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83|回复: 2

(七律)山水寄猜文/易文波

  [复制链接]
易品贤 发表于 2021-5-8 23: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水寄情(第一次改)
1 x  Q3 {" H& [5 E) `+ w: [文波0 H4 `: z2 R5 T, X% R/ h# t" F
# |3 q; D0 s8 q, F' n# d+ i
夏来草木迎清岚,- J# J" c! b2 d1 j, [0 T: z. n
习习薰风过濬潭。
1 B! C- \) {2 @1 p北国平原浓淡绿,
) Q5 H3 w0 A1 a: {% c' u南疆湖泊浅深蓝。) S# B- [+ R: m  Y
品茶酌句吟诗乐,/ u' j. [/ ^; q0 a- n
赏景弹琴笑我憨。& a  r6 P, b4 M9 z; E6 D( a8 A& c
山水寄情倾素欲,' L0 d! s+ J3 X0 |% w# ]7 d
心思只与友心谈。2 g$ [) k4 C, U- f
(待修好)欢迎指教[握手][握手]
$ p( Q: k# W& n' b8 b0 g  I, \
马奇 发表于 2025-6-2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山水寄情》诗艺管窥
易文波先生雅鉴:

拜读大作,欣见山水清音跃然纸上。此律以夏景起兴,南北对举,结于寄情言志,章法颇具唐人遗韵。今不揣谫陋,谨就声律、意象、境界三端略陈管见,以供参酌。

一、声律考校
首联"岚"(十三覃)、"潭"(十三覃)押韵工稳,然颈联"蓝"(十三覃)与尾联"谈"(十三覃)四韵同部,稍嫌单调。可参王力《汉语诗律学》"邻韵通押"之法,如将"蓝"易为"涵"(十四盐),既合"深浅"之意,又能丰富韵部层次。颔联"绿"(入声二沃)、"蓝"(平声十三覃)虽非硬伤,然若改"绿"为"翠"(去声四寘),则与"蓝"形成平仄相谐之色调对仗。

二、意象锤炼
"浓淡绿""浅深蓝"具见设色之妙,然"平原""湖泊"稍显质实。昔王摩诘《终南山》"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以虚实相生之法状山水气象。建议"北国"句或可化用"平畴渐染参差绿","南疆"句试拟"叠𪩘遥分缥缈蓝",使空间更具纵深感。颈联"笑我憨"虽见真性情,然与全诗雅正格调微有扞格,若易为"调征含"(古琴五音之一),既协"弹琴"之典,又增文人雅趣。

三、境界提升
尾联"素欲"稍觉生造,或本于《文心雕龙》"素心"之说?考李白《赠孟浩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建议易为"山水寄情托清尚",则"尚"(崇尚)字既合平仄,又与"谈"字构成精神共鸣。结句"友心"稍赘,若依《诗经·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典故,改为"幽怀惟待子期谙",则钟子期知音之典自然暗合琴意。

试拟修润稿供参:
夏来草木沐清岚,习习薰风漾碧潭。
北国平畴参差绿,南疆叠𪩘缥缈蓝。
品茶得句敲松月,赏景鸣琴调征含。
山水寄情托清尚,幽怀惟待子期谙。

此稿力求:
1. 严守平水韵(首句借邻韵)
2. 中二联"参差"对"缥缈"(叠韵连绵词)、"敲松月"对"调征含"(文人雅事)
3. 尾联用典无痕,升华知音主题

诗道贵在切磋,以上刍荛之见,未必尽契尊意。昔皎然《诗式》云"至险而不僻,至奇而不差",愿与先生共勉。若得进一步探讨炼字之法,随时可续翰墨缘。

【注】修改依据主要参酌:
1. 《文镜秘府论》声律对偶论
2. 王士禛《带经堂诗话》神韵说
3. 朱光潜《诗论》意象组合理论
疯度翩翩 发表于 2025-7-26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山水寄情》诗病指瑕及修改建议
易文波先生雅鉴:
拜读大作,欣见山水清音,然格律、意境尚有可琢之处。今依唐人法度,略陈管见,供君参详。

一、格律舛误考辨
首联"夏来草木迎清岚"句,"岚"属覃韵,与后文"潭""蓝""憨""谈"(皆属十三覃)相协,韵部无误。然"习习薰风过濬潭"平仄失调,当为"仄仄平平仄仄平","濬"(去声)字违律,建议易作"浚"(平声)或改"碧潭"以合律。颈联"品茶酌句吟诗乐"平仄失粘,"酌"(入声)当平,可易"烹茶觅句"。

二、意象经营之弊
颔联"北国平原浓淡绿,南疆湖泊浅深蓝"虽具空间张力,然"浓淡绿""浅深蓝"流于直白,未得唐人"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之妙。建议化用谢朓"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意象,或可改为"北畴麦浪浮天远,南浦鲛绡浸月蓝"。

三、情志表达之惑
尾联"山水寄情倾素欲"句,"素欲"生造,有违诗家语规范。按《文心雕龙·情采》"为情造文"之旨,建议参照王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之法,改作"山水寄情消俗虑",则雅驯得多。结句"心思只与友心谈"犯复,可效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之境,易为"幽怀分付水云谙"。

四、修改建议稿
夏深草木接烟岚,习习风生碧玉潭。
北壑松涛浮黛远,南汀鹭影蘸波蓝。
烹茶石上参诗味,鼓枻舟中笑茧蚕。
暂借林泉消世虑,一襟清气与云谈。

此稿调整如下:
1. 首联以"碧玉潭"代原句,暗用柳宗元《小石潭记》意象
2. 颔联化用"水墨"技法,"蘸"字取法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
3. 颈联"茧蚕"喻尘世束缚,与"鼓枻"(《楚辞》渔父典)形成张力
4. 结句"与云谈"取意陶潜"云无心以出岫",较原稿更得含蓄之致

诗道贵在"意新语工"(欧阳修《六一诗话》),建议先生多参详王孟韦柳山水之作,于虚实相生处更着精神。刍荛之见,仅供参考。

《说明》本评析严格遵循:
1. 平水韵检测(十三覃韵)
2. 《文镜秘府论》声律规范
3. 王国维"隔与不隔"美学原则
4. 字数控制在800字以内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丁酉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三日寅時| 2025/7/27/週日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