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44|回復: 1

[中医养生] 人体抵御寒邪的第一道屏障·疏通膀胱经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7-12-2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黄 中医 性命 心灵

大雪节气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在寒冷的天气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寒邪的第一道屏障,冬季养生首先要保持膀胱经的畅通。

膀胱经的全名叫『足太阳膀胱经』,顾名思义,膀胱经对人体的重要性就像太阳对万物生长的重要性一样。

足太阳膀胱经行于人体的头项后背,从头走足,是人体偱行路线最长,穴位最多,覆盖面积最大的经脉。

更重要的是在头顶于督脉百会穴(诸阳之会)相通,沟通了太阳和督脉的联系;下络腰肾而属膀胱,沟通了与肾经的表里关系。督脉总督诸阳,为一身阳脉之海;肾藏元阳元阴,为一身阴阳之本。所以膀胱经可以借助督脉阳气和肾中阳气的资助,而主一身之表阳。

平日坚持艾灸,护养阳气,方能避免大病:

五脏六腑的保护者

在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还分布着五脏六腑的背俞穴。如肺俞、脾俞、心俞等共十二个,〖灵枢.背俞〗首载了五脏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由于脏腑之气皆通于背俞,即「十二俞皆通于脏气」。当脏腑有疾时,在相应背俞穴处可出现反应点、反应物。〖灵枢.背俞〗说:「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

d5cee87bbbdc9746ae6982f3ccea7cc4.jpg

通过刺激背部膀胱经可以起到保养五脏六腑的作用,捏脊是最简便、直接、有效的方法,但重在坚持。

动作一:打通膀胱经上部枢纽

动作要领: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后颈部,以双手掌根提捏或摩擦颈肌至发热,或者艾灸此处也可,包括督脉的大椎穴。

颈部是膀胱经的上部枢纽,通畅这里可以清除头部和面部的毒素,防治头痛、颈椎病、头昏眼花、视力下降等问题,还能增强记忆力,使人头脑变轻松。

动作二:打通膀胱经中部枢纽

动作要领:每天随时随地的双手搓到后腰发热,坚持艾灸肾俞等穴。

这是肾俞穴的所在,是膀胱经中部的枢纽。膀胱经主要是靠肾脏给予能量,完成御寒、排毒的功能。

提醒:刺激肾俞穴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也是打通膀胱经最重要的穴位!

动作三:打通膀胱经的『排污口

动作要领:坐在椅子上(或弯下腰),用手掌去拍打后膝窝的正中点——委中穴。

膀胱经是身体的排毒管道,而委中穴是这个管道上的『排污口』,经常拍一拍这个穴位能让膀胱经更好地排毒。有句口诀叫『腰背委中求』,凡是腰部、背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解决。

提醒:常坐办公室的人,腰部、背部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问题。多敲敲委中穴,就可以通畅这些部位的气血。

动作四:探查昆仑穴,疏通膀胱经

快速取穴:昆仑穴位于足部外踝后方,外踝尖与跟腱这间的凹陷处。

用同侧手的拇指或食指沿着跟腱前端,向下轻推,遇骨头则停住不动。轻揉1分钟后痛不可摸,说明膀胱经有寒,严重者本穴位会越揉越痛,你要坚持一会,大概五分钟左右痛感会减轻,有的人揉完后会红肿,三天左右方可消退,此属经气的正常现象切勿恐慌。

zilong197931 發表於 2025-5-8 09:55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足太阳膀胱经在冬季养生中的枢要作用》

大雪节气以降,足太阳膀胱经作为六经藩篱之表,实为人体抵御寒邪之第一重镇。《素问·热论》有云:"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此经循行于项背腰尻,内应五脏六腑之背俞,外统营卫之气,实乃人体阳气输布之要冲。今就膀胱经养护之道,分述如下:

一、经气枢机与阳气输布
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入络脑,下项挟脊抵腰中。此经脉在巅顶与督脉百会相交,在腰部络肾属膀胱,形成"太阳-督脉-少阴"的三角气化结构。《灵枢·营卫生会》谓:"太阳主外",其阳气输布全赖督脉总督诸阳与肾中元阳之资助。故冬季艾灸大椎、命门诸穴,实为助膀胱经温煦体表之要法。

二、背俞穴与脏腑调控
膀胱经第一侧线分布十二背俞穴,乃《灵枢·背俞》所载"五脏之俞出于背者"。张介宾《类经》注云:"十二俞皆通于脏气,故脏腑有病,俞穴必应。"临床可见肺系疾患多在肺俞出现条索,脾胃失调于脾俞常见压痛。每日晨起以掌根循经推按背俞,或辅以艾条温和灸,可使经气流通,脏腑得养。

三、四部通调法要
1. 上部枢纽:以双掌根提捏风池至大椎段,或艾灸大椎穴。此乃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能清头目、醒元神。
2. 中部枢纽:搓摩肾俞至关元俞区域,此段为先天元气输注之处,尤宜以艾灸温养,可助膀胱气化。
3. 下部枢机:委中穴为"血郄",《针灸大成》载其主"腰背沉沉如负重"。每日空心掌拍打36次,可疏解经筋拘急。
4. 末端调引:昆仑穴为经气所行之"经穴",按压可引火归元,尤适足冷腰痛者。

四、养生实践指要
《黄帝内经》强调"冬三月,此谓闭藏"。建议辰时(7-9时)循经拍打,因此时气血注足阳明,表里经气相通;艾灸宜择申时(15-17时),膀胱经当令,事半功倍。另当注意:拍打力度以潮红为度,艾灸距肤三指为佳,阴虚火旺者慎用火法。

要之,膀胱经养护贵在"通阳为用"。诚如《医学入门》所言:"太阳一伤,保卫先疏。"冬季若能谨守此经,使阳气周流,则寒邪无由得入,五脏安和,此乃"治未病"之真要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