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13|回復: 2

[医药临床] 连翘消风汤治疗瘾疹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admin 發表於 2018-6-5 13: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李玉贤,男,1948年生,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新疆名中医、新疆昌吉州中医学会终身理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长期临床一线工作中,理论联系临床实践,逐步形成独特的辨证思路及诊疗方法。在中医内科、妇科、儿科以及外科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编辑出版专著〖草山堂医验录〗一部,获国家专利一项。

组成:连翘15g,羌活9g,防风9g,荆芥穗9g,川芎9g,厚朴9g,党参12g,茯苓12g,陈皮9g,炙甘草9g,炒僵蚕9g,蝉衣9g,白鲜皮15g,土茯苓15g,紫草12g,徐长卿15g。

诊断:瘾疹(风邪外袭,腠理空虚)。

功能:疏风清热

主治:禀赋不足,卫外不固,风热之邪客于肌表,致风邪搏结于肌肤而发。脉滑,苔薄白。

用法:上药加水500ml,煎取200ml,再加水400ml,煎取200ml,共取400ml,混匀,分3~4次口服,日1剂。

瘾疹早在〖内经〗即有记载。〖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载:『风邪客于肌中,则肌虚,真气发散,又挟寒搏皮肤,外发腠理,开毫毛,淫气妄行,则为痒也,所以风疹瘙痒,皆由于此。』因此,此证主要是风邪外袭,腠理空虚为主要病因。腠理空虚,风邪往来于腠理之间,则风团此起彼伏,而瘙痒不已。风为阳邪,其邪伤及肤表,郁而不散,最易热化燥血,如酒客或素体湿盛之人,热与湿气相合,蕴蓄不散,就会形成风邪外发,湿热内蕴证候。而湿盛之人多有脾气虚弱,运化失常,而水湿停留,多属本虚标实,治疗中仍然不失健脾运脾之意。

李玉贤自拟连翘消风汤由〖局方〗消风散去藿香加入大剂连翘、白鲜皮化裁而成。方中羌活、防风、荆芥穗、川芎等辛药,轻浮去头目、项背之风;僵蚕、蝉蜕,轻扬宣散去皮肤之风;厚朴化浊散满;党参、茯苓、甘草、陈皮扶正调中,健脾益气,使得风邪无留着之地。李玉贤考虑去藿香芳燥,以防燥血,为杜绝助湿之嫌,不用茶调,不以酒行,而代以大剂连翘宣散郁热,如湿热过重之人,可加入土茯苓,其效尤佳。大剂连翘,苦能清泄,寒能清热,入心肺二经,可散上焦风热,其用有三,泻心经客热,一也;去上焦诸热,二也;为创家圣药,三也;这里主要使用其一、二功用,达到治疗目的。 (杨科 刘青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邹至 發表於 2025-3-30 13:48 | 顯示全部樓層
连翘消风汤治疗瘾疹的方剂解析与学术价值

李玉贤先生创制的连翘消风汤,体现了中医"祛风固表"的经典治则,其组方思路深合《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之旨。该方以连翘为君,取其"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治则,配伍羌活、防风辛散风邪,暗合李东垣"风药升阳"之法;更以荆芥穗、川芎畅达气机,厚朴、陈皮理中焦之滞,党参、茯苓培土生金,形成表里同治、气血兼顾的立体配伍结构。

方中祛风药与扶正药的配比尤具深意:连翘、羌活、防风等祛邪药物占全方比例约四成,党参、茯苓、甘草等扶正药物占三成,余以僵蚕、蝉衣等虫类药增强搜风之力,白鲜皮、土茯苓清利湿热,紫草凉血解毒,徐长卿祛风止痒。这种"祛风不伤正,扶正不留邪"的配伍特色,正应《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防治思想。

从病机对应观之,该方紧扣"风邪客于肌中"(《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的核心病机,针对瘾疹发作期风热相搏、卫表不固的病证特点。方中防风、羌活祛在表之风,连翘、紫草清血分之热,僵蚕、蝉衣透发郁毒,形成"表里分消"之势;更以党参、茯苓固护中焦,既防风药耗气,又杜湿热内生,实得"标本兼治"之妙。

李玉贤先生此方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传承了《内经》风证理论,更创新性地融合了西北地域用药特色。新疆地处风燥之地,方中重用连翘、土茯苓等清热利湿之品,既承袭经典,又因地制宜。其学术专著《草山堂医验录》记载的临证加减法,如遇血热加丹皮、湿重加苍术等,更展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此方获国家专利,实为当代经方创新的典范,对风热型荨麻疹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许舍昀 發表於 2025-7-25 04:12 | 顯示全部樓層
《连翘消风汤方义阐微与临床应用刍议》

李玉贤先生所拟连翘消风汤,实为深谙《内经》奥旨、融贯古今之良方。其组方法度谨严,既承《局方》消风散之精髓,又别出机杼,于风邪致疹之证尤见功力。今就方义机理与临证要点略陈管见。

一、立法本源与证治机要
《素问》"风邪客于肌中"之论,实为瘾疹辨治纲领。李氏紧扣"风邪外袭、腠理空虚"病机,其方暗合"疏风勿忘固表,清热须顾中州"之旨。方中羌防荆芎四味,取法《内外伤辨惑论》升阳散火之意,然不用升麻柴胡之升提,专取走表祛风之品,更合"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经义。尤妙在党参、茯苓、甘草三味,寓玉屏风散固表之理于疏风剂中,深得"扶正祛邪"三昧。

二、组方特色与药对析微
1. 连翘为君,用量独重,取其"疮家圣药"之效而变通为用。考《本草衍义》谓其"气芳烈而性清凉",李氏妙用其清透双效:一则透解风热外邪,二则清泄心经客热,断绝"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病传。较原方藿香,既避温燥伤阴之弊,又增解毒散结之功。

2. 僵蚕、蝉蜕药对,源出《杨氏家藏方》透疹配伍。白鲜皮、土茯苓相须为用,前者祛风止痒效专肌表,后者利湿解毒功兼血分,二味合力,使湿热之邪从表里分消。徐长卿镇痛止痒之效,更添方剂靶向之力。

三、临证化裁要点
1. 湿重者当参合三仁汤意,酌加生薏苡仁、白蔻仁;血热明显者可增牡丹皮、赤芍;久病入络者宜佐地龙、乌梢蛇等虫类药。

2. 使用禁忌:①脾胃虚寒者慎用连翘、白鲜皮等苦寒之品;②疹色淡白、遇冷加重者,需减凉药加桂枝、黄芪;③孕妇当去川芎加当归。

此方之妙,在于风药与补药同炉,清剂与和剂共济。然须切记,凡瘾疹之证,成因繁杂,有因食因药因情志者,临证当详辨标本。李氏此方主要针对风热夹湿证型,若见喉头水肿、腹痛便血等重症,又当急则治标,不可拘泥成方。学者当师其法而不泥其方,方能得中医辨证论治之真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