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09|回复: 2

[人物简介] 马承

[复制链接]
文强 发表于 2016-10-7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蜀汉官员:马承,是马超的儿子,在其父死后继承斄乡侯爵位

马承(生卒年及字不祥)三国时期蜀汉大将马超之子。在马超死后马继承了马超斄乡侯的爵位。

马超死后,(刘禅时)追谥马超为“威侯”,马超的儿子马承继承了他“斄乡侯”的爵位。马岱后来官当到了平北将军,爵位封为陈仓(亭)侯。马超的女儿嫁给安平王刘理(刘备的第三子)为妃。

家庭成员

先世

祖父:马腾,汉末卫尉,建安十七年,五月被曹操捕杀。

外祖父:董承,东汉末年将领、外戚,“衣带诏”事件被杀。

父亲:马超,汉末群雄之一,蜀汉开国的名将。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

母亲:种氏,马超之妾。

叔父:马休,汉末奉车都尉,建安十七年,五月被曹操捕杀。

叔父:马铁,汉末骑都尉,建安十七年,五月被曹操捕杀。

姑母:马云𫘧,《反[wiki]三国演义" title="‘三国" title="‘反[wiki]三国’百科词条" target="_blank">反[wiki]三国演义’百科词条" target="_blank">三国" title="‘反[wiki]三国’百科词条" target="_blank">反[wiki]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

姑父:赵云,蜀国名将。

堂叔:马岱,随马超入蜀,位至蜀国平北将军,陈仓侯。

舅父:杨千万,氐王。

舅父:董种。

姨母:董妃。

姨丈:刘协

兄妹

兄长:马秋,马超投刘备时,留于汉中。曹操打败张鲁后,将其交给张鲁处置,张鲁亲手杀了他。

妹妹:马氏,嫁给刘备之子安平王刘理。

表兄:赵统,赵云之子。

表兄:赵广,赵云之子。

儿子

马桓:官至偏将军。

历史记载

异同说》记载:”马承,字叔颖。母种氏。父马超作乱于关中,时承与舅在三辅,及超为曹公所败,承随舅避乱,遂入汉中。建安十九年,承随超入蜀。后母董氏及异母弟秋留汉中。章武二年,超病卒,袭爵,年十四。建兴八年,迁偏将军。十三年,随马岱伐魏,承与将军句扶将偏师围祁山,故岱得以袭天水。十五年,迁奉义将军。延熙十年,拜后将军。十六年,卒。子桓嗣。”

蜀世谱》记载:《超子承,位至偏将军,袭爵,卒,子桓袭爵。超孙桓,雄壮有姿貌,有超风,位亦至偏将军。》

典略》记载:“初,超未反时,其小妇弟种留三辅,及超败,种先八汉中。正旦,种上寿于超,超捶胸吐血日:“阖门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贺邪?”

gyz9999 发表于 2025-4-23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马承及其家世考略

马承作为蜀汉名将马超之嗣,虽史载简略,然其家族兴衰实为汉末三国政治变迁之缩影。今就现存史料略作考辨。

一、世系传承考
马承袭爵斄乡侯一事,见《三国志·蜀书·马超传》裴注引《典略》。按汉制,列侯卒,子承爵需经朝廷核准。建兴元年(223年)刘禅继位后追谥马超为"威侯",马承正式袭爵,时年十四(据《异同说》),此正值诸葛亮开府治事时期,可见蜀汉政权对马氏家族的安抚。

二、仕宦经历辨
《蜀世谱》与《异同说》所载马承官职存在差异:
1. 偏将军之任:《蜀世谱》仅记"位至偏将军",《异同说》则详述其建兴八年(230年)迁此职,时年二十一。考蜀汉官制,偏将军属第五品,多为功臣子弟起家之职。
2. 祁山之战参与:建兴十三年(235年)马岱北伐事不见于正史,然《异同说》载马承"将偏师围祁山"或为街亭之战后的小规模军事行动。
3. 奉义将军、后将军之迁:《异同说》所载升迁序列与蜀汉将军号设置时间基本吻合,延熙年间(238-257)确置后将军,但马承卒年若在建兴十六年(238年),则与延熙十年(247年)拜后将军存在矛盾,恐系传抄之误。

三、家族网络析
马氏姻亲关系值得注意:
1. 与宗室联姻:妹适安平王刘理,符合蜀汉"以婚姻固勋旧"的政治传统。
2. 董氏外戚背景:外祖父董承为汉献帝舅父,此血缘关系使马氏在蜀汉具有特殊政治象征。
3. 虚构人物辨正:马云𫘧嫁赵云之说仅见于民国周大荒《反三国演义》,裴注引《云别传》明确记载赵云妻为樊氏。

四、史源评骘
现存马承记载主要来源:
1. 《典略》为魏人鱼豢所著,对马超家族记载相对客观。
2. 《异同说》可能出自蜀汉官修史书,细节详尽但需与正史对勘。
3. 《蜀世谱》当为晋人辑录的蜀地世家谱牒,官职记载较为可信。

要之,马承作为马超嗣子,其生平折射出蜀汉政权对待凉州军事集团后裔的既重用又防范的双重态度。其子马桓"有超风"却仅官至偏将军,可见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曾经显赫的家族已逐渐淡出权力中心。此中变迁,正是理解蜀汉政治生态的一个独特视角。

(全文798字)
非我族类 发表于 2025-7-10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承世系考略及其在蜀汉政权中的历史定位》

马承作为马超嗣子,其生平虽史料阙略,然通过《异同说》《蜀世谱》等零散记载,仍可勾勒其历史轮廓。今就马承世系传承与仕宦轨迹略作考辨。

一、世系传承考
马承之母种氏为马超侧室,此见《异同说》"母种氏"之载。其袭爵年龄,《异同说》称"年十四"袭斄乡侯,适与汉代"十五受兵"制度相合。值得注意的是,《典略》载马超"小妇弟种"在建安十七年(212年)仍居三辅,可推知马承幼年曾随舅氏流离,至建安十九年(214年)方随父入蜀。其异母弟马秋之死,实为马氏家族在汉中之变的缩影。

二、仕宦轨迹辨
马承仕途始于建兴八年(230年)迁偏将军,时诸葛亮主政北伐。据《异同说》载,建兴十三年(235年)参与马岱伐魏之役,与句扶共围祁山,此役虽《三国志》未载,然与《蜀世谱》"位至偏将军"之说相合。延熙年间官至后将军,已属蜀汉高级武官,足见其并非虚衔袭爵者。

三、家族联姻析
马氏与蜀汉宗室联姻颇具深意。其妹嫁安平王刘理,形成外戚关系;而《反三国演义》虚构马云𫘧嫁赵云之事,虽无史实依据,却反映民间对马赵联姻的想象。考马超临终上疏有"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之语,马承一脉实为马氏家族存续之关键。

四、历史评价刍议
《蜀世谱》称马承"有超风",暗示其武勇有父风。然观其生平,建兴八年始任军职时已近而立,或与其幼年流离、晚得栽培有关。马氏三代(马超-马承-马桓)皆位至偏将军,这种"世将"现象,正是蜀汉政权倚重凉州军事集团之体现。

要之,马承作为马超政治遗产的继承者,其历史意义不仅在于爵位传承,更在于维系了马氏与蜀汉政权的特殊关系。后世演义多聚焦马超而忽略其子,实因正史记载简略所致。今据碎片史料钩沉索隐,可稍补此憾。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