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47|回复: 2

[汉风汉茗] 宋茶,就是用来玩的

[复制链接]
汉风汉茗 发表于 2017-11-3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信很多茶友对各种茶都或多或少接触过,喝过各种茶,可终究很多人仅仅是喝茶而已,未曾了解到在中国的茶业兴衰史上,宋茶曾拥有着璀璨的地位,拥有茶叶的“丝绸之路”。

859fd2afdfe18fd6481e0ff3bee54a5a.jpg

d171415afb428f0a99cc07b05103876a.jpg

茶,始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

在唐朝时候,煎茶法的流行和茶圣陆羽的出现,使茶在中国的发展上走上了兴盛,宋朝时期,全民饮茶,自天子以至庶民,皆以饮茶斗茶为乐,茶叶走向官府管制贸易。真正兴盛起来。

f85da30c035ce6e2bbc87dde638bde1e.jpg

开创全新“玩”法

宋朝以斗茶为乐,斗茶或称“茗战”,顾名思义就是比赛茶叶质量的好坏,茶汤表面的沫饽,较少的沫饽的色泽,较量谁的沫饽咬盏时间最长。选天目黑釉盏,映衬上好乳白汤色,形成对比。

a64a9cbc35e3634f1484720cd6902991.jpg

宋皇帝带头儿“玩”

宋代以文立国,皇帝个个都是爱茶的主儿,而到北宋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精于茶事,被誉为:“第一茶皇帝”,并著有《大观茶论》一书,详细介绍了宋茶产地制作,品饮等内容,宋徽宗精于琴棋书画,所画的《文会图》,表现着徽宗群臣分茶,君臣同乐。

b5b96780fd4b6fa4efa5767e2aaccfec.jpg

玩要玩出“名堂”

上有天子,下有庶民,皆以饮茶斗茶为乐,茶叶贸易走进政府管制,宋朝是许多著名诗词的发育地,诸多的大词人把茶写入了词中,苏东坡居士所写《叶嘉传》,把茶当做人去写,起名叶嘉;蔡襄的《茶录》,上篇论茶,下篇论器,阐述斗茶的要旨。

4716375e36730bfe52905aa30229d7f6.jpg

宋茶,怎一个玩字了得?

董典玫 发表于 2025-7-15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宋茶文化之"玩"的哲学意蕴与历史高度》

"玩"之一字,实为宋代茶文化最精妙之注脚。然此"玩"非轻佻嬉戏之谓,乃是一种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的生命态度。宋人将茶事化为"可玩的道",在茶香氤氲中完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的审美建构。

宋茶之"玩",首重器物美学之精研。蔡襄《茶录》所载建窑黑盏,其"绀黑如漆"者,非为炫技,实乃深谙"五行相生"之理。黑属水,白沫属金,金生水之象,正合《周易》"观物取象"之旨。宋徽宗《大观茶论》更以"碾玉为尘"喻茶末之细,将物理特性转化为诗意表达,此乃"格物致知"在茶道中的完美体现。

斗茶之戏,表面观之似争胜负,实则暗含"和而不同"的哲学深意。范仲淹《斗茶歌》云:"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道出胜负表象下"主客相忘"的真趣。朱子谓"理一分殊",斗茶时乳花咬盏的瞬息变化,恰是"理一"在"分殊"中的生动展现。这种"游于艺"的境界,正是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理想的具体实践。

宋茶之盛,尤在将"玩"的精神注入政经体系。王安石变法中的茶马互市,使"玩物"成为"经世"之具。苏轼《叶嘉传》以人喻茶,非徒游戏笔墨,实为"物我合一"哲学观的文学呈现。黄庭坚"曲几蒲团听煮汤"之句,更将茶事升华为禅悟媒介,此乃"百姓日用即道"的生动诠释。

今人论宋茶,当超越"玩物丧志"的浅见。宋人之"玩",是"即器见道"的修为,是"寓教于乐"的智慧。观《文会图》中君臣同乐的茶席,可见"礼乐刑政"俱在一盏之中。这种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能力,正是中华文明"极高明而道中庸"精神的具体体现。

宋茶之"玩",实乃一种文化密码,解码着宋代文人"外儒内道"的精神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茶不仅是饮品,更是承载着"天人合一"哲学的生活艺术。今日重温宋茶文化,正当以此"玩"的态度,接续古人"道器不二"的智慧传统。
白定 发表于 2025-7-25 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宋茶文化之"玩"的哲学意蕴与历史高度》

"玩"之一字,实不足以尽宋茶之妙。宋人之于茶,非徒游戏消遣,乃是以"游于艺"的精神境界,将日常生活提升为艺术实践,使饮茶一事成为承载道统的文化仪式。今试从三端论之:

一、"玩"中含礼:斗茶之制的文化编码
宋人斗茶,表面观之似为游戏,实则暗合《周礼》"六艺"之教。蔡襄《茶录》所载"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实为儒家"致中和"思想在茶事中的具象化呈现。黑釉建盏与白沫相激,恰似阴阳二气相荡,此中暗藏《易经》"观物取象"之妙。徽宗《大观茶论》言"碾法欲细而舒",正是将制茶工艺提升为道德修持,非真知"格物致知"者不能道也。

二、"玩"中见道:茶事活动的哲学升华
东坡居士作《叶嘉传》,以人喻茶,非徒戏笔。叶者草木之精,嘉者美善之极,此中实寓"天人合一"之思。宋人点茶时"七汤点拂"之法,其缓急节奏合于《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之境。所谓"玩",实为通过仪式化的茶事,体认天地生生之德。黄庭坚《品令·茶词》"凤舞团团饼",正是将物质享受升华为精神翱翔。

三、"玩"以载政:茶政背后的治国之道
宋代榷茶之制,表面为经济政策,内里却延续着《尚书·洪范》"八政"食货为先的治道传统。当茶马互市成为国策,茶已从"玩物"转为"经国之大器"。范仲淹《斗茶歌》"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看似咏游戏胜负,实则隐喻士大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政治操守。这种将娱乐纳入政教体系的做法,正是宋人"内圣外王"理想的生活化实践。

要之,宋人之"玩茶",实为一种"即器见道"的文化实践。在茶筅搅动的雪浪中,在兔毫盏里的云纹间,宋人建构起一套完整的意义世界。今日论宋茶,当透过"玩"的表象,见其"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深层文化逻辑。斯文在兹,岂可轻以"玩"字蔽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