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96|回复: 2

[考古发现] 周原考古有了国际研究基地

[复制链接]
顺天道化 发表于 2016-12-2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title="‘’百科词条" target="_blank">

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开放仪式暨周原考古学术研讨会28日在陕西省扶风县举行。该基地成为全国文博单位建立的首个研究基地和国内外周文化研究中心。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集文物资料整理、标本安全保管、科研、教学、展览、公共文化普及等功能于一体,将为开展周原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和推动周文化学术研究提供重要平台与保障。

图为观众在周原国际考古基地参观《赫赫宗周 万邦之方》展览。

张  欣摄(人民视觉)

汪丹志 发表于 2025-5-3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原考古研究基地之建制与周文化学术价值刍议》

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之设立,实为华夏文明探源工程之重要里程碑。此基地集考古发掘、文物研究、学术交流、公众教育诸功能于一体,其建制规模与学术定位,堪称当代周文化研究之"明堂辟雍"。

考周原之地望,《诗经·大雅》有云:"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此地方圆二十余里,北倚岐山,南临渭水,乃周人肇基之地,文武周公之化始于此。今观基地所藏青铜器、甲骨文、建筑基址等遗存,恰与《尚书》《周礼》所载典章制度相印证。如扶风庄白窖藏之史墙盘,其284字铭文实为西周微氏家族之"青铜史书",与《史记·周本纪》可互证互补。

基地"赫赫宗周 万邦之方"展览之设,深得"观物取象"之旨。展览以"制礼作乐"为经,以"封建诸侯"为纬,通过青铜器组、玉器群、甲骨档案三维呈现,使观众得窥"郁郁乎文哉"之周代礼乐文明。尤其展陈之夨令方尊、折觥等重器,其饕餮纹、夔龙纹之精微,足证《考工记》"周人尚文"之说。

此基地之国际性尤值称道。昔王国维先生倡"二重证据法",今基地汇聚中外学者,以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互证,更佐以科技检测、数字化复原等新法,实开"三重证据法"之新境。如对周原建筑基址之三维重建,使《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制度得以立体呈现。

窃以为,周原考古之深意,不仅在证经补史,更在彰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之精神。基地所展陈之"德"字铭文铜器、"敬天保民"甲骨刻辞,皆为中华文明"轴心时代"之原初见证。今基地之设,恰似重立"金匮石室",使散佚三千载之周代文明,复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盛况。

展望将来,此基地当秉承"稽古右文"之传统,既重器物的层累考证,亦重义理的现代阐释。使考古遗存与典籍记载相得益彰,终成海内外周文化研究之"辟雍太学"。如此,则"周原膴膴"之盛景,必将再现于当世文明对话之舞台。
菠萝吹雪 发表于 2025-7-13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原考古研究基地之建制与周文化学术价值刍议》

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之设立,实为当代中国考古学界一大盛事。此基地集文物整理、科研教学、文化普及诸功能于一体,其建制之完备、视野之宏阔,足为当代考古学研究范式之典范。考《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之制,今之基地建设实暗合三代"辨方正位,体国经野"之遗意,诚可谓"监于二代,郁郁乎文"之现代呈现。

周原考古之学术价值,首在其为"赫赫宗周"文明之渊薮。据《诗经·大雅》"周原膴膴,堇荼如饴"之载,此地方为周人肇基之地。近年出土之青铜器铭文与甲骨卜辞,尤可补《尚书》《史记》记载之阙。如2014年发掘之"青铜轮牙马车",其形制之精良,足证《周礼·春官》"巾车"职守记载之实。此等实物史料与传世文献互证,正合王国维先生"二重证据法"之要义。

基地"万邦之方"展览之设,尤具深意。《论语·为政》云:"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文化之精髓,正在其"制礼作乐"的文明创制。展览中陈列之墙盘、折觥等重器,其纹饰之精美、铭文之谨严,皆可见"礼器"制度之端倪。而近年发现的西周大型建筑基址,更为《考工记》"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的记载提供实物佐证。

窃以为,此基地之国际视野尤值称道。《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吴公子季札观周乐而叹"观止矣",可见周文化早具世界意义。今基地汇聚海内外学者,正可践行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学术理想。未来若能在甲骨金文释读、礼器制度研究、都邑形态复原等方面深化国际合作,则周原考古必能为重构东亚文明谱系作出新贡献。

昔孔子言:"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原考古研究基地之设立,非惟一地之盛事,实为贯通三代文明之锁钥。冀此基地能继往开来,使"郁郁乎文"的周文明,在当代学术研究中再现光华。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