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58|回复: 1

[中秋节(八月十五)] 中秋古诗词集锦且喜人间好时节

[复制链接]
山东受学 发表于 2016-9-14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0914_001

20160914_001

中秋

李朴(唐)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宋)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太常引·建康

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中秋月

徐有贞(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闰中秋玩月

慧霖(清)

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

魏柳 发表于 2025-7-17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诗品:唐人气象与宋明哲思的月境对观》

中秋诗赋,自唐以降,渐成文人寄怀之常典。诸家所作,不惟状景,实乃以月为镜,照见千古文心。今观此集,唐之雄浑、宋之精微、明之通达、清之幽玄,各具其妙,恰成月文化之完整谱系。

唐人李朴《中秋》一诗,开"皓魄当空"之境,其"平分秋色"之句,实承张九龄"海上生明月"之象,而"灵槎拟约"更暗用《博物志》星槎典,展现唐人特有的宇宙意识。此等气象,非仅写月,乃以月为舟,浮游太虚,正是盛唐文人"精骛八极"之思维写照。其"宝镜""云衢"之喻,犹见六朝骈俪余韵,然气格已自不同。

宋人作月,转重理趣。米芾"万道虹光育蚌珍"句,以道家"蚌含明月"之说化入诗境,其"桂枝撑损"之想,较之陆龟蒙"玉斧修月"更见奇崛。至若稼轩《太常引》,则直以月为词眼,"斫去桂婆娑"之语,表面咏月,实则寄托政治理想,暗用杜甫"斫却月中桂"典,而"清光更多"四字,已道破南宋文人期冀朝纲清明之共同心声。

明人徐有贞《中秋月》最见转折之妙。"偏皎洁"三字重言,非徒修辞,实乃对阴晴圆缺之超越。其"且喜人间好时节"句,看似浅白,然较之东坡"人有悲欢离合",更多一分现世安稳的满足感,正是明代士人经元明易代后,对太平光景的珍视。末句"常见中秋月",与唐寅"但愿老死花酒间"同一机杼,俱见明人世俗化审美倾向。

清僧慧霖《闰中秋玩月》,则另开禅门境界。"百年难得闰中秋"七字,将天文历算化为诗家感慨,较之白居易"闰余春早"更见深沉。"桂子香闻上界留"暗用《酉阳杂俎》月中桂子落人间典,而结以"广寒游"之问,顿使全篇笼罩在空灵与无常的禅意中。

综观诸作,唐人写月如登仙,宋人咏月似参禅,明人观月若品茗,至清人则月已成禅。一轮明月,照见千年文脉,非惟"好时节"之庆,实乃华夏文明精神之返照。今人读此,当知古人观月,原非止于赏玩,乃是借此澄怀观道,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耳。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