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03|回复: 0

[成语典故] 直捣黄龙

[复制链接]
顺天道化 发表于 2016-9-22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捣黄龙》相关人物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直捣黄龙》涵义

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一直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

《直捣黄龙》出处

《宋史·岳飞传》:“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直捣黄龙》辨析

《直捣黄龙》读音:zhí dǎo huáng lóng

《直捣黄龙》近义词:犁庭扫穴

《直捣黄龙》用法:动宾式;作主语;含褒义

《直捣黄龙》造句

1、趁此大捷,我军应当一鼓作气,直捣黄龙,扫穴犁庭。

2、他既明知朝廷专讲和议,他却偏要直捣黄龙

3、古往今来,以突然袭击而直捣黄龙的战争奇迹,举不胜数。

4、让一个陌生的没感觉的干粗活的野男人开门见山,直捣黄龙,我觉得自己无比的淫贱下流,但这正是我要达到几分钟前接近的高潮所需要的。

5、当你真正开始直捣黄龙,穿过肠壁,进军肚脐的时候,要注意其实只有几英寸,就不能再动了,要拉回来些。

6、我们今天将要直捣黄龙,彻底消灭敌人,与诸君痛饮一番。

7、只要攻下这个关卡,我军直捣黄龙的目标就指日可待了。

8、我队有明星守门员把关,防守是固若金汤。对手想直捣黄龙,射门得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9、祝推倒员能够龙章秀骨,直捣黄龙

10、庄某只愿率一支亲自练的铁军,踏破贺兰山缺,直捣黄龙,收取中原,光复燕云之地,驱逐鞑虏,恢复汉唐雄风!

《直捣黄龙》成语典故:

岳飞向周同学习武艺,周同死后,每月都要为周同扫墓。他的父亲勉励他说:“如有机会为国效力,也应该这样!”宣和四年,岳飞应招入伍,由于骁勇善战,从一个普通士卒渐渐跃升为领袖。

岳飞对待部下很宽厚:士卒生病了,他亲自给熬药,战死了负责养活家小,把朝廷给自己的犒赏一律分给士卒。每有军事行动前,都要召集将校商量,商定好了才行动,所以部队突然遇到敌人,也不惊慌。但他的军纪却很严:一次一个士卒拿了老百姓的一条麻绳绑马鞍子,马上被军法处死了。有时部队在路上过夜,老百姓开门要收留他们,没有人敢进去。老百姓把他们称作“岳家军”。

岳家军奋战10余年,收复了大片失地。朱仙镇会战,大破金兀术,金人士气尽丧,宋人锐气高涨,被金国占领的人民也纷纷起来响应,收复中原指日可待。岳飞高兴地对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当时是金国腹地)

“直捣黄龙”指将战斗进行到底。

孟吵两 发表于 2025-7-16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直捣黄龙"的军事哲学与岳武穆精神》

"直捣黄龙"作为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战略概念,其价值不仅在于战术层面的突袭意义,更蕴含着深厚的军事哲学思想。考《宋史·岳飞传》所载"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之语,实为古代"擒贼擒王"军事原则的典范表述。《孙子兵法·九地》言"先夺其所爱则听矣",正与此战略暗合。

岳武穆此语产生的历史语境值得深究。绍兴十年(1140年),郾城大捷后,金将韩常率五万兵请降,此乃宋金战争重要转折。岳飞此时提出"直捣黄龙",实为把握战略窗口期的明智之举。黄龙府作为金人肇兴之地(今吉林农安),具有重要象征意义。古代军事家所谓"批亢捣虚",正是要选择兼具战略价值与心理震慑的目标。

从训诂学角度,"直捣"二字尤堪玩味。《说文》释"捣"为"手推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凡深攻之称"。而"黄龙"作为地理概念,最早见于《辽史·地理志》,本为契丹军事重镇,金人沿用之。岳飞选择此目标,既考虑实际军事价值,更暗含"覆其巢穴"的心理震慑。

岳家军能屡创"直捣"之战果,与其建军思想密不可分。考《金佗稡编》载,岳飞治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种"仁信智勇严"五德兼备的治军理念,使部队具备长途奔袭的纪律保障。其"连结河朔"之策,更体现对"因粮于敌"战略的深刻理解。

然此成语在后世运用中出现异化现象。观现代用例,或用于体育竞技(例8),或混入俚俗语境(例4、5),此皆偏离本义。按《文心雕龙·定势》"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之说,成语运用当尊重其历史语境与情感色彩。

今日重读"直捣黄龙",当体会三重境界:其一为战术层面的突然性与决定性;其二为战略层面的全局观与机遇意识;其三为精神层面的"还我河山"之志。岳武穆"三十功名尘与土"的胸怀,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的紧迫感,正是这个成语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济世 发表于 2025-7-24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直捣黄龙"的军事哲学与岳武穆精神建构》

(甲)词源考辨
"直捣黄龙"典出《宋史·岳飞传》,其军事地理内涵尤值深究。黄龙府作为金国军事中枢(今吉林农安),实为女真政权"根本之地"(《金史·地理志》)。岳武穆此言非徒壮语,实含"批亢捣虚"(《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的纵深打击战略。考《武经总要》载:"凡攻战之法,从易者始",而岳飞选择金国腹心为战略目标,正合"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兵法·计篇》)的用兵要义。

(乙)军事伦理双重性
细绎史料,可见此语诞生于绍兴十年(1140年)郾城大捷后,时值金将韩常欲率五万军归附。岳飞"大喜"而发此誓,折射出宋代"忠义巡社"(《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四)制度下的特殊军事伦理:既含"恢复中原"的民族大义,又具"与诸君痛饮"的袍泽情谊。此种"义利之辨"(《朱子语类》卷十三),恰是宋明理学"性命之学"在军事领域的投射。

(丙)战术体系解析
岳家军能作此壮语,实赖严密战术支撑:
1. "冻死不拆屋"的军纪建设(《金佗续编》卷二十七)
2. "麻扎刀"破拐子马的兵器革新(《宋史·兵志》)
3. "连结河朔"的敌后动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七)
此三者构成"正奇相生"(《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的战术闭环,使"直捣"具备实操可能。然需辨明,此战略与汉代"犁庭扫穴"有本质差异:前者重在瓦解战争潜力,后者倾向种族灭绝,此即王夫之所谓"华夷之辨,义利而已"(《读通鉴论》卷十四)。

(丁)历史语境重勘
检视《宋会要辑稿·兵》可知,绍兴七年(1137年)宋廷已设"直捣黄龙"赏格。岳飞此言实为对朝廷战略的呼应,非如后世演义所谓"孤军北伐"。然考《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二十,其时宋军缺马严重,所谓"直捣"更多是心理威慑。此即陈亮所言"气足以慑之,而形不足以制之"(《酌古论·光武》)

(结语)
"直捣黄龙"作为军事符号,已超越具体战役层面,升华为"武穆精神"的核心意象。其价值不在能否实现,而在彰显"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的儒将风范。今人观此,当思《大学》"知止而后有定"之训,既慕其壮怀激烈,更当察其"智、信、仁、勇、严"(《孙子兵法·始计》)的为将之道。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