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53|回复: 1

[其他] 贾谊《新书》卷19瑰玮诗解1冒主务侈则天下寒以本予民民则大富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发表于 2023-3-30 2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贾谊《新书》卷19瑰玮诗解1冒主务侈则天下寒以本予民民大富
题文诗:
天下,瑰政于此,予民而民,愈贫衣民,
而民愈寒,使民乐民,愈苦使民,知民愈不,
知避,甚可瑰也.今有玮术,于此夺民,
而民益富,不衣民而,民益暖也,苦民而民,
益乐使民,愈愚民愈,不罹.陛下无意,
少听其数?雕文刻镂,周用之物,繁多纤微,
苦窳之器,日变而起,民弃完坚,而务雕镂,
纤巧之业,以相竞高.作宜一日,今十日,
不轻能成;用一岁今,半岁而弊.作之,
日挟巧,用之易弊.不耕而多,食农人食,
是天下之,所以困贫,而不足也.以末予民,
故民大贫;以本予民,大富.黼黻文绣,
纂害女工,百人作不,能衣一人,方且万里,
不轻能具,天下之力,安得不寒?世以俗侈,
相耀人慕,其所不如,悚迫俗愿,其所未至,
以相竞高,上非,有制度也.今虽刑余,
鬻妾下贱,衣服得过,诸侯,天子是使,
天下公得,冒主而且,夫人务侈.冒主务侈,
则天下寒,衣服不足.故以文绣,衣民而民,
愈寒以褫,必暖,而有余布,帛之饶矣.
《原文》
天下有瑰政于此,予民而民愈贫,衣民而民愈寒,使民乐而民愈苦,使民知而民愈不知避县网,甚可瑰也。今有玮术于此,夺民而民益富也,不衣民而民益暖,苦民而民益乐,使民愈愚而民愈不罹县网。陛下无意少听其数乎?夫雕文刻镂,周用之物繁多,纤微苦窳之器,日变而起,民弃完坚,而务雕镂纤巧,以相竞高。作之宜一日,今十日不轻能成;用一岁,今半岁而弊。作之费日挟巧,用之易弊。不耕而多食农人之食,是天下之所以困贫而不足也。故以末予民,民大贫;以本予民,民大富。黼黻文绣纂组害女工,且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方且万里,不轻能具,天下之力,势安得不寒?世以俗侈相耀,人慕其所不如,悚迫于俗愿,其所未至,以相竞高,而上非有制度也。今虽刑余鬻妾下贱,衣服得过诸侯,拟天子,是使天下公得冒主,而夫人务侈也。冒主务侈,则天下寒而衣服不足矣。故以文绣衣民,而民愈寒,以褫民,民必暖,而有余布帛之饶矣。
【注释】
县网释义:悬网。比喻法令刑律。
剥去衣服
贾谊《治安策》诗解6侈靡相竞国屈贼不知俗失风败
题文诗:今卖僮者,为绣衣丝,履偏诸缘,内之闲中,是古,服所以庙,而不宴也,而庶人得,
以衣婢妾.白縠之表,薄纨之里,以偏诸缘,美者黼绣,是古天子,之服,富人大贾,
嘉会召客,者以被墙.古者以奉,一帝一后,而节适今,庶人屋壁,得为帝服,倡优下贱,
得为后饰,然而天下,不屈者,殆未有也.且帝之身,自衣皂绨,而富民墙,屋被文绣;
天子之后,以缘其领,庶人孽妾,缘其履此,臣所谓舛.百人作不,能衣一人,欲天下无,
寒胡可得?一人耕之,十人聚食,欲天下无,饥不可得.饥寒切于,肌肤欲民,为奸邪,
不可得也.国已屈矣,盗贼直须,时耳然,而献计者,曰毋动也.为大.夫俗,
大不敬也,等也,至冒上也,进计者犹,曰毋为也.可太息.
《原文》
今民卖僮146者,为之绣衣丝履偏诸缘147,内之闲148中,是古天子后服,所以庙而不宴者也,而庶人得以衣婢妾。白縠149之表,薄纨150之里, 以偏诸,美者黼绣151,是古天子之服,今富人大贾嘉会召客者以被墙。古者以奉一帝一后而节适,今庶人屋壁得为帝服,倡优下贱得为后饰,然而天下不屈152者,殆未有也。且帝之身自衣皂绨153,而富民墙屋被文绣;天子之后以缘其领,庶人孽妾154缘其履:此臣所谓舛也。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欲天下亡寒,胡可得也?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亡饥,不可得也。饥寒切于民之肌肤,欲其亡为奸邪,不可得也。国已屈矣,盗贼直须时耳,然而献计者曰“毋动”,为大耳。夫俗至大不敬也,至亡等也,至冒上也,进计者犹曰“毋为”,可为长太息者此也。
【注释】
146.僮(tóng): 封建时代受奴役的未成年人。
147.偏诸:古代名贵织物。也称“织绒”、“绒”。
148.闲:马厩,关养马的地方。
149.白縠(hú):白色绉纱。縠:有皱纹的纱。
150.纨:细致洁白的薄绸
151.黼绣(fǔ xiù):古代绣有斧形花纹的衣服。
152.不屈:不竭;不尽。《老子》:“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153.皂绨(zào tí):皂:黑色,差役(古代贱役,后专称衙门里的差役);绨:古代一种粗厚光滑的丝织品
154.孽(niè)妾:亦作“孽妾”,贱妾;地位低下的妾。
【译文】
如今那些卖奴婢的人,给奴牌穿上绣边的衣服和丝边的鞋子,然后关进交易奴婢的栏中,这种服饰是古代王后穿的,只是进庙祭祀才穿平时都不穿的,但现在平民却用来给奴婢穿。那种白皱纹纱作面子,薄细绢作里子的花边衣服,是古代天子的衣服,如今富人大商人却用于招待客人时装饰墙壁。古代百姓为了侍奉天子和王后而适当节省,今天平民住房的墙壁可以用帝王的衣服做装饰,低贱的歌女艺妓可以用皇后服饰,这样做而要天下的财源不穷尽,恐怕是不可能的。况且皇帝自己也穿质量粗劣的黑色衣服,而那些富民却用华丽的绣织品去装饰房屋墙壁,皇后用来装饰衣领的高级丝绸,平民的小妾却用来装饰鞋子,这就是我所说的悖乱。如果一百个人生产出来的丝绵绸缎,还不够—个富人穿用,要想使天下人免受寒冷,怎么能够办到呢?一个农夫耕作,却有十个人不劳而获,要想使天下人不饥饿,是不可能的。天下百姓饥寒交迫,要想使他们不做违法犯上的事,是不可能的。国家既已贫穷,盗贼在等待时机,然而进谏的人却说“不要变动”,这是在说大话罢了。民众的习俗已经到了最无长幼、最无尊卑、最犯上做乱的时候,然而进谏的人却说“不要作为”,这是应该为之深深叹息的。
当理 发表于 2025-6-14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书·瑰玮》篇阐微:贾谊的民本经济思想抉要

贾长沙《新书》卷十九《瑰玮》篇所论,实为西汉初期经济政策之深刻反思。其文以"瑰政"与"玮术"对举,揭示治国之道本末倒置的荒谬现象,直指"与民争利"之政弊。今试析其要义如次:

一、"瑰政"之悖论:政策异化的病理分析
所谓"予民而民愈贫,衣民而民愈寒",正是对当时"名为惠民,实为剥民"政策的尖锐批判。贾生洞察到政策异化的三重困境:(1)赋敛制度使"乐民"反成"苦民";(2)法令繁密致"教民"反使"民不知避";(3)君主奢靡引发"天下寒"的连锁反应。此即《管子》"取民有度"之说的反面注脚,亦与《盐铁论》中贤良文学抨击"与民争利"的立场遥相呼应。

二、"玮术"真谛:本末之辨的经济哲学
"以本予民则大富"的命题,彰显贾谊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其"本"有三重内涵:(1)农业生产之本,《治安策》所谓"驱民而归之农";(2)财产权之本,即《晁错新书》"欲民务农,在于贵粟"的产权保障;(3)治国理念之本,暗合《孟子》"制民之产"的王道思想。这种"藏富于民"的主张,实为对法家"强国弱民"政策的根本修正。

三、制度设计的现代启示
贾生揭示的"政策悖论",于今仍有镜鉴意义:(1)政策效果当以"民富"为终极检验,此即《大学》"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的治理智慧;(2)经济制度须遵循"予之为取"的辩证法则,恰如《史记·货殖列传》所言"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3)统治者奢靡必致社会贫困化,此乃《墨子·辞过》"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历史铁律。

要之,贾谊此篇以"瑰玮"为喻,实开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之先河。其将经济问题提升至治国大道的高度来审视,不仅为文景之治提供了理论准备,更为后世留下了"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的永恒训诫。读其文者,当于字里行间体会那份"致君尧舜"的良苦用心。
黄池母 发表于 2025-7-13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贾谊〈新书·瑰玮〉篇义理阐微》

贾生《瑰玮》之篇,以"瑰政"与"玮术"对举,剖判治道之得失,其言峻切而旨远,实为西汉政论之圭臬。今就首章要义,试为申说。

一、"瑰政"之弊:逆道而行的统治逻辑
所谓"瑰政",乃指悖离民生根本的苛政。贾谊连用三组"予民而民愈贫,衣民而民愈寒,使民乐而民愈苦"的排比,揭示其反噬性:统治者虽以"予民""衣民"为名,实则通过侈靡无度的聚敛("冒主务侈"),使百姓陷入"悬网"而不知避的绝境。此中暗含《老子》"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的批判逻辑,更与《管子·侈靡》"积者立余食而侈,美车马而驰"的警示相呼应。贾生以"甚可瑰也"作结,冷峻中见沉痛。

二、"玮术"之要:以本予民的治国枢机
"玮术"者,正与"瑰政"相对。"夺民而民益富"看似矛盾,实指统治者节制私欲("去侈务本"),将资源归于农耕本业。此说承袭《孟子》"制民之产"思想,而更具操作性:其一,"本"即生产资料,如土地、农具之授受;其二,"予"非恩赐,而是建立"利出壹孔"的制度保障。故《新书·无蓄》强调"粟者,政之本务",正可与此章互训。

三、当代启示:经济伦理的古今对话
贾谊之论,于今有三重镜鉴:
1. 分配正义:统治阶层侈靡必致"天下寒",与当下贫富分化问题机理相通;
2. 产业政策:"以本予民"强调基础产业保障,暗合乡村振兴战略内核;
3. 治理智慧:"使民知避悬网"警示制度设计当具前瞻性,避免"塔西佗陷阱"。

结语
《瑰玮》篇以"天下寒"与"民大富"的强烈对比,构建起"俭-奢""本-末""予-夺"的辩证框架。其价值不在复古,而在揭示:凡脱离民生根本的治理,纵有"瑰丽"之名,终将堕入"悬网"之实。读此篇者,当思"民为政本"四字千钧之重。

(全文798字)

注释
[1] "冒主务侈":语出《新书》,指君主追求奢侈。
[2] "利出壹孔":化用《管子·国蓄》经济集权思想。
[3] 本文释义以阎振益《新书校注》为本,参以王洲明《贾谊集校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