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25|回復: 2

[医药临床] 破格救心汤治疗心力衰竭

[複製鏈接]
蔡晶晶 發表於 2018-5-3 14: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破格救心汤出自中医大家李可,是李可多年临床心血的结晶和治疗急危重症疑难病的一张王牌。湖北省十堰市中西医结合(红十字)医院中医经典病房对患者余某使用破格救心汤治疗,半年随访疗效满意,分享如下:

患者余某,男72岁,反复因冠心病、心力衰竭多次住院,于该市三甲综合医院出院3日后再发。于夜间子时,突然心悸胸闷、端坐呼吸、暴喘痰壅、喘息欲绝。入院诊断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病情危重,已属弥留之际。切脉散乱,但按下三部趺阳、太溪、太冲三脉,尚属细弱可辨。此症子时濒危未死,子时后阴极阳生,尚有一线生机。11~1时,一日中阳气最盛,十二经脉运行心经当令,本经自旺。若病情既未恶化,便是生机未绝。遂投破格救心汤大剂,以挽垂绝之阳而固脱,加涤痰汤豁痰。用药如下:制附子150g,干姜、炙甘草各60g,高丽参30g,生龙牡、活磁石粉各30g,麝香0.5g(冲),胆南星20g,石菖蒲20g,鲜生姜30g,大枣10枚,姜汁1小盅(兑入)。病情危急,上药加开水3000ml,武火急煎,随煎随灌。不分昼夜。

2月20日二诊:得悉于一日内服完上方,午时过后汗敛喘定,厥冷退至肘膝以下,手足仍冰冷,面色由灰败转为萎黄,紫疳为退,痰鸣大减,精神好转。六脉迟细弱,52次/min,已无雀啄、屋漏脉之象,回生有望。嘱原方附子加足200g,余药不变,日夜连服2剂。

2月21日三诊:患者气息微弱,声如蚊蚋,四肢回温,可以平卧,知饥索食。脉沉迟,58次/min,已无代象。喉间痰鸣消失,腿已不肿。为大剂量附子破阴回阳之效。真阳一旺,阴霾自消,病已脱险,元气未复。续给原方3剂,去胆南星、石菖蒲、麝香,附子减为150g。加山萸肉、枸杞子、山药、补骨脂、仙灵脾各60g。补肝肾、益气固脱,每日1剂,煎分3次服。

2月24日四诊:诸症均退,食纳渐佳,已能扶床慢行,前后四诊,历时6天,大用附子,回阳救逆痊愈。将原方制成小蜜丸,每次20丸,日3次,口服巩固治疗。3月随访,患者效佳,半年随访,诸症消失,未再复发。(蔡晶晶 湖北省十堰市中西医结合(红十字)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金不右 發表於 2025-5-23 02:2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破格救心汤救治心衰垂危之枢要》

李可先生所创破格救心汤,实为仲景四逆汤类方之绝诣变通,其要旨在于"重剂扶阳,破格救逆"。观此案救治过程,深契《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之训,尤当为当代中医急症救治之范式。

一、辨证枢机在于脉诊
患者子时暴喘脉散,然趺阳、太溪、太冲三脉细弱可辨,此乃《难经》所谓"脉有根本,人有元气"之征。李氏脉法独重三部九候,趺阳候胃气,太溪察肾阳,太冲诊肝气,三脉不绝即生机未泯。更因子时一阳初生,心经当令,故断为"阴极阳生"之转机,此正合《伤寒论》"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之旨。

二、组方精义剖析
方中附子用至150克,直追仲景白通汤法度。佐以高丽参大补元气,龙牡、磁石镇摄浮阳,尤妙在麝香通窍,乃取《苏沈良方》至宝丹意。更以涤痰汤豁痰开闭,实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金匮要略》)之妙。全方暗合"回阳救逆、开窍涤痰、固护元气"三法,非深谙《伤寒杂病论》者不能为此。

三、用药法度启示
1. 附子逐日加量至200克,正应《神农本草经》"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之效。现代药理证实其强心成分乌头类生物碱需足量方显效,然必佐炙甘草、干姜解其毒。
2. 阳回即减附子量而增补肝肾之品,遵"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景岳全书》)之则。山萸肉、枸杞子之用,深得张锡纯来复汤精髓。
3. 危急时武火急煎、昼夜连服之法,实本《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大病须用大药"之训。

此案启示:治疗心衰危候,当突破常规剂量束缚。然必须严格把握三点:①精确辨证属阴盛格阳;②配伍严谨以制毒性;③密切观察"阳回"指征。李氏云"附子为百药之长",然非精于脉理者不可轻用。今观此案疗效,足证经方活用之妙,惟愿后学勿徒羡其效而忽其法,当于经典中求本源,方得中医急救之真谛。

(全文798字)
暂用中文名 發表於 2025-6-8 02:43 | 顯示全部樓層
《破格救心汤救治心衰危证之临证思辨》

李可先生所创破格救心汤,乃熔伤寒六经辨证与温病卫气营血理论于一炉,其组方精义实承仲景四逆汤类方之薪火,而于回阳固脱法中别开生面。本案救治心衰垂危之证,尤见"阳主阴从"之奥旨,今试析其理法方药要义。

一、病机辨治枢要
患者子时暴喘欲绝,脉现散乱而趺阳三脉未绝,此《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之谓也。李可先生尝言:"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本案心肾阳衰、痰浊壅肺之候,正合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之纲。方中附子用量迭至200克,非孟浪之举,实遵《伤寒论》"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之训。现代药理证实,附子强心成分配伍人参皂苷,可协同改善心肌收缩力,此乃"形精之辨"的现代诠释。

二、方药配伍玄机
本方以四逆汤为底,合参附龙牡救逆汤、来复汤等古方精粹。尤妙在麝香与姜汁的运用:麝香辛香走窜,能助药力直透血脑屏障,现代研究显示其可改善微循环;姜汁为引,既制附子毒性,又合"辛甘化阳"之理。磁石、龙牡潜镇浮阳,暗合"阴平阳秘"之旨。后期加入山萸肉等补益肝肾,正应《景岳全书》"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训。

三、时空医学印证
择子时用药深含"天人相应"之道。《类经图翼》谓:"子时一阳生,为经脉周流之始"。现代时间医学证实,人体糖皮质激素分泌及迷走神经张力在此刻发生节律性变化,中药择时给药可增强药物敏感性。本案午时汗敛喘定,恰印证阳气来复之机。

此案启示:经方运用贵在"守正通变"。破格救心汤之"破格",非谓背离经旨,实为突破常规剂量桎梏。然须强调,大剂附子应用必遵三原则:辨证精准、煎煮得法、配伍严谨。当代中医临证,当以经典为基,参合现代医学监测手段,方能使古方焕发新生。

(本文所述方药运用需在注册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附子等有毒药物必须规范炮制使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