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25|回复: 1

[诗词赏析] 每日一诗|七尺顽躯走世尘

[复制链接]
来风轩 发表于 2018-1-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宝山昼睡

《宋》苏轼

七尺顽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

此中空洞浑无物,何止容君数百人。

79ca2cf5c9f36cfb7a5ea10b4c520067.jpg

《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诗人。

【注释】

顽躯:顽健的身躯。

便(pián)腹:肥胖的肚皮。

贮(zhù):贮藏。

:完全。

吕服 发表于 2025-4-7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构东坡"便腹"诗中的生命哲学与处世智慧》

苏轼这首七绝以戏谑笔调勾勒出一幅自画像,却在不经意间透露出宋代士大夫特有的生命情调与处世哲学。诗中"七尺顽躯"与"十围便腹"形成夸张的形体对比,这种自我调侃的背后,实则是东坡对肉身存在的深刻观照。考"便腹"典出《后汉书·边韶传》,原指腹大便便的懒态,东坡却反用为"贮天真"的容器,完成了从生理特征到精神象征的转化。

细绎诗脉,前两句以空间意象构建矛盾张力。"走世尘"的动态与"贮天真"的静态形成鲜明对照,暗喻士人奔波尘世却持守本真的生存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天真"二字,在道家指未雕之本心(《庄子·渔父》),在禅宗谓本来面目(《景德传灯录》),东坡熔铸二义,使其既含老庄的自然真性,又具禅家的澄明本觉。

后两句的转折尤见匠心。"空洞无物"语带双关,既写生理上的空腹,更指精神上的虚静。此中化用《庄子·应帝王》"虚而待物"的典故,将腹部空间升华为容纳万有的精神境界。"容君数百人"的夸张表述,实则是以空间隐喻胸次,暗合其在《宝绘堂记》中"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的哲学主张。

从创作背景考察,此诗作于元丰年间黄州贬所。此时东坡经历"乌台诗案"的生死考验,却在《答李端叔书》中自陈"毁誉不动,得丧若一"。诗中看似戏谑的便腹形象,恰是其"阅世走人间"(《送参寥师》)后的精神外化,体现着"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的生命体认。

这种以俗为雅、寓庄于谐的表达方式,正是宋诗"以议论为诗"的典型呈现。较之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狂放,杜甫"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沉郁,东坡创造出一种"滑稽自嘲见真淳"的独特诗风。其价值不在于形体描摹的逼真,而在于通过肉身观照,揭示出中国文人"外圆内方"的处世智慧与"和光同尘"的生命境界。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