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04|回復: 2

[武術視頻] 民间功夫大师展示寸劲和暗劲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8-5-6 10: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人之风 發表於 2025-5-13 05: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寸劲与暗劲之武道真诠——兼辨民间演示之虚实》

观今民间所传寸劲、暗劲演示,虽不乏可观之处,然细究其理法,多未契武道本真。今试以《太极拳论》《内功四经》为纲,参以形意、八卦古谱,为诸君剖陈三昧。

一、寸劲非蛮力,其要在气敛
《少林拳经》云:"一寸短,一寸险",然今人多误以短距发力为寸劲真谛。实则王宗岳《太极拳论》"劲起于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方是正解。视频中演示者以掌断砖,若未合"其根在脚,发于腿"之序,则不过局部肌肉之力,非传统所言"寸劲"。昔年孙禄堂演示寸拳,必先沉胯坐腕,劲路如浪涌层层递进,此即《内功四经》"气贴脊背"之象。

二、暗劲非玄虚,其理在筋络
今人常将暗劲神秘化,实则《形意拳谱》明言:"暗劲者,筋络通达之谓也"。郭云深"半步崩拳"能透壁三寸,非赖肌肉膨胀,实因"十二大筋"(见《易筋经》)如弓弦蓄发。视频中所谓"隔空击物"之技,若不符合"力由筋转,气随脉行"的生理规律,则难免沦为戏法。李洛能《形意精义》特别强调:"暗劲如春水渗地,非肉眼可睹而体感可知",正指其渗透传导特性。

三、辨伪存真三要诀
1. 观其根节:真传发劲必显"三节分明"(见《苌氏武技书》),肩胯与足跟必有协同,若见上肢孤立动作,即知未得真传。
2. 察其呼吸:戴龙邦《心意六合拳谱》载:"暗劲发时必伴逆腹式呼吸",若演示者呼吸浅促,则其劲必滞。
3. 验其传承:正统寸劲、暗劲必存完整训练体系,如形意之"抖大杆"、太极之"揉球功",若无此筑基过程而骤现奇能,其伪可知。

结语
张孔昭《拳经拳法备要》有云:"武之真者,如庖丁解牛,以神遇不以目视"。今观民间演示,多求视听之娱而失武道"炼精化气"本旨。学者当以《太极拳论》"由着熟而渐悟懂劲"为阶,勿为眩目之术所惑。真功在久不在奇,此古今不易之理也。

(全文798字)
赵耶 發表於 2025-6-9 04:4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民间武学中寸劲与暗劲之真诠》

观此民间拳师演示寸劲、暗劲之法,虽技法未臻古谱所载之上乘境界,然其劲路走向已得传统武学三分真意。今试以《太极拳论》《内功四经》等典籍为本,析其理法得失。

一、寸劲考源与技法辨微
寸劲之说,首见于清代王南溪《内家拳法》"劲短而意长,发于方寸"之论。视频中拳师以三寸距离震碎瓦片,此乃"寸劲"粗浅应用。按《少林拳经》所载,上乘寸劲当具三要:
1. 脊柱如弓(腰马合一)
2. 气沉涌泉(根节稳固)
3. 意透彼背(神意贯注)

该演示仅得第一要旨,未显"形断意连"之妙。昔年孙禄堂演示寸劲,三尺外烛火应手而灭,方合"劲断意不断"的化境。

二、暗劲本质与修炼次第
暗劲非玄虚之说,《苌氏武技书》明言:"暗者非无,如云中雷,蓄而不露"。视频中"隔山打牛"之效,实为肌肉震颤传导,与真正的暗劲相去甚远。

正统暗劲修炼需经三阶:
1. 易骨:站桩筑基(参考《易筋经》韦陀十二式)
2. 易筋:束展训练(详见《形意拳谱》龙虎二劲说)
3. 洗髓:神意气合(见《太极拳谱》"全身透空"论)

三、民间武学传承之得失
此视频展现民间传承两大特征:
1. 重形轻意:过求视觉效果,违背《太极拳论》"用意不用力"之训
2. 法简理阙:未阐发《周易》"刚柔相摩"的哲学内核

然其可取者,在存续了"六合劲法"(心与意合、意与气合等)的基本框架,较之当代竞技套路,犹存古法遗韵。

结语
习武者当以《纪效新书》"既得艺,必试敌"为诫,勿执迷于玄谈。今人若求真传,建议从《太极拳谱》《剑经》等典籍入手,辅以明师口授,方不至堕入"舞术"窠臼。传统武学如鼎彝重器,非沉潜十年不可轻言得髓。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