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22|回复: 1

[医药临床] 葛根·清凉通经,生津止泻

[复制链接]
中国中医药报 发表于 2019-9-2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葛根的茎、叶、花、果、根均可入药。《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葛,性甘、辛、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弊,起阴气,解诸毒。”

葛根主治以下病症。

头痛发热:葛根甘辛性凉,轻扬升散,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风寒感冒引起的邪郁发热,伴见轻度恶寒、头痛无汗、目疼鼻干、口微渴、苔薄黄等病症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对于患筋脉失养所致的项背强痛等病症的患者,有缓解外邪郁阻的功效。

热病消渴:葛根甘凉,于清热之中有生津止渴之功,对于热病津伤口渴、阴津不足导致的消渴症、内热消渴、口渴多饮、体瘦乏力等病症,可配伍不同中药,有很好的功效。

麻疹不透:葛根味辛性凉,有透发麻疹之功,对于麻疹初期,表邪外束、疹出不畅、乍冷乍热者,配伍不同中药有对应的功效。

热痢泄泻:葛根味辛升发,归入脾经,有止泻痢之效,对于表证未解,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湿热泻痢、热重于湿、脾虚泄泻等病症的患者,配伍不同中药有对应的治疗效果。

中风胸痹头痛:葛根味辛能行,有通经活络之功。对于中风偏瘫、胸痹心痛、眩晕头痛、血压偏高、颈项强痛者,配伍不同中药有对应的功效。

酒毒伤中:葛根味甘能解酒毒,对于酒毒伤中、恶心呕吐、脘腹痞满者,配伍不同中药有对应的功效。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葛根通过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而产生降压作用;改善地塞米松造成的大鼠胰岛素抵抗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心脑血管疾病:葛根通过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达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敬一 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在人之风 发表于 2025-5-13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葛根药性机理与临证应用刍议》

葛根者,《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性味甘辛平凉,归脾、胃、肺三经,诚为升阳解肌之要药。观历代本草所载,其药用机理实有深意可阐。

一、解表机理探微
葛根之解表功效,非仅《本草纲目》所言"起阴气"可概。张仲景创葛根汤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实开"解肌发表"法门。其辛凉之性,能透阳明肌腠之邪,与麻黄、桂枝配伍则治风寒,配柴胡、黄芩则疗风热,此乃"轻可去实"之妙用。现代研究证实其含葛根素等黄酮类物质,确有解热、扩张外周血管之功。

二、生津止泻枢机
葛根升清阳以实脾土,其治泻机理尤当明辨。李东垣谓:"葛根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对于湿热下注之痢,借其升提之力使清阳得升;治脾虚泄泻,则需配伍参、术以助运化。至若消渴证,张锡纯善用葛根配山药,取"升脾津以润肺燥"之意,此中升降相因之理,最宜深究。

三、透疹通络要义
麻疹不透之证,葛根非独发汗解表,实具"提毒外出"之能。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强调:"疹家必用葛根,犹痘家必用升麻。"其通络之功,近世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盖因葛根素能改善微循环,此乃传统"通经活络"功效之现代诠释。

四、临证应用注意
虽葛根应用广泛,然须明辨三点:其一,表虚汗多者慎用;其二,升阳之性恐助火邪,阴虚阳亢者当配滋阴降火药;其三,现代所谓"三高"病症,须辨证使用,不可执药性研究而废中医辨证。

结语:葛根一物,集升清、解肌、生津诸功于一身,实体现中医"一药多效"之特色。然今人用药,当遵《内经》"谨守病机"之训,使古药新用而不失法度。学者宜参酌古今,方能用之得宜。

(本文所述皆需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应用,不可妄自投剂)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