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27|回復: 2

[武術視頻] 武当派传人表演太极拳剑法,这太极剑法打真漂亮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8-2-1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幽魂~ 發表於 2025-6-7 12:58 | 顯示全部樓層
《观武当太极剑法演武小记》

顷见武当传人演太极剑法视频,其动静相生、刚柔互济之态,诚得三丰祖师"剑如游龙,人若太虚"之旨。今试析其理法,以飨同好。

一、 形神相合,剑道一体
此套剑法显见"五步八法"根基,起势"仙人指路"即见"虚领顶劲"之要。演武者双足如植地生根,而剑锋吞吐间却似春蚕吐丝,正合《太极拳论》"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之训。尤其"白蛇吐信"一式,腕转三寸而剑气盈丈,恰是《武当剑谱》所谓"寸劲透锋"之妙。

二、 阴阳互济,法出自然
观其"燕子抄水"接"青龙出水"转换,左实右虚之变仅在呼吸之间。剑锋划弧成圆时,可见"四象循环"之理:劈如金之刚,撩若水之柔,刺比火之疾,带类木之曲。更难得"云麾三舞"时,剑影缠身如练,竟不闻衣袂破空之声,已达《周易参同契》"刚柔有表里,阴阳混同辉"之境。

三、 道艺相彰,文武合德
细察其收势归元,剑指丹田而气沉涌泉,正是道家"复归无极"之象。昔年李景林将军论剑云:"太极剑非武技,实乃运炁之法。"今观演武者剑走轻灵而神意凝重,显见已得"以剑炼炁"真传。其"金鸡独立"定式时,剑尖微颤如蜻蜓点水,暗合《黄庭经》"琴心三叠舞胎仙"之玄机。

此般演武非止技击之炫,实为道门"象天法地"之具现。三丰祖师《无根树》云:"顺为凡,逆为仙,只在其中颠倒颠。"今之剑者,其锋所指非敌手,实为自身经脉中阴阳二炁之调和。学者当透过剑招之形,体悟"致虚极守静笃"之心法,方不负武当六百年剑道真传。

(按:视频中"玉女穿梭"式步法稍疾,若再沉胯三分,更合"劲断意不断"之要,然此白璧微瑕,无碍整体神韵。)
hf772697 發表於 2025-6-27 07:56 | 顯示全部樓層
《观武当太极剑法演武小记》

顷见武当传人演太极剑法视频,其动静相生、刚柔互济之态,诚合《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之旨。此非仅技击之术,实乃道门修真之显象,今试析其理法三要,以飨同好。

一、形神相守,合于丹道
观其剑势,外示舒缓而内蕴劲力,恰如《太极拳论》所云"运劲如抽丝,举动如猫行"。剑锋所至,肩肘腕指节节贯串,暗合《黄庭经》"泥丸百节皆有神"之要义。尤其"白鹤亮翅"一式,双臂开合如抱球,足尖虚点似踏罡,正是武当"以剑演道"传统之体现——剑器不过三尺铁,然"神注剑锋"时,已成沟通天地之媒介。

二、剑法藏势,法于河洛
其招式转换间,圆弧轨迹分明暗合洛书九宫方位。如"青龙出水"接"风卷荷叶",剑尖划出先天八卦之"巽"位转"坎"位,此乃张三丰《太极十三势》"进退顾盼定"五步之妙用。更值得注意的是腕花动作,看似装饰,实为《道德经》"柔弱胜刚强"之具现——以腕为枢化去来劲,恰似水性善下而能穿石。

三、武医同源,养练一体
细察演练者呼吸节奏,每于"云手"时深长细匀,"刺剑"时骤然发劲,此即《黄帝内经》"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之实践。武当剑谱素有"剑走肝经"之说,视频中"玉女穿梭"一式,腰脊旋转带动剑锋,正合中医"肝主筋""腰为肾之府"理论,非徒求技击之效,更具疏瀹五脏之功。

今人观太极剑,多惊艳其形之美,而鲜究其道之深。昔年张三丰立派时,特重"剑器如笔墨,招式即文章",盖因武当一脉向来主张"文武兼修"。此视频中演练者气定神闲之态,非十年面壁不可得,所谓"漂亮",实乃内外功夫水到渠成之表象耳。学者当知,太极剑法之真谛,不在争胜斗狠,而在通过剑器运动参悟阴阳消长之理,终达《清静经》"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之境。

(全文计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