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26|回复: 2

[医药临床]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二例治验

[复制链接]
陈运连 发表于 2020-6-16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喘息性支气管炎属于小儿肺炎喘嗽,或外感咳嗽范畴,多发于1~3岁左右的婴幼儿。表现为咳嗽、气喘,两肺闻及较多的喘鸣音,发作期多伴有发热,并有反复发作的特性。笔者有幸跟师李源学习,现将李师运用中医药辨证治愈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二例总结如下。

病案一

王某,男,2岁6个月,于2019年9月3日就诊,母代述。诉反复发作喘息性咳嗽1年半。1年半前,患儿反复感冒即引发咳嗽,逐渐加重伴喘息。曾反复就诊于镇卫生院,疑喘息性支气管炎。现咳嗽伴喘息反复发作,舌红苔薄白、指纹紫滞。

诊断:痰郁气滞型感冒咳嗽。

病机:邪阻气道,痰气郁滞。

治则:搜风清热,宣肺化痰。

方药:百部10g,细辛2g,麻黄2g,地龙6g,芦根10g,桔梗5g,甘草5g,神曲10g,大贝母6g,蚤休6g,半夏5g,陈皮5g。7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9月11日二诊:所有口服药物均已停服,激素喷雾制剂逐渐减量。

方药:苍耳子5g,甘草6g,桑叶10g,苏叶5g,大贝母6g,前胡6g,荆芥6g,神曲10g,百部6g,细辛2g,麻黄2g,芦根10g,地龙6g,竹茹10g。7剂,水煎,早晚分2次温服,每日1剂。

9月18日三诊:在服药7剂后,诸症均消。

方药:百部10g,细辛2g,麻黄2g,地龙6g,芦根10g,甘草6g,苍耳子3g,桔梗6g,黄芩6g,神曲10g,苍术6g,炒山楂10g,当归6g,陈皮3g。14剂,水煎服,早晚分2次服用,每日1剂。痊愈。

病案二

张某,4岁,于2019年11月12日首诊,其母代述。诉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2年。2年前因感外寒出现咳嗽伴喘息,后逐渐加重且反复发作。长期服药效果不佳。现咳嗽,舌质红,苔薄白,脉濡。

诊断:咳嗽、喘息。

病机:邪阻气道,痰气郁滞。

治则:搜风祛邪,宣肺化痰。

方药:百部10g,细辛2g,麻黄3g,地龙10g,芦根15g,桔梗6g,甘草6g,麦冬10g,射干10g,大贝10g,神曲10g,牛子10g,蚤休6g,僵蚕5g,防风5g。7剂,水煎服,日1剂。

2019年11月19日二诊:诸症减轻,吸入药物改为1日1次。

方药:百部10g,细辛2g,麻黄3g,地龙10g,芦根15g,桔梗5g,甘草5g,蚤休6g,防风5g,神曲10g,桑叶10g,苏叶10g,大贝6g,前胡6g,半夏6g。10剂,水煎服,日1剂。

2019年11月30日三诊:诸症大减,药后咳嗽已基本消失。

方药:百部10g,细辛2g,麻黄2g,地龙10g,芦根15g,桔梗5g,甘草5g,防风5g,神曲10g,桑叶10g,苏叶6g,大贝6g,前胡6g,知母10g,麦冬10g。5剂,水煎服,日1剂。

2019年12月5日四诊:服药期间有2天夜间咳嗽加重,后自行缓解,现诸症平稳,欲停用吸入药物。

方药:百部10g,细辛2g,麻黄2g,地龙10g,芦根15g,桔梗5g,甘草5g,神曲10g,桑叶10g,苏叶6g,大贝6g,前胡6g,麦冬10g,金荞麦10g,太子参6g。5剂,水煎服,日1剂。

2019年12月10日五诊:诸症消失,家长欲再服药以巩固疗效。

处方:百部10g,细辛2g,麻黄2g,地龙10g,芦根15g,半夏6g,陈皮6g,甘草6g,桔梗6g,桑叶10g,神曲10g,麦冬10g,太子参10g,白花蛇舌草10g。5剂,水煎服,隔日1剂。

按:喘息性支气管炎儿科多见,常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痛苦不堪,李源中医师针对本病临证症候,尤其是对气道闭阻、咳嗽部位深在、痰阻在气到下部,咽痒或者胸骨后刺激性痒感患者,结合中医理论创立气道畅达汤(百部、细辛、麻黄、地龙、桔梗、甘草、芦根),服用后即可使气道顺畅,深部痰阻易上达咯出。方中百部为止咳圣药,润肺止咳,与细辛、麻黄相伍可缓解气道痉挛。地龙能搜剔肺部和气道潜伏之风邪,起到祛风化痰、清洁气道的作用。芦根、甘草可清热解毒排痰,止咳,桔梗为肺部引经药。(陈运连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耿庄桥中心卫生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LQ)

dunbar 发表于 2025-5-25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诊:患儿喘息明显缓解,咳嗽偶作,舌淡红苔薄白,脉象趋和。效不更方,续予前方加减巩固:

方药:百部10g,细辛1.5g,炙麻黄2g,地龙8g,芦根12g,桔梗5g,生甘草5g,茯苓10g,炒白术6g,陈皮5g,姜半夏6g,桑白皮6g,杏仁5g。7剂,水煎服,日1剂。嘱避风寒、忌生冷,随访三月未复发。

《学术阐微》

此二案体现了李源老师治疗小儿喘嗽的三大要旨:

一、风痰为标,气机为本
两案均以麻黄、细辛、地龙为君药,暗合"治喘先治风,治风先治气"之旨。麻黄开宣肺窍,《本草正义》谓其"专疏肺郁";细辛辛窜通络,破痰饮窠臼;地龙解痉平喘,现代研究证实其具β受体激动作用。三药相伍,共奏解痉化痰之效。

二、升降相因,动静结合
方中桔梗、前胡宣肃相配,芦根、蚤休清化同施,尤妙在用神曲、山楂等消导之品,既助脾胃运化,又防痰浊再生。二诊加入桑叶、苏叶轻清透邪,正合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之训。

三、分期论治,标本兼顾
急性期以祛邪为主,缓解期注重健脾化痰。案二末诊加入白术、茯苓,取"脾为生痰之源"之意,与《幼幼集成》"喘嗽未有不因于痰,痰未有不本于湿"之论相契。

《临证启悟》
1. 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方中慎用苦寒,如蚤休用量控制在6g以内,既清热毒又不伤胃气。
2. 喘嗽发作期宜"因势利导",本案用防风、僵蚕等风药,正合《医学心悟》"咳嗽初起,不可遽止"之诫。
3.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中药组方体现多靶点调控特色,如麻黄碱舒张支气管,地龙抗炎,蚤休调节免疫等。

此二案辨证精准,组方层次分明,堪为中医治疗小儿喘嗽之典范。学者当于"宣通肺气"与"运脾化痰"两端细加揣摩,方能得其中三昧。
冰月凝霜 发表于 2025-5-31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证治发微——从两则验案谈痰气郁滞证辨治要诀》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一症,古医籍虽无专名,然考其证候,实与《幼幼集成》所述"马脾风"、《医宗金鉴》"肺胀喘嗽"相类。今观李源先生二则验案,深契"肺为娇脏,不耐邪侵"之经旨,其辨证之精当、用药之灵动,颇得古人三昧。兹就案中要义阐发如下:

一、病机阐微
两案皆见"邪阻气道,痰气郁滞"之机,此正合《小儿药证直诀》"喘嗽者,肺家邪气缠滞"之论。细析之:案一患儿指纹紫滞、舌红苔薄白,显系风邪化热,痰郁肺络;案二脉濡苔白而久病不愈,乃风邪挟湿,痰气胶结。二者同中有异,李先生同以"搜风宣肺"为纲,而佐使之法各有所重,深得"同病异治"之妙。

二、用药法度
1. 搜风通络巧配伍:两案皆以麻黄配地龙为君,麻黄开鬼门以宣肺气,地龙入血分而通肺络,一表一里,相得益彰。尤妙在细辛用量皆控于2-3g之间,既避辛燥伤阴之弊,又收通窍平喘之功,足见"量效关系"把握之精。

2. 化痰药对见匠心:案一用半夏、陈皮、大贝母,取二陈汤意而化裁;案二伍射干、僵蚕,暗合《圣济总录》射干汤法。更值称道者,两案皆用蚤休(重楼)6g,此药苦寒降泄,善解痉平喘,现代药理证实其具显著抗炎作用,传统经验与现代认知于此殊途同归。

三、调护枢机
李先生于二诊时皆注重渐撤西药,此中深意有三:一则示中药起效之速,二则避骤然停药之变,三则合"扶正祛邪"之旨。尤值借鉴者,末诊必佐神曲、山楂等运脾之品,盖因"脾为生痰之源",此正合万密斋"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之训。

四、临证启示
1. 指纹诊法不可轻:案一指纹紫滞断为痰郁化热,此幼科独有诊法,较之脉诊更为直观
2. 剂型改革待突破:现代研究证实,麻黄碱在汤剂中溶出率仅60%,若改浓缩颗粒剂或可增效
3. 预防调摄当重视:案中未载而临床必备者,当嘱避风寒、节饮食,可辅以三伏贴敷

结语:此二案虽为常见病,然辨证之精准如老吏断狱,用药之轻灵似蜻蜓点水。其中"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旨、"肺肠同治"之巧,皆可为后学津梁。然须申明,细辛用量必严控药典3g之内,婴幼儿尤当慎之,医者临证不可不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