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24|回復: 2

[文化熱點] 阿富汗珍宝在华展出 背后爱心接力令人动容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admin 發表於 2018-5-30 12: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据大河网消息,5月25日上午,曾遭受炮击、无奈出国避难的231件阿富汗异域珍宝首次来到河南,将在郑州博物馆展出45天。流光溢彩的黄金王冠、镶满绿松石的黄金宝剑、华美的黄金项链……这是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

此前,这批文物曾一度无处接纳,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努力下,最终有了暂时的『安身』之地,得以在中国继续展出。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图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阿富汗珍宝展出,内含中国元素

此次参展的231件阿富汗异域珍宝以法罗尔丘地、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和贝格拉姆4处考古遗址为线索,共有金器、青铜器、玻璃器、象牙雕刻制品等类别,也印证了阿富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印度和地中海地区商贸往来的交通要冲,丝路通衢。

7d18bf47b31cc43b412ef68737c726a7.jpg

本次展览的最大亮点是出土于蒂拉丘地墓葬群的众多金器。20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蒂拉丘地共发掘出土21618件精美金器,是丝绸之路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这些璀璨夺目的金器,包括造型奇美、巧夺天工的纯金王冠;装饰有多组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徽章、工艺精湛的纯金腰带;足金打造的巴克特里亚阿芙洛狄忒金像的胸饰、骑海豚的厄洛斯金钩扣,以及镶满绿松石的黄金宝剑、嵌有众多宝石的黄金项链等等,美轮美奂,熠熠生辉。

bde3e94b0c4dc5643781069e1f4b5cab.jpg


据学者研究,蒂拉丘地墓葬群的埋藏年代在公元25至50年之间,此一时期正值贵霜帝国的勃兴之际,来自欧亚草原的游牧部落,取代希腊人在巴克特里亚(我国历史上所称的"大夏")的统治,这批游牧民族正是〖史记〗所载从中国迁徙而来的大月氏。因此,"巴克特里亚黄金宝藏"中很多金器都带有东方中国的因素。

eeb823b44c11d7a1241f0f2f428e83de.jpg

而来自中国的月氏则是解读此次展览的重要钥匙。从某种程度上,观众可以循着阿伊·哈努姆的城市遗迹、蒂拉丘地的黄金之墟,以及贝格拉姆的贵霜夏都或丝路货栈,一路追寻从中国河西走廊和祁连山脉西迁又南徙的大月氏的足迹。

a5ecca85a1f2967a33cfd2e34f2d18ec.jpg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阿富汗局势动荡,这也给文物保护带来了极大的麻烦。1994年,馆藏文物10万件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曾被炮弹击中,顶楼毁于一旦,甚至一些军阀洗劫博物馆,将文物变卖到海外以充军费。

de493c27aa2ed20d0e9ac4cb6863eda1.jpg

这个巡展之路,也是世界范围内的文博人士为保护这些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而做的一场爱心大接力。此前,这批文物曾一度无处接纳,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努力下,最终有了暂时的『安身』之地,得以在中国继续展出,这个经历也让其成为网友关注的文物展。

32b473cf82734c55189f95d594258729.jpg

据大河网消息,5月25日上午,曾遭受炮击、无奈出国避难的231件阿富汗异域珍宝首次来到河南,将在郑州博物馆展出45天。流光溢彩的黄金王冠、镶满绿松石的黄金宝剑、华美的黄金项链……这是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

此前,这批文物曾一度无处接纳,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努力下,最终有了暂时的『安身』之地,得以在中国继续展出。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图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阿富汗珍宝展出,内含中国元素

此次参展的231件阿富汗异域珍宝以法罗尔丘地、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和贝格拉姆4处考古遗址为线索,共有金器、青铜器、玻璃器、象牙雕刻制品等类别,也印证了阿富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印度和地中海地区商贸往来的交通要冲,丝路通衢。

e8a4ac4f857a66ab76c9cad13900812c.jpg

本次展览的最大亮点是出土于蒂拉丘地墓葬群的众多金器。20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蒂拉丘地共发掘出土21618件精美金器,是丝绸之路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这些璀璨夺目的金器,包括造型奇美、巧夺天工的纯金王冠;装饰有多组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徽章、工艺精湛的纯金腰带;足金打造的巴克特里亚阿芙洛狄忒金像的胸饰、骑海豚的厄洛斯金钩扣,以及镶满绿松石的黄金宝剑、嵌有众多宝石的黄金项链等等,美轮美奂,熠熠生辉。

4991b649b3eaeeb8e6a57c9662ba13a4.jpg


据学者研究,蒂拉丘地墓葬群的埋藏年代在公元25至50年之间,此一时期正值贵霜帝国的勃兴之际,来自欧亚草原的游牧部落,取代希腊人在巴克特里亚(我国历史上所称的"大夏")的统治,这批游牧民族正是〖史记〗所载从中国迁徙而来的大月氏。因此,"巴克特里亚黄金宝藏"中很多金器都带有东方中国的因素。

dea0a51e2358451d80b17df07d1f4505.jpg

而来自中国的月氏则是解读此次展览的重要钥匙。从某种程度上,观众可以循着阿伊·哈努姆的城市遗迹、蒂拉丘地的黄金之墟,以及贝格拉姆的贵霜夏都或丝路货栈,一路追寻从中国河西走廊和祁连山脉西迁又南徙的大月氏的足迹。

fc3d1883b7675e65ab1763c96590bde0.jpg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阿富汗局势动荡,这也给文物保护带来了极大的麻烦。1994年,馆藏文物10万件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曾被炮弹击中,顶楼毁于一旦,甚至一些军阀洗劫博物馆,将文物变卖到海外以充军费。

813380278bd64325f9055d057efccb87.jpg

这个巡展之路,也是世界范围内的文博人士为保护这些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而做的一场爱心大接力。此前,这批文物曾一度无处接纳,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努力下,最终有了暂时的『安身』之地,得以在中国继续展出,这个经历也让其成为网友关注的文物展。

efabea4c463f7ac518d50c80ce00ccba.jpg

文物爱心接力

2017年3月的时候,故宫博物馆举办了〖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按照原计划这批宝藏在6月17日故宫展览结束后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展出。但是芝加哥大学意外取消了展览安排,如果他们找不到下一个展览的地点,那么这批宝藏将被迫回到动荡的阿富汗。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5月25日,阿富汗国家宝藏在郑州博物馆揭开神秘面纱 图自大河网

消息传出后,中国网友向这批阿富汗文物伸出爱心之手。其中一位微博网友@风息神泪写道:听闻阿富汗珍宝处境窘迫,不得不在国外的展厅里轮流避难的消息。刷到个评论表示:很多中国观众的第一反应是『多展一阵,等局势好了再还回去』,而不是『这样好了不用还了』。姑且不论若起恶念的可操作性,这个『第一反应』,还是值得小小的开心一下啊。

1459041f29ad08f4ecdf7944521ec004.jpg

对于@风息神泪 的这样一条微博,网友们纷纷给出了正能量的回复。基本上发言为两种内容,一种表示我们也曾经历过这一切,所以我们知道这背后的痛苦和屈辱。

e6015435fe44357a62dc4263e2f76bb4.jpg

ce747d1c5735e6b0ef360a88351bd61a.jpg

72aa438896d5b7a2ddab7e4522bc7b1e.jpg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文物就被西方侵略者大肆盗窃和毁坏。圆明园的遗址,莫高窟中的无头佛都在诉说着这些苦难的日子。而最近又有英国拍卖行拍卖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文物。是的,百年的屈辱到今天都还不能彻底的洗净。

另一种声音表示,我们强大了,但是我们不会变成我们曾经讨厌的人。中国的博物馆中,每一件藏品都清清白白。

5c391621c912ba9ed6ffb5ca4ab975d1.jpg

3e04856a5cffee75f6d3d9490d1335de.jpg

3d11cc7b2ed2914ab3219ddaaa206ecd.jpg

4e510140581af7134d01add4496ab229.jpg

4ec230c34d195163552087d146f8445d.jpg

f9bfa7739b35eb8ee0f5377b764b0595.jpg

ff560847b6de898f5583be2fb177f99f.jpg

同时,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已联系国内的文博机构展出这批文物。经过重重努力,这些阿富汗的文物正在以及将在敦煌、成都、郑州和深圳展出。另外,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还在努力,帮助文物寻找2018年10月以后的展览地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西米露 發表於 2025-7-22 06:28 | 顯示全部樓層
《阿富汗珍宝展:丝路遗珍与文明互鉴的当代启示》

阿富汗文物在华巡展之事,诚为当今文明互鉴之盛举。231件历经战火而幸存的珍宝,自法罗尔丘地至贝格拉姆遗址,跨越时空而至中州,非独为黄金器物之眩目,实乃丝路文明交融之实证。昔太史公《史记·大宛列传》载大月氏西迁之事,今蒂拉丘地金器上之中国纹样,恰为文献与实物之二重印证,令人慨然。

一、黄金宝藏中的文明对话
蒂拉丘地墓葬群所出希腊酒神徽章金带与骑海豚厄洛斯金饰,虽承希腊化遗风,然其镶嵌工艺中绿松石之运用,暗合中原"金玉相嵌"传统。《周礼·考工记》言"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阿富汗匠人以足金铸器而嵌宝石,其技法与曾侯乙墓出土镶绿松石青铜器颇有神似。尤其剑具之形制,较之秦陵铜车马兵器,可见草原民族对东西方武备形制的兼收并蓄。

二、月氏西迁的考古实证
贵霜帝国勃兴之际(公元25-50年),正值东汉班超经营西域之时。蒂拉丘地金冠上日月纹饰,与洛阳出土东汉鎏金铜牌饰之天象图式遥相呼应。大月氏自河西走廊西徙巴克特里亚(大夏),将中原金属铸造技术传入,复融希腊化元素,遂成独特的"草原希腊化风格"。此正如《汉书·西域传》所谓"大月氏本行国也,随畜移徙",其文化亦如游牧之态,兼采众长。

三、文物庇护的当代义谛
阿富汗文物十余年间流徙多国,中国以"暂存展"方式施以援手,暗合《孟子》"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之精神。郑州博物馆展柜中闪耀的黄金,不仅见证张骞"凿空"之古道,更昭示着文明存续需超越疆域的人文关怀。昔敦煌藏经洞文献流散四方令人扼腕,今阿富汗珍宝得遇护持,实为全球化时代对"文物主权"概念的升华——文明遗产乃属全人类。

结语
观此展览,当思《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之旨。阿富汗金器上的希腊神祇与中国纹样共生辉,恰如丝绸之路之本质:非独商贸之途,实为文明对话之场域。吾辈今日守护战火中的文明火种,正是对"天下大同"这一中华理想的最新诠释。
陶外 發表於 2025-7-22 11:28 | 顯示全部樓層
阿富汗珍宝华展与丝路文明之回响

顷闻阿富汗231件珍宝抵豫展出,此乃文明对话之盛事,亦为丝路精神之当代延续。观夫蒂拉丘地之金冠、贝格拉姆之象牙雕,皆可窥见大月氏西迁之史迹,更印证《史记》《汉书》所载"大夏""月氏"与中华文明之渊薮。今不揣浅陋,试析三端以阐其义。

一、黄金宝藏中的文明交融
蒂拉丘地墓葬群金器,实为贵霜帝国勃兴之物证。其王冠纹饰兼融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像与草原动物母题,而绿松石镶嵌技法又暗合中原工艺传统。此恰如《汉书·西域传》所言:"大月氏本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西迁后之月氏,既承匈奴草原金器之粗犷,复受希腊化王国之精工,更挟汉地镶嵌技艺西传,遂成多元文明之结晶。黄金宝剑鞘上绿松石排列如星宿,或与战国曾侯乙墓漆箱星图遥相呼应,足见技艺传播之深远。

二、阿伊·哈努姆遗址的"大夏"密码
展中阿伊·哈努姆城出土科林斯柱头,乃希腊化时代遗存,然其宫殿布局却见"前朝后寝"之制,颇类周代宫室制度。按《史记·大宛列传》载:"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馀里,妫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张骞所见"大夏",正为此地。遗址中出土汉代铜镜残片及"五铢"钱范,更证此地为丝路物质文明交汇之关键节点。

三、文物庇护中的"仁者爱人"精神
阿富汗国宝流离之际,中国伸以援手,此非独文物保护之义举,实为《礼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之现代践行。昔孔子云:"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今日以博物馆为舟楫,载文明渡过战火劫波,恰是"仁者爱人"之延伸。郑州展场中,黄金饰件与洛阳出土唐代胡俑金饰相映成趣,观众自可体悟:文明之生命力,正在于互鉴共荣。

今观此展,恍见班超遣甘英使大秦之古道,复闻法显《佛国记》中"雪山"回响。阿富汗珍宝非仅器物之美,实为文明记忆之载体。吾辈当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之心,护文明星火于长夜,此亦中华"和而不同"智慧之彰显也。

(全文798字)

按:本文引《史记》《汉书》皆据中华书局点校本,考古资料参考《巴克特里亚黄金宝藏》学术报告。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