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17|回復: 2

[家庭教育方法] 孩子越来越磨蹭?都是因为他常听这两个字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8-1-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快点起床了,上学要迟到了;

快点吃,饭都凉掉了;

快点睡觉啦,明天起不来了;

作业怎么还没有做好啊?

你看你,出门都说了20分钟了,你到现在衣服都没穿好。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 每天,家长都要和孩子说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家长都得催一下孩子。

因为爸妈觉得孩子,太磨蹭了......

这就是今天和大家一起聊的话题:你家孩子磨蹭吗?

不是孩子磨蹭,而是......

小明妈妈说:我家孩子做什么事情都磨蹭,吃饭慢,写作业也慢...

每天一醒来我就叫孩子起床,等我早饭都做好了,发现孩子还在洗漱。好不容易等到他吃早饭,结果慢的呀,把我急得心里发慌!

每次都要在旁边催他,『快点吃,不然来不及了,要迟到了,爸爸妈妈都吃完等你多久了。』

结果他还不耐烦,还说最讨厌我们说这句话,有时候饭也不吃了。长这么大,也没见他哪次吃饭快点,每天早上,真的跟打仗一样,我真的是没办法了。

➤分析:

小明妈妈一直抱怨孩子做事慢,觉得孩子做事跟不上自己要求的节奏,就给孩子贴上了『磨蹭』的标签,却没有弄清楚:到底是孩子磨蹭,还是你觉得他比较慢?

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本来就跟大人不一样,他们吃饭比我们慢、洗漱比我们慢,不是因为故意磨蹭,而是他们的能力就仅此而已。

判定孩子是否磨蹭,不应该以家长的节奏为标准,真正的评判标准是同龄孩子的速度。

建议:

尊重孩子的节奏,不要以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允许孩子比你慢一些,更不要因为心急指责孩子。他们可能已经拼尽全力,只是还达不到你的要求,别太苛求你最爱的孩子。

他不是故意想拖拉,只是...

乐乐妈妈说:我家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做作业太慢!人家一个小时能做完的作业,她能拖成两个小时。

每次写作业,只要写的字稍微有点不整齐,她就要擦掉重新写。前两天,都晚上10点多了,我看她还没写完作业,我一急就说了她,结果把孩子弄哭了。

哎,看着心疼,但不催又不行,不催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我也知道她不是故意的,就是性子慢。但每次看到她弄到很晚不睡觉,我就压不住火要说她,说完又后悔,这可怎么办?

➤分析:

乐乐不是性子慢,更多是因为太追求完美。而这种意识,是家长和周围的环境无形中施加给孩子的。因为害怕做不到最好,所以孩子没自信,总是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

体现在写作业上,就是会用橡皮擦一遍遍修正答案;又或者是在考试的时候,总是不确定自己的计算结果,不仅写不完题,还经常把第一遍算对的题改成错的。

建议:

对于性子慢的孩子,爸妈们千万不要催促,不停的催促会让孩子变得焦躁不安,变得更加『完美主义』;你可以先收了他们的橡皮,让他们学会相信自己。

正确的引导,比催促、责骂更有效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

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到底是多长一段时间。

于是,你火急火燎地冲孩子嚷:『快点,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而孩子还以为5分钟是段挺长的一段时间,继续慢慢悠悠地该干嘛干嘛。

像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闹钟来帮忙,当你要求孩子『5分钟洗完脸』『10分钟写完生字』时,设定上相应的时间,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到底有多长。

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对家长要求干的事没兴趣,故意磨磨蹭蹭表达不满。

这种情况的话,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问清楚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件事,然后你们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得解决办法。

有的孩子磨蹭,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

比如,写作业的时候东瞧西看,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严重影响了效率。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就问问孩子都有哪些作业、想先做哪一门后做哪一门,提前在脑袋里有个规划。

到家后,不用先急着写作业,先把吃饭、喝水、吃水果、上厕所这一套都弄利索,然后开始写作业,而且在写作业途中不再允许随便吃东西。

这样时间一长,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保护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父母若想提醒孩子注意时间,可以尝试用以下几种方式,不必一直催促孩子。

将『赶快』变成『我希望』

比如:

赶快,我们还要去下一个地方。

变成

我希望我们能在半个小时后到下一个地方,我们车程有15分钟,所以现在差不多要去停车场了。

给孩子提供选择

比如:

如果我们10分钟内就能出门,我们看电影就不会迟到。如果不能,要么只能少看前面一段,要么只能明天再看了。

直接提醒孩子行动太慢的后果,但是这种提醒最好能够让孩子自己去想后果。

比如:

如果今天你10点还没有到培训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让孩子主动思考迟到的后果。

对于已经能够认识时间的孩子,也可以直接用时钟或者手表提醒他,让他看看时间。

如果还能进一步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按时完成该做的事情,会更好。

引导性的提问可以是这样的:

你有没有想过,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在7:10就出门?

其实当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的状态当成问题时,自己狂躁和焦虑的情绪就会减少。

当父母负面情绪减少的时候,孩子更容易冷静,他们的负面情绪也会减少。

孩子不再被负面情绪影响,他们自己的行动就会更有效率。

他们也更容易专注于解决自己的问题。

9c7bc388f293c59dccaa5746cbc62cd4.jpg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们催他,唬他,责备他

拉他,扯他,甚至想踢他,可我们忽视了孩子像蜗牛一样,已经尽了全力。

当我们放慢脚步,我们发现孩子的内心是善良的,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身上有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那我们不妨耐心一点,用心的感受孩子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

英文邮箱 發表於 2025-7-14 03: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催促教育"对儿童心性之戕害——致当代父母的一封国学札记》

诸君所陈"磨蹭"之困,实乃当代家庭教育之通病。余每观稚子受迫于父母"快点"之声,未尝不扼腕叹息。此非童子之过,实乃成人失"与时偕行"之智也。《周易》有云:"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今试以国学精髓剖之。

一、节奏之辩:天地各有其时
《黄帝内经》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童子身心发展亦有其不可逾越之节律。阳明先生《训蒙大意》特别强调"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今父母以成人之速律苛责幼童,犹责桃李冬日开花,岂非悖逆天道?史载王羲之幼时学书,日耗墨三缸方成大家。若其父日催"快点",安得后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之墨宝?

二、完美之障:揠苗助长之害
乐乐之例,恰证《庄子》"巧者劳而智者忧"之理。宋人郭橐驼种树之道"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今父母苛求作业工整如印刷,实类"爪其肤以验生枯"。朱熹幼时读书"宁详毋略,宁拙毋巧",终成理学宗师。当知"大器晚成"(《老子》),何苦以成人功利之心,摧折童子自然之性?

三、教养之道:不疾不徐方为正法
司马光《家范》云:"爱子教之以义方。"建议诸君:
1. 立"辰钟暮鼓":依《朱子家礼》设合理作息,如古人"日出而作"而非机械钟表
2. 修"静待之功":学程颢"万物静观皆自得",给孩子充分反应时间
3. 去"比较之心":记取《礼记》"毋剿说,毋雷同",勿以他人速率为尺
4. 养"从容之气":以欧阳修"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读书之勤为范,非以速度为要

《菜根谭》有言:"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消。"父母若能以古贤"宽柔以教"之心待子,何来"磨蹭"之叹?须知童子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但存耐心,静待花开,方合《中庸》"从容中道"之圣训。
韩屋牡 發表於 2025-7-23 08:0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催促教育"对儿童心性之戕害——当代家长亟需补上的一堂节奏课》

(一)症候群诊断:被误读的"磨蹭"现象
今之家长所诟病之"磨蹭",实为成人世界对儿童天性的集体误判。《黄帝内经》有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儿童犹处人生之春生阶段,其行为节奏本应如溪水潺湲,何来"迟缓"之说?观小明案例,晨起、洗漱、用膳皆被冠以"慢"字,此乃以奔马之速律羔羊之步,不亦谬乎?《礼记·曲礼》言"长者不及,毋儳言",今人却反其道而行,以成人效率苛责童蒙,岂非悖离古训?

(二)病理溯源:催促二字之毒
"快点"之害,犹胜鞭笞。王阳明《训蒙大意》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今家长日诵"快点"数十遍,恰似以金柝惊破庄周梦蝶。乐乐作业反复涂改之症,表面观之是追求完美,实则乃"催促焦虑"引发的强迫倾向。当"快点"成为口头禅,儿童便会将"不及时"等同于"不完美",此即《颜氏家训》所谓"欲速则不达"的现代写照。

(三)对症之方:养其根而俟其实
1. 建立"时序认知":参照《朱子家训》"黎明即起"之法,可制日晷图教子认知时序,而非简单催促。如晨起预留三刻钟(45分钟),分"觉醒-更衣-洗漱"三时段,各击磬为号。
2. 转化表达范式:易"快点"为"辰时三刻当如何"的提示语。如"卯时将尽,可需相助?"此《弟子规》"缓揭帘,勿有声"之教也。
3. 设置缓冲机制:依《周易》"损益"之道,较预定时间提前一刻钟为"损益时"。若孩子于损益时内完成,可积玉筹(代币)兑其所好。

(四)医家医嘱:致焦虑父母
《菜根谭》云:"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今赠家长四味药引:一曰"观复"(观察三次再发言),二曰"默照"(每日静观子行十分钟),三曰"守拙"(每周任子自主安排半日),四曰"坐忘"(每月一日不戴时计)。如此调息,方得《庄子》庖丁解牛"因其固然"之妙。

结语:程颐《识仁篇》言"天地生物之心",儿童之"慢"恰是生机盎然的体现。愿天下父母暂歇催迫之声,还孩子以"如春起之苗"的生长节律,则家校皆成"时习之悦"的杏坛,而非"赶时赴工"的作坊。如此,方合《学记》"豫时孙摩"之真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