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234|回复: 0

[气功] 传统气功的流派功法

[复制链接]
无端 发表于 2015-12-26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统的功法繁多,内容丰富,从流派的角度可分别纳入吐纳、禅定、存想、周天、导引五大流派之中。

一,吐纳派  是指强调呼吸锻炼为主的流派,还称为练气、调气、行气、调息等。在“呼吸精气”、“吸新吐故以练脏”的指导思想下发展形成的。根据其练吸或练呼为主的不同,可分为纳气、吐气和胎息三大支派。

1.纳气法:又称闭气法,南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说:“正偃卧,暝目握固,闭气不息于心中。”在现代功法中巳不采用单纯闭气,而是行吸停呼以延长吸气来进行。

2.吐气法:即以练呼为主,《养性延伞录》:“吐气有六,……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3.胎息法:使呼吸慢匀柔和而深长的方法。明《摄生三要》:“须想其气,出从脐出,入从脐灭。调得极细,然后不用口鼻,但以脐呼吸,如在胞胎之中,故日胎息。”与此类似的还有体呼吸,即感呼吸从毛窍中出入。

二、禅定派  要求思想内敛,静坐凝心、以练静为目的的功法。由于都以坐式进行,故称坐禅;要求达到入定,故称禅定。可分为数息观法、止观法、壁观法三种。

1.数息观法:就是专心于数、听呼吸等法,使分散浮躁的精神专注。其主要内容为隋智颐的“六妙法”。

2.止现法:是扫除妄念、专心一境的方法,分为系缘守境止法、制心止法、空观法、假观法等。

3.壁观法:是指心念保持宁静,如有墙壁一样,阻断妄念所起的干扰。如唐道宣《续高僧传》中的记载。

三,存想派  是用想像的方法,以集中意念,并起治疗作用,也可以和内视结合起来,称为观相。分存想、观相二法。

1.存想法:是一种单纯的想像法,可以想像体内的事物(内景),也可以想像体外的事物(外景),如《天隐子》所说。

2.观相法:是想与观相结合,分禅观法、丹田住气法二种。内外结合,现称为采外景。
赵就改的 发表于 2025-6-20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气功流派体系刍议》

气功之学,源远流长,其流派分野实为中华养生文化之精髓所在。今就传统功法五大流派略陈管见,以就正于方家。

吐纳一脉,乃"呼吸精气"之枢要。《黄帝内经》云:"呼吸精气,独立守神",此派尤重气息调控之术。闭气法虽见于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然今世功法已演进为"吸停呼"之变式,此乃顺应现代养生之改良。六字诀吐纳法,暗合五脏生克之理,其"呬"字通肺、"呵"字应心,实为五行学说在气功中之具体应用。至若胎息之法,非徒呼吸之形,实乃"真息"之境,《云笈七签》谓"真人之息以踵",正是此中三昧。

禅定之要,在于"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智𫖮大师"六妙法门"(数、随、止、观、还、净)实为调心次第之圭臬。其中"壁观"一法,达摩祖师以"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八字道尽玄机。今人修习,当知止观双运之理,非枯坐顽空可比。

存想派"观相"之法,深得"形神相即"之妙。《黄庭经》所言"内景"、"外景",实为天人相应之体现。其丹田住气法,与医家"气海"之说相表里,观想之际,已含导引之机。

周天功法,当分"气通"与"丹道"二途。任督二脉之循行,与《难经》奇经八脉理论若合符节。然今人习练,宜明"小周天"乃气机自然发动之理,非刻意导引可强求。

导引之术,实为"摇筋骨、动肢节"之动功总称。马王堆《导引图》所载四十四式,已具形神兼调之雏形。后世"五禽戏"、"八段锦"皆由此化出,其要诀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八字。

要之,五大流派虽各有所重,然"调身、调息、调心"三要实贯穿始终。习者当知流派之分野仅为方便法门,究其根本,皆在"形与神俱"(《素问·上古天真论》)之养生至道。今人研习,尤须参酌古今,在继承传统精粹之余,更当以科学精神验其效验,方不负先贤遗泽。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