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48|回復: 2

[诗词赏析] 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_每日一诗

[複製鏈接]
中华好诗词 發表於 2018-6-25 11: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27fa86f54802150907d7c4b934ae4b1.jpg

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元.萨都剌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
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
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

诗词赏析

这首词采用了鲜明对比的写法,通过「今年」与「去年」、「冷」与「暖」、悲与欢的多重对比,深刻地表现了词人两种大为不同的心境。

「凤凰池」指中书省,这里应指萨都剌所在的翰林院。词的上片追忆去年生活,所忆处处洋溢着欢快、温暖、闲雅的气息。

下片写眼下境况,虽然也有「杨柳风柔,海棠月澹」的宜人风光,但对一个正独自倚阑的仕途失意者而言,这些只能徒增他的寂寞怅恨。

上阙是灯影人影,软玉温香,下阙则是风柔月淡,冷冷清清,这样的安排,使人觉得前者更加温暖,令人向往,后者则更为凄凉难熬。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0d4da786c75a557714dd2dda7eafc55f.gif

ste0302 發表於 2025-4-7 05:08 | 顯示全部樓層
《小阑干》词境结构析微——兼论萨都剌词中的时空对照艺术

萨都剌此阕《小阑干》诚为元词中时空对照之典范。全词以"去年-今年"的时空框架建构双重意境,其艺术张力不仅在于表象的今昔对比,更在于深层的情感结构与意象系统的精密配合。

上阕"凤凰池"之典,非徒指中书省官署,实暗用《晋书》荀勖"凤凰池"典故,喻清要之职。银烛、弹丝、沉水香、梨云诸意象,构成封闭性的富贵空间:烛影摇红为视觉温暖,夜弹丝竹为听觉愉悦,沉香氤氲为嗅觉享受,梨云暖梦为触觉体验。四重感官交织的"深院绣帘垂",恰似李商隐"碧城十二曲阑干"的朦胧意境,营造出士大夫理想的雅致生活图景。

下阕转入开放式自然空间,"杨柳风柔,海棠月淡"八字,暗合宋人"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句法而别出新意。风柔月淡本属良辰美景,然冠以"冷落江南夜",则顿生"以乐景写哀"之效。此中暗藏视觉逻辑的倒置:上阕由室内陈设(银烛、绣帘)延展至整体氛围,下阕则由宏观夜景(江南夜)聚焦到微观景物(杨柳、海棠)。这种观察视角的缩放变化,恰与词人心理的扩张收缩形成同构。

词牌选择尤见匠心。《小阑干》调式短促,上下阕各五句的对称结构,天然适合今昔对照。萨都剌更在句式上制造呼应:上阕"沉水香消,梨云梦暖"的并列结构,与下阕"杨柳风柔,海棠月淡"形成镜像,而"暖"与"冷"的温度反差,正是词眼所在。结句"独自倚阑时"之"阑",既实指阑干,又暗扣词牌,将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文学空间三重维度绾合为一。

此词深得唐宋词遗韵而自有新变。较之晏几道"去年春恨却来时"的直抒胸臆,萨都剌更重意象系统的对立营构;较之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的明快节奏,此词又以绵密物象传递含蓄愁思。元代文人处异族统治之下,其词作往往在富贵气象中暗藏身世之感,萨都剌此词正是以精微的时空艺术,完成了对士人双重境遇的文学编码。
李若藏 發表於 2025-5-11 09:23 | 顯示全部樓層
《小阑干》词境探微及萨都剌仕隐矛盾的心理图式

萨都剌此阕《小阑干》以时空对照为经纬,熔铸五代花间词之婉丽与元代士人特有的苍凉于一体。上阕"凤凰池"用《晋书·荀勖传》典,非仅实指翰林院,更暗含"台阁清贵"的文化记忆。"银烛弹丝"与"沉水香消"二句,通过视觉(烛影)、听觉(丝弦)、嗅觉(沉香)的多重感官铺陈,构建出封闭性的宫廷美学空间。而"梨云梦暖"化用王建"梨花云"意象,将政治理想包裹在朦胧的春梦中,恰与下阕"海棠月淡"形成色温的微妙对应——前者暖色虚写,后者冷色实描。

下阕"江南夜"的地理转换颇具深意。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后,江南成为贬谪文人的精神原乡。萨都剌以"冷落"与"心事"直抒胸臆,较之南宋遗民词人的隐晦笔法,更显北曲影响下的直白特质。"杨柳风柔"看似闲笔,实暗含《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时空错位感。末句"独自倚阑"之"独",与上阕"深院绣帘垂"的封闭空间形成行为呼应,然一为主动疏离,一为被动禁锢,折射出元代色目文人(萨都剌为回回人)在汉文化语境中的双重孤独。

此词艺术特质有三:其一,以"沉水香"(上阕)与"海棠月"(下阕)构成嗅觉与视觉的蒙太奇切换;其二,"梨云"(上阕虚景)与"杨柳"(下阕实景)形成植物意象的虚实对照;其三,结句化用温庭筠"独倚望江楼"句式而注入北人气骨。萨都剌作为元诗四大家之一,此词既承周邦彦《少年游》"锦幄初温"的铺叙手法,又开明代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的时空意识,在词史演进中具有枢纽意义。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