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易玉华〈赠群里母亲们〉之情感张力与诗艺得失》
易君此绝句,以质朴语写至深情,诚得乐府遗意。首句"人间母爱问如何"以设问开篇,暗合《诗经·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之思。考《毛诗正义》云:"设问者,所以深叹也",此句正得风人之旨。
次句"十月怀胎受折磨"用赋笔直陈,其"折磨"二字虽近俚俗,然观《说文》"折,断也"、"磨,硙也",恰能状妊娠之苦。昔曹大家《女诫》言"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与此句异曲同工。惟"折磨"稍欠雅驯,若易为"历劫"或"劬瘁",则更合诗家语。
转句"忍看光阴如水逝"最见功力。"忍看"二字,暗藏《古诗十九首》"思君令人老"之悲悯。其"水逝"意象,可溯《论语》"逝者如斯"之典,而较李后主"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显克制。此句虚实相生,将母爱之焦虑具象为时间意象,深得唐人绝句三昧。
结句"唠叨却少皱纹多"以矛盾修辞取胜。"唠叨"本贬词褒用,与"皱纹"形成视听通感。考《文心雕龙·比兴》云"拟容取心",此句正得其妙。然"少"字稍嫌突兀,若作"未减"则更显岁月无情而母爱心恒之旨。
统观全诗,有三善焉:一得性情之真,二具比兴之巧,三存讽喻之婉。然亦有可商榷处:首句"问如何"稍显直露,若依王渔洋《诗问》"七绝贵在含蓄"之论,或可作"人间母爱重千钧";末句平仄虽合,然"皱纹多"三平调稍嫌板滞。
要之,此诗以白描见长,以真情感人,虽未尽善,然已得诗教温柔敦厚之旨。昔钟嵘《诗品》谓"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易君此作,庶几近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