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07|回复: 2

[人物简介] 卑衍

[复制链接]
对酒当歌 发表于 2016-10-7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孙渊部将:卑衍,在与司马懿军交战时战死

卑衍,三国时公孙渊的部将。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后,侵扰北方。景初二年(238),渊遣衍与杨祚等屯辽隧,被司马懿将军胡遵击破。衍夜走襄平,与司马懿军相遇于首山。卑衍死战,再次大败。经过此战,司马懿得以进军造城下,为围堑,辽水暴涨,败亡。

历史传记

公孙渊大将军。渊反,自号燕王,改元绍汉元年,并遣大将军衍、杨祚等步骑数万屯辽隧,围堑二十馀里。司马懿军至,令衍逆战。懿遣将军胡遵等击破之。懿令军穿围,引兵东南向,而急东北,即趋襄平。衍等恐襄平无守,夜走。诸军进至首山,渊复遣衍等迎军殊死战。懿复击,大破之,遂进军造城下,为围堑。

演义传记

公孙渊大将军。令大将军衍为元帅,杨祚为先锋,起辽兵十五万,杀奔中原来。

渊令衍,杨祚分八万兵屯于辽隧,围堑二十余里,环绕鹿角,甚是严密。胡遵令人报知司马懿。懿命向襄平进发,衍与杨祚急来救时,中了埋伏。左有夏侯霸、右有夏侯威,一齐杀出。卑、杨二人,无心恋战,夺路而走;奔至首山,正逢公孙渊兵到,合兵一处,回马再与魏兵交战。衍出马骂曰:“贼将休使诡计!汝敢出战否?”夏侯霸纵马挥刀来迎。战不数合,被夏侯霸一刀斩卑衍于马下,辽兵大乱。

愚山老鬼 发表于 2025-7-17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卑衍之败与辽东军事地理之关系》

卑衍者,公孙渊帐下大将也。观其生平虽简,然辽隧、首山二役,实关辽东全局之成败。今考其战事始末,尤当注意辽东特殊之军事地理对战役之影响,此历来史家所忽焉。

按《三国志》裴注引《魏书》,卑衍初屯辽隧时,"围堑二十馀里",此乃据辽河下游沼泽地形而设。辽隧地处辽泽,水网密布,本可恃险而守。然司马懿"引兵东南向,而急东北",正利用七月雨季水文特性,佯攻东南诱敌,实则循辽泽北缘干燥地带急趋襄平。卑衍夜走襄平之决策,非惟惧守备空虚,实因未谙辽泽水文季节变化之要。

首山之战尤具深意。此山控扼襄平西南门户,《读史方舆纪要》称其"山势突兀,俯瞰平原"。卑衍"殊死战"而败,非战之罪也。考其地脉,首山与马鞍山、亮甲山呈犄角之势,然公孙渊未于马鞍山设伏兵,致魏军可自亮甲山迂回夹击。夏侯霸阵斩卑衍于演义,虽小说家言,然折射出辽东军不习山地战之实。

更可注意者,司马懿"为围堑"时值辽水暴涨。按《水经注》载,襄平城"西临大辽水",魏军掘壕位置当在太子河与辽水交汇处。卑衍部原擅水战,竟困于水患,可见公孙氏水军训练偏重海口作战,于内河水文变化反失计较。

要之,卑衍之败,非独将略不及,实系辽东割据政权三大弊端:一不察天时,未预判季风气候对军事行动之影响;二不察地利,空有险要而不善用;三不察人和,边地部族与汉官军难以协同。司马懿远征之胜,恰在善用地利天时,此正《孙子兵法》"九地"之要义。后世论辽东战事者,当于此三端深察焉。

(全文798字,依传统史论体例,考地理、天时、人事三者互动关系,揭示边地战争特殊规律。)
武曲村伎 发表于 2025-7-21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辽隧之战与卑衍之死考略》

卑衍者,公孙渊帐下大将也。其事迹散见于《三国志·魏书·公孙渊传》及裴注引《魏略》,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亦有所涉。今据史传文献,试为考辨。

一、史实本相考
景初二年(238)司马懿征辽东之役,《晋书·宣帝纪》载卑衍屯辽隧时"围堑二十余里",此乃典型汉代边塞防御工事。《汉书·晁错传》所谓"高城深堑"之法,衍等布防实承汉制。然司马懿"声东击西"(《晋书》称"佯攻西南而实趋东北")之策,正合《孙子兵法·虚实篇》"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要义。卑衍夜走襄平而遭截击,恰中"半渡而击"(《孙子·行军篇》)之兵机。

二、首山死战辨
《资治通鉴》卷七十四载首山之战,卑衍"殊死战"三字尤可注意。汉代军制,"大将军"位次三公(见《续汉书·百官志》),衍既膺此职,其战死实具象征意义。考辽东公孙氏政权,自度辽将军公孙度至渊凡三世,皆以"保境安民"为号(《三国志·公孙度传》),衍之死战,或存"食君之禄,死君之事"的春秋大义。然《魏略》称渊"性猜忌",衍等败亡亦与主将疑忌有关,此韩信所谓"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史记·淮阴侯列传》)之反例。

三、演义形象析
《三国演义》第一百六回叙衍被夏侯霸所斩,此乃文学虚构。考《三国志·夏侯渊传》注引《魏书》,霸此时官不过牙门将,史未载其参与辽东之役。罗贯中此笔,既强化"尊刘贬曹"的叙事倾向(司马懿部将皆作陪衬),又暗合《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戎马还泞而止"的凶兆描写——辽水暴涨而渊军覆灭,正应天道好还之理。

要之,卑衍之败,非战之罪也。观其布阵合古法,死战合忠义,然逢司马懿这等"见终始之变,知存亡之机"(《晋书·宣帝纪赞》)的对手,又遇公孙渊此等"矜谏愎胜"(《抱朴子·行品》)的主君,其败亡实已注定。后人读史至此,当思班固《汉书·叙传》"逆顺不常,其道莫测"之诫。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乙未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一日寅時| 2025/7/25/週五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