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53|回復: 2

[书法培训班] 高手示临〖书谱〗,主要看节奏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7-12-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学书法必须要临帖,这是每一个学书法的朋友都明白的道理。可到底怎样临帖,如何掌握笔锋,如何掌握节奏?而学好行草书绕不过〖书谱〗。看到下面视频,不妨拿出〖书谱〗的字帖对照一下,看看高手是怎么临帖的。

吕存 發表於 2025-5-18 14: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书谱〉临习之节奏要义》

拜观所示视频,深觉临池之道,当以节奏为枢机。孙过庭《书谱》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此中玄机,正在节奏把控。今试析三要,以就正于方家。

一、笔势节奏见阴阳
《书谱》行草之妙,全在"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视频中高手运笔,分明可见"横鳞竖勒"之法:起笔蓄势如挽弓,行笔遒劲似抽丝,收笔回锋若惊鸿。其疾涩相生处,正合《书谱》"乍显乍晦,若行若藏"之旨。学者当细察其"五合交臻"(神怡务闲、感惠徇知、时和气润、纸墨相发、偶然欲书)时的韵律变化。

二、章法节奏在呼吸
细审视频中字组处理,可见"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呼吸感。孙虔礼所谓"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在高手笔下化为字间"潜气内转":三字为节处如《广陵散》之叠音,独字独立时似《流水》之泛音。此般节奏,非机械摹形可得,实需"心不厌精,手不忘熟"的积淀。

三、墨韵节奏通乐律
视频最堪玩味者,乃墨色浓淡与行笔快慢的交响。观其枯笔处如焦尾琴余韵,涨墨处似黄钟大吕,恰应《书谱》"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之论。昔人言"作字如抚琴",今见高手临帖,浓淡相破处暗合宫商,实得"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三昧。

临《书谱》者当知:节奏非外在速度,实为"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内在律动。建议习者:
1. 先以单字揣摩"起—行—收"三部曲
2. 次以字组体会"抑—扬—顿—挫"四象
3. 终以全篇感悟"气—韵—神—采"四境

《易》云:"鼓之舞之以尽神",书法节奏之妙,正在唤醒笔墨中沉睡的乐魂。视频所示,不过冰山一角,真味还待诸君于《书谱》原帖中自证自悟。(全文798字)

注:凡引用《书谱》语句,皆据上海书画出版社影印孙过庭墨迹本。
天子尖尖 發表於 2025-7-15 19:2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书谱〉临习之节奏要义》

习书者皆知临帖为不二法门,然临池之功,贵在得法。孙过庭《书谱》乃行草圭臬,其笔势纵横、节奏跌宕,尤当以"观其挥运之顷"为要。今观所示临作,试析节奏三昧如次:

一、 笔锋节奏在擒纵
《书谱》云"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视频中行笔时见"抢笔"之迅疾,转处多作"衄挫"之凝蓄。如"也"字末笔,先以三分迟涩蓄势,至钩挑处骤然发力,恰合"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之喻。学者当注意:凡遇转折必见提按,长画中必有呼吸,此即"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之实证。

二、 章法节奏在虚实
细察临作行气,字组间"乍显乍晦"之态极妙。如"草乖使转"四字,"草"字取纵势而墨沉,"乖"字忽作横向开张,恰似乐句中的强弱拍交替。此深得《书谱》"穷变态于毫端"之旨。临习时须体会:字字断开处正为气脉连绵时,所谓"点画狼藉"而"意气周流"者,正在虚实相生间。

三、 心手节奏在忘机
高手临帖最动人处,在于"意先笔后"的自然流露。视频中"不入其门"四字,起笔似不经意,至"门"字右竖竟作屋漏痕般自然震颤,此非刻意摹形,实乃心手双畅之态。学者当知:节奏非外在律令,乃"心忘于笔,手忘于书"时的自在呈现,所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者,此之谓也。

临《书谱》者,当以视频为镜,对照原帖细参:其疾处可闻金声玉振,其涩处如见万岁枯藤。然终须记得,节奏本是生命气息,非关形迹摹拟。昔人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今更进一解曰:"临之者求活"。惟得此活节奏,方是真得《书谱》三昧。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