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72|回复: 2

[中医理疗] 话说荨麻疹 荨麻疹病友最关心“发物”到底包括啥?

[复制链接]
广东省中医院 发表于 2020-6-24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这里有慢性荨麻疹病友最想问的问题,也有皮肤科医生最想告诉患者的知识。那些在急匆匆的门诊上没法展开的“长聊”,都浓缩在这栏“话说荨麻疹”里了。

李小姐最近得了荨麻疹,拖了几个月还没好,最近便找了一位中医医生看诊开中药。看完后,医生除了交待一些通常的注意事项,还交待了一句“发病期间不能吃发物”。回到家的李小姐上网查了一下医生说的“发物”到底是什么,跳出来的搜索结果有上百条,而且每种说法都不太一样,这就让她很迷惑了。相信她的问题也困惑过不少荨麻疹病友,到底“发物”指的是哪些食物呢?

f5688f21eb62483bc0729bceb02bebd5.jpg

“发物”在普通老百姓的印象中,一般是指一些吃了会对病情造成刺激的食物。曾经有人总结过书上记载过的所有“发物”,这张长长的名单起码包括了70-80种食物,涵盖了15个食物种类。其中禽畜类的典型“发物”有羊肉、狗肉、驴肉、獐肉、鹅、鹅蛋、鸡蛋、鸭蛋等;海鲜类的“发物”则包括虾、蟹、带鱼、黄鱼、鲳鱼、蚌肉、海蜇、干贝、蛏子、乌贼等;蔬菜类的包括韭菜、茴香、大蒜、葱、 韭、花椒、胡椒、川椒、香蕈等;瓜果类的如枇杷、杨梅、樱桃、桃子、杏、银杏、芒果、荔枝、甜瓜、李子等,还有一部分豆类和蘑菇也出现在这张名单上。

但是这些“经验之谈”又是否正确呢?仔细分析的话,这张名单上的食物还是具有一定共同点的,一是偏于辛温发散或是滋腻的食物比较多,例如花椒、羊肉等。辛温的食物会引导人体的气向肌表聚拢,因此在荨麻疹发作的时候,吃这些东西有可能会导致肌肤的瘙痒加重。二是这张名单含有一些比较“新奇”的食物。在古代的时候,因为运输不便的原因,很多不便保存的食物,包括海鲜、蘑菇及时令水果如枇杷等,很少出现在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上。而荨麻疹病人在发病期间,比较忌讳的一点就是吃“新鲜玩意儿”,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的成分对人体来说是非常“新奇”的;就像家门口来了一个从没见过面的陌生人一样,这些吃进去的食物很可能会被免疫系统当成“坏人”来处理,引发一轮“过敏反应”,造成病情的加重。当然,现今这些食物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但如果不是常吃的东西,最好还是避开。

说到底,之所以要大家找准自己需要忌讳的“发物”,就是因为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如果让病友们都避开那张发物名单上的所有食物,那么饮食的质量必然大大下降。而且食物种类那么多,这张名单也未必能涵盖全部潜在的“过敏原”。

这里有两点选择食物的小建议可以提供给正处于发作期的荨麻疹病友:

一是避开那些以往就曾经导致自己“过敏”,或者是从来没吃过的食物。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海鲜和酒类对于大多数荨麻疹患者来说都较为刺激,不论既往是否过敏,最好都避免食用。

二是避开和自己体质“相冲”的食物。例如患者本身体质偏燥热,平时打火锅或是熬夜后很容易出现“上火”的,那么就要避开偏热偏辛辣的食物;反之,如果是体质偏虚寒,常常会在腹泻时出现荨麻疹病情加重的,反而要选择偏温和的食物,而避开寒凉的东西。

要做好以上这两点,还需要各位病友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自己对食物的反应,避开不利于病情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请教中医医生,指导一下忌食的方向。

兰园居士 发表于 2025-7-1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荨麻疹"发物"辨正与调摄要旨》

荻村案:今人论"发物",多执一端而未察其本。考《黄帝内经》"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训,实为发物理论渊薮。兹就荨麻疹患者饮食调摄之道,分三端论之。

一、发物源流考
发物之说,肇端于《食疗本草》,成熟于明清医家。细究其理,实含三重维度:
1. 性味发越:如羊肉、花椒等辛温之品,能鼓动阳气外发。《本草备要》明言:"辛走气,热助火",正合荨麻疹风热搏于肌腠之病机
2. 异质蛋白:海鲜、菌菇之类,古人谓之"发风动气",实因异种蛋白易成过敏原。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特戒"病中食鲜"
3. 个体特异性:张介宾《景岳全书》强调"人之禀赋各殊",此即现代医学所谓个体过敏差异

二、临床辨证要诀
1. 急性期当恪守"三禁":
禁辛香炙煿(如烧烤、火锅)
禁异域鲜品(如进口热带水果)
禁酒醴厚味

2. 缓解期宜循"三因":
因地:沿海居民未必忌海鲜
因时:冬季可稍进温补
因人:详察过敏史及体质

三、实用调摄法
1. 食物日记法:逐日记录饮食与疹情变化,此法载于《诸病源候论》,今为变态反应学所重
2. 阶梯试探法:先以小米、白菜等平和之物为基,渐次添加可疑食材
3. 经典药膳方:
防风粥(《圣济总录》):防风10g、粳米50g,治风疹瘙痒
绿豆甘草汤:绿豆100g、生甘草6g,解食物毒

结语:发物之忌,贵在知常达变。昔张仲景治"身痒"用桂枝麻黄各半汤,而方后注云"禁生冷、粘滑、肉面"者,正示人饮食调摄之要。今之患者,当遵"避其毒而不废其养"之道,勿因噎废食可也。

(全文798字)
付巧 发表于 2025-7-7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荨麻疹忌口之道——发物辨正与个体化调摄》

荨麻疹之为病,乃风邪搏于肌肤,营卫失和所致。今人所谓"发物",实为传统医学"食忌"范畴,其理论渊源可追溯至《黄帝内经》"五禁"之说。然今之患者多惑于众说纷纭,吾当为之正本清源。

考"发物"之性,大抵有三:一则辛温助火类,如椒、姜、羊肉等,《本草纲目》明言其"发散阳气",于风热型荨麻疹尤当禁忌;二则腥发动风类,如虾蟹海味,《食疗本草》谓其"发风动气",于血虚风燥者尤为不宜;三则异质蛋白类,如 exotic fruits,此乃现代医学所谓"过敏原"也。然《伤寒论》早有明训:"食复之戒,因人而异",诚哉斯言!

细察临床,荨麻疹证型各异:风热搏结者见疹色红赤,当避椒、桂;风寒郁表者疹色淡白,反宜姜、葱;脾胃湿热者兼见脘痞,忌食肥甘;血虚风燥者肤糙甲错,禁啖腥发。明代医家张景岳《景岳全书》特重"审证求因",今之忌口亦当如是。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约75%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特定食物过敏。然过敏原检测揭示:常见致敏食物存在显著个体差异。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岂可一概而论?故建议患者宜做饮食日记,记录疹发与食物摄入之时序关联。

调摄之道,当守三则:一曰"常食不忌",若平素常食之物未诱发皮疹,不必因列名"发物"而禁;二曰"新食慎试",于病情活动期勿尝未食之物;三曰"中病即止",待病情稳定后可渐次尝试,以明辨个体忌口。

医者临证,当如清代名医徐灵胎所言"用药如用兵,食忌如戒律"。然戒律非僵条,要在因人制宜。患者既不可盲目禁食致营养不良,亦不可恣意贪嘴加重病情。若能以理性态度对待忌口,配合医者辨证施治,则荨麻疹之愈可期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庚子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六日未時|(天貺節) 2025/7/30/週三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