇而字字可辨,此方为"狂而不乱"的至高境界。

论及"整体美",启功以人相喻,暗合孙过庭"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之三阶段论。其"集字为天"之喻,尤见深意。昔米芾集古字,终成"八面出锋"之体;赵孟𫖯日书万字,而能融会晋唐。此皆证明书法之美在于有机统一,非零件拼凑可致。今有学书者,临帖时斤斤于点画形似,创作时却气脉断绝,恰如启公所讽"贴补丁"之弊。

至若"美感"标准,启功破除"方笔圆笔"的机械二分,直指艺术本质。《翰林要诀》言"字之筋骨血肉",实为整体生命观的体现。当代书坛或执"碑学"而贬"帖学",或崇"民间书法"而轻"经典范式",皆失之偏颇。观启功书法,刚健含婀娜,端庄杂流丽,正是融通古今的典范。

余以为,启功此论有三重当代价值:其一匡正"以怪为美"的时风,重申书法作为"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载体的本质功能;其二消解"技法至上"的迷思,强调"技进乎道"的艺术规律;其三破除"门派之见",倡导兼收并蓄的学术胸襟。学者若能参透此中三昧,庶几可免"写字匠"之讥,而得"书道"真谛。

(全文798字)
严刑厘 发表于 2025-7-26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书法之"好":兼答启功先生练字说》

启功先生论书之言,诚为通达之论。余每观今人论书,或执刀斧方折为圭臬,或奉描摹圆转为金科,皆未得书法三昧。今试申而论之:

一、可识性为书法之本
张商英"忘字"之典,实为书家警钟。昔年颜鲁公作《祭侄稿》,纵笔狼藉而点画可辨;怀素书《自叙帖》,虽狂草奔腾而字法井然。宋四家之蔡襄尝言:"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可识性与神采实为表里,未有不识而能传神者。今人作草书,往往不合《草诀歌》法度,致使观者如睹天书,此非"匆匆不暇草书"之本意也。

二、整体美在气韵生动
启老以人貌喻书,深得六朝人物品藻遗意。昔王右军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书法之妙,正在于点画相生、血脉贯通。如同观人,非在眉目口鼻之工拙,而在顾盼神飞之气象。苏子瞻评褚河南书"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正是此理。

三、碑帖之学贵在通变
启功先生言碑刻效果之误,实为破惑之论。北碑方笔,乃刀斧刊刻所致;南帖圆转,系毫锋使然。包世臣《艺舟双楫》辨之甚详:"北碑画势甚长,虽短如黍米,细如纤毫,而出入收放、俯仰向背之势具备。"学者当透过刀锋看笔锋,若徒摹斑驳之形,岂非买椟还珠?

四、雅俗共赏乃臻化境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然其所谓"奇",终不违"二王"法度。观启老书法,平中寓奇,拙中藏巧,正得"雅俗共赏"之妙。昔年齐白石衰年变法,亦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之论,与书道暗合。

要之,书法之"好",当以"四维"衡之:一曰点画精到而不失自然,二曰结体妥帖而暗含奇正,三曰章法和谐而气脉连贯,四曰神采飞扬而归于平淡。若能如是,则自识他识,雅俗共赏,斯为得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甲寅日|黃帝4722年六月二十日卯時| 2025/8/13/週三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